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題之曹劌論戰】,本文意在表現曹劌的“遠謀”,故緊緊圍繞“論戰”來選取材料。
曹劌論戰(節選)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日:“未可。”齊人三鼓。劌日:“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日:“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齊師。 ‘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鄒忌諷齊王納諫(節選)
(鄒忌)于是入朝見威王,日:“臣誠知不如徐公關。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譽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14.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 )齊師敗績。公將馳之 馳: 。
(2)一鼓作氣,再而衰 再: 。
(3)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靡: 。
(4)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刺: 。
(5)雖欲言,無可進者 雖: 。
15.翻譯下列句子。 (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16.根據選文內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2分)
《曹劌論戰(節選)》第一段,敘述了 的經過;《鄒忌諷齊王納諫(節選)》第一段,鄒忌分析了 的原因。
17.曹劌指揮作戰,鄒忌委婉勸諫,結果怎樣? (4分) .
(1)曹劌指揮作戰的結果: 。
(2)鄒忌委婉勸諫的結果: 。
總結:
通過曹劌與魯莊公的對話,強調人心向背是取決于戰爭勝負的首要條件,突出了曹劌“取信于民”的戰略思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34406.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之臨窗看柳
2018初中語文閱讀題之學會感恩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第二部分講解
初中語文閱讀題之江南逢李龜年
解題方法:初中語文做題方法和做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