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試卷之三峽寫作特色分析】,本節要點,酈道元,字善長,我國古代的地理學家,散文家.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時期
1、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特征描寫三峽的自然景物的?
文章總寫了三峽的山勢,突出三峽兩岸山嶺綿延峻峭,再寫夏季江水迅猛,水流湍急,春冬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點,從側面襯托了冷清蕭瑟的秋色。
2、文章第2段和第3段各描寫了什么景物有何特點?
第2段:寫夏季景色突出了水勢兇猛迅疾的特點。
第3段:寫春冬季節的景色,突出了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點。
3、本文的中心
作者通過對三峽地形和四季景色的描繪,顯示了祖國河山的雄偉秀麗,表現了他熱愛祖國河山的深厚感情。
4、寫作方法
先總寫三峽地貌,再按復、春冬、秋分別寫出三峽不同季節的壯麗景色。
5、層次結構
第一段:山高而連綿不斷。
第二段:水急而航行艱險。
第三段:寫春冬之時景色的優美。
第四段:寫雨后霜晨景色的凄清。
6、文章描寫了哪些景物?
文章描寫了三峽兩岸高峻的山勢,奔騰的江流,以及一年四季景色的變化。(或山、水、樹、猿鳴)文章先寫三峽地貌,重點寫山,然后又分別描繪了四季的景象,先寫夏 季三峽的江水;再寫春冬三峽的景色,最后寫三峽秋天的景色。
7、三峽地貌總體特點是什么? 地貌總特點:山勢連綿,遮天蔽日。 夏季:水勢迅疾兇猛。 春冬:景色秀麗奇絕。
秋:幽靜、凄涼。
總結:少年時代就喜愛游覽。后來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歷,每到一地除參觀名勝古跡外,還用心勘察水流地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47766.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第二部分講解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之臨窗看柳
初中語文閱讀題之江南逢李龜年
解題方法:初中語文做題方法和做題思路
2018初中語文閱讀題之學會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