很多同學在做政治單選或者解答題的時候,很容易因為一些類似的表述擾亂自己的思緒!
易混知識點
1.人民當家作主
1.1在我國,一切權力屬于公民!
人民
1.2在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大代表!
人民
1.3全國人大代表有立法權、人事任免權和重大事項決定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4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權力機關!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5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6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權力機關!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1.7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1.8我國公民有直接參加國家管理的民主權利!
“直接”刪去
1.9社會主義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社會主義民主本質
(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2.我國的經濟成分
2.1國有經濟是我國經濟的主體!
公有制經濟
2.2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經濟的主導!
國有經濟
2.3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公有制經濟
2.4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2.5非公有制經濟控制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命脈!
國有經濟
3.中國走向世界
3.1改革開放是我國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對處開放
3.2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決定力量(領導力量、主宰力量、控制力量)!
重要力量(堅定力量、中堅力量)
3.3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決定力量(領導力量、主宰力量、控制力量)!
重要力量(堅定力量、中堅力量)
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4.1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國的基本國情!
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4.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國的立國之本!
四項基本原則
4.3對外開放是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活力源泉、不竭動力!
改革開放
4.4黨和國家始終把民生問題、人民的切身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首要工作、中心工作、工作中心、工作重心、工作重點)!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4.5我國的根本任務是實現共同富裕!
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則,不是根本任務)
4.6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共同富裕!
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5.共同富裕、公平正義、科技成就、人與自然
5.1黨和國家的各種措施有利于實現各族人民的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同時富裕)!
共同富裕
5.2黨和國家致力于維護社會的絕對公平與正義!
“絕對”刪去(公平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公平)
5.3我國的科技實力不斷增強,已經躋身于世界先進行列。×
部分(某些)領域已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5.4我們要戰勝自然、改造自然,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6.法治的國家
6.1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國策。×
基本方略(治國方略)
6.2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全體公民)。×
廣大人民群眾
6.3最有效、最可靠最重要的規則是道德!
法律
6.4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法律和道德),依法治國(法律)更重要,更有效。×
兩者相輔相成,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6.5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都要承擔刑事責任,受刑罰處罰!
只有嚴重違法行為才是犯罪,才要承擔刑事責任,受刑罰處罰;一般違法行為不是犯罪,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受刑罰處罰,但要承擔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
6.6違法一定犯罪,但犯罪不一定違法!
不一定一定
6.7我國法律的本質是全體公民利益和意志的體現!
廣大人民
6.8法律由全體人大代表(人民、公民)制定或認可。×
國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6.9法律靠強制力保證實施,是法律的本質特征(最重要的特征)×
國家強制力(如:法庭、監獄、公安機關、軍隊等)
6.10法律對全體人民(公民)具有普遍約束力。×
全體社員成員
6.11名人、官員知法犯法,要從重處罰!
依法處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7.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
7.1我國各民族血脈相連,逐漸融合成為統一的中華民族,各民族和文化趨向同一,各民族的差異正在消失(各民族和文化逐漸融為一體)!
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
7.2我國形成了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新型民族關系!
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7.3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7.4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一項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7.5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核心利益、根本利益)√
7.6“一國兩制”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
實現國家統一的基本方針和最佳方式
7.7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前提、原則、立場和基礎是“一國兩制”!
一個中國
7.8兩岸和平統一已經沒有障礙!
還有臺獨分子和外國勢力干涉的障礙;
7.9兩岸和平往來交流頻繁,我國國家的完全統一將指日可待!
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7.10我國在有少數民族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少數民族人民高度自治!
少數民族的聚居區管理本民族事務,享有自治權。
7.11實行“一國兩制”,有利于我國社會主義統一香港、澳門和臺灣!
“社會主義”刪去
7.12香港、奧門和臺灣實行“一國兩制”,享有高度自治權!
7.13海峽兩岸人民的互相來往有利于增強兩岸互信,實現臺灣早日回歸祖國!
8.兩岸的和平統一
8.1我國是一個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8.2我國是一個56個民族組成的完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完全”刪去
9.精神文明、文化建設
9.1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基礎工程是思想道德建設!
發展教育與科學
9.2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中心環節是發展教育和科學!
思想道德建設
9.3精神文明是基礎,為其它文明提供物質條件(保障)!
物質文明
9.4物質文明是魂魄,為其它文明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精神文明
9.5弘揚民族精神為其它文明和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發展科學和教育(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
9.6精神文明為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政治保證和制度保障。×
依法治國
9.7民族精神產生民族文化,構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產生于
9.8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靈魂!
民族精神
9.9艱苦奮斗(奉獻精神、井岡山精神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愛國主義
9.10愛國主義精神(雷鋒精神、井岡山精神等)就是民族精神!
