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節選自 沈復《童趣》
【乙】
余閑居,案頭瓶花不絕。①蕓曰:“子之插花能備風晴雨露,可謂精妙入神。而畫中有草蟲一法,②盍仿而效之?”余曰;“蟲③躑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蕓曰:“有一法,恐④作俑罪過耳!庇嘣唬骸霸囇灾!痹唬骸跋x死色不變,覓螳螂蟬蝶之屬,以針刺死,用細絲扣蟲項系花草間,整其足,或抱梗,或踏葉,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見者無不稱絕。求之閨中,今恐未必有此會心者矣。
——選自 沈復《閨房記樂》
〖注釋〗①蕓:即陳蕓,沈復的妻子。②盍(hé):何不。③躑躅(zhízhú):徘徊,一個人在某一地方來回走。④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導做不好的事情。
1、用“/”給下列句子表明朗讀停頓(每句一處)。(2分)
(1)余 常 于 土 墻 凹 凸 處 (2)子 之 插 花 能 備 風 晴 雨 露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余常于土墻凹凸處( ) (2)以叢草為林 ( )
(3)鞭數十 ( ) (4)案頭瓶花不絕( )
(5)覓螳螂蟬蝶之屬 ( ) (6)不亦善乎 ( )
《童趣》《閨房記樂》閱讀答案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2)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
(3)盍仿而效之?
(4)今恐未必有此會心者矣。
4、用一句話概括甲文大意。
5、甲乙兩段有人都用“閑情記趣”作為它們的標題,請用自己的話說說兩文中的“情趣”有何異同。
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
甲文寫的是:
乙文寫的是:
參考答案:
1.(1)余/ 常 于 土 墻 凹 凸 處 (2)子 之 插 花 /能 備 風 晴 雨 露
2.(1)我;(2)當作;(3)鞭打(用鞭子打);(4)斷;(5)類;(6)好; 3.(1)把土塊碎石突出的部分當作山丘,地陷的部分當作山溝。(2)我年齡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地一驚; (3)為什么不效仿它呢? (4)如今恐怕未必有這樣懂我心思的人了; 4.寫神游山林和鞭打蛤蟆之趣; 5.相同之處:都寫的是物外之趣;不同之處:甲文寫的是童趣;乙文寫的是閨房之趣!锻ぁ贰堕|房記樂》閱讀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203679.html
相關閱讀:《小溪》閱讀答案
生命之韌 閱讀答案
變 閱讀答案(龍東地區)
別把植物帶回國閱讀答案
《通往良知的唯一道路》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