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具體表現)。
10展望祖國未來
10.1民主法治是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
公平正義
10.2民主法治是社會進步的重要體現。√
10.3我國已經實現全面小康!
總體上的小康
10.4:21世紀頭20年是我國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時期。×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10.5:到2050年即21世紀中葉,我國將實現全面小康。×
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民族復興。
10.6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實現全面小康(共產主義)。×
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民族復興。
10.7黨的最高理想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實現共產主義
11.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
11.1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指:中國共產黨建立了新中國,讓中國人民站起來)
11.2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指: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富起來)
11.3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1.4只有改革開放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1.5只有發展才能解決中國所有的問題,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1.6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11.7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公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
12.其它
12.1只有在服務社會奉獻社會中才能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
12.2我們的理想只有符合國家和社會的需要才能變成現實!
12.3只有接受教育,學習科學文化,才能享受現代文明!
12.4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離不開艱苦奮斗精神!
12.5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離不開良好的合作。√
12.6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需要堅強的意志,堅強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證!
12.7只有嚴重違法行為(只有觸犯刑法)才是犯罪,才要承擔刑事責任√
12.8有了艱苦奮斗精神(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合作),我們就一定能成功。×
“一定”刪去
12.9奉獻社會幫助他人是我們的法律義務!
道德義務
易錯知識點
1
七年級部分
1.能否將失敗轉化為成功的關鍵:有沒有堅強的意志品質。
2.法律的顯著特征:
⑴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⑵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⑶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3.法律的作用:⑴規范作用⑵保護作用
4.犯罪的三個特征:嚴重危害社會、觸犯刑法、應受刑罰處罰。
5.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
(1)訴訟手段(2)非訴訟手段(3)法律服務(4)法律援助
6.能夠為我們提供法律幫助的機構:
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
7.維護我們合法權益的手段:
(1)非訴訟手段(維護合法權益最常用的有效手段);
(2)訴訟手段(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一種手段,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后屏障)。
2
八年級部分
1.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誠信的核心是善。
2.我國建立了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3.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4.法定義務是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
道德義務是公民自覺自愿履行的義務。
5.生命健康權是最根本的、首要的人身權。
6.人格尊嚴權是作為“人”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的權利。
人格尊嚴權表現為自尊與他尊兩個方面。
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集中體現為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
名譽集中體現了人格尊嚴。
7.民事法律手段是保護公民私有財產權最常用、最普遍的方法(重要武器)。刑事法律手段是打擊和懲罰各種侵犯公民私有財產權的犯罪行為、保護公民私有財產權的最嚴厲、最有效的方法(銳利武器)。
8.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和積極承擔責任都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3
九年級部分
1.承擔責任是自尊自信的具體表現,是自立自強的必然選擇,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2.環境和場所的變化??角色(身份)變化??責任變化
3.同一個人在同一時間有著不同的責任,要學會選擇責任,責任伴隨人的一生;
4.誰對我負責,首先是自己對自己負責;
5.不負責任必然受到道德的譴責,造成嚴重后果的還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6.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是每個公民應備的素質;
7.承擔責任的回報:往往屬于物質和精神兩方面,但更重要的是無形的精神財富;
8.承擔責任,一定會獲得回報,當然也一定要付出代價;
9.面對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是最富有責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
10.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的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1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時間: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至本世紀中期(21世紀中葉),至少需要一百年時間。
12.制定黨的基本路線的依據和根本出發點
依據: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根本出發點: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1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民族政策)
民族區域自治的含義: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建立相應的自治區域,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內部事務。
社會主義的新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15.實現祖國統一的基本方針: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一國兩制”。
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政治基礎: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16.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國發展的根本基點。
17.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其他特點:農村人口多,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別比失衡等。
18.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計劃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具體要求: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19.我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
20.科學技術成為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21.當今世界,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競爭。從一定的意義上說,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
22.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條就是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23.要進一步推進科教興國,關鍵是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科技創新能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創新能力。
24.我國的資源現狀:
①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
②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十分嚴重。
25.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命肌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26.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
27.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最高、權力最大。
28.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要求。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29.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
30.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實行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國情決定的。
35.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是與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
其分配原則??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
36.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和體現。
37.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38.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地位);
為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環境(作用);
發展教育和科學??是先進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地位);
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作用)
39.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40.共產主義是我們的最高理想;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41.我國現在達到總體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42.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創業實踐需要創業精神的支持和鼓舞。在新時期,推進現代化建設,更需要大力倡導和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尤其是開拓創新精神。
43.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44.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來源:搜狐教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113913.html
相關閱讀:初中政治學習方法之養成好習慣
初一政治學習技巧
提高答題技巧是提升初中政治課教學質量的關鍵
中考時事政治(3月30日)
學好初中政治的方法之列表對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