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技巧之秦始皇負面評價】,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罵我是秦始皇,中國歷來分兩派,一派講秦始皇好,一派講秦始皇壞。
負面評價
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嚴刑苛法
有觀點認為,因為秦始皇推行法家,而其后中國統治者都推行儒家。所以,秦始皇成為了負面典型。不過, 秦始皇雖然推行法家,但也宣揚儒家的忠孝仁義(見于云夢秦簡),任用儒生為他制定禮儀,“大一統”的思想更是來自儒家。而儒家也不反對法治,儒家是主張先教化后法治,勸善懲惡,反對不教而誅。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秦朝的“法治”和現代法治是很不一樣的。秦法非常嚴苛。比如規定“偶語者棄市”(高祖本紀),意思是說幾個人湊在一起交頭接耳就要處死,而且要暴尸街頭。其他的還有比如禁止民眾閱讀詩書,禁止自由遷徙,牛瘦一寸就要處罰,不按期服勞役就處死等等。雖然歷朝歷代的法律都有許多嚴酷刑罰,但是因為秦朝奉行法家的“重罰主義”思想,所以罪名和刑罰格外繁雜嚴酷。
嚴苛的法律制造了大量的犯人。在秦朝,兩千萬人口中有幾十萬犯人,比例超過1%,相當于今天13億中國人當中出現了一兩千萬的囚犯(2011年中國實際在押犯人不過100多萬)。盡管我們已經看不到秦法的全部條文,但是從數字也可以體會秦法是多么嚴苛。怪不得劉邦說“父老苦秦苛法久矣”(高祖本紀)
二:大興土木
有觀點認為秦始皇是暴君,主要因為秦始皇濫用民力,急于求成。萬里長城、秦馳道、靈渠、咸陽幾百座宮殿及驪山陵墓等的規模均極為龐大,勞動舉國的人口興修,給百姓帶來沉重的勞役和賦稅負擔,而且不少文獻均斥責在工程進行時造成不少人命死傷。
秦朝人口只有2千萬左右(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在其著作《中國人口發展史》中推算),服各種勞役的人口過百萬(僅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墓的就有70萬)。秦始皇三十一年,物價飛漲,一石米價錢漲到一千六百錢(秦始皇本紀),國家陷入嚴重的危機。對于一個剛剛結束戰亂的國家而言,這些無疑是難以承受的。秦始皇死后,秦朝只用三年就滅亡了,這和秦始皇時代積累的社會矛盾不無關系。
三:其他一些可能給人留下暴君印象的事件,均來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十九年,攻陷趙國,秦始皇親自到邯鄲,坑殺了所有當年在趙國時和他母親家有仇怨的人。
三十五年,秦始皇對李斯有所不滿,身邊人露了口風給李斯,秦始皇把當天在自己身邊的人都殺了。
三十五年,焚書坑儒,也就是前面講的“焚書坑術士”
三十六年,東郡某地有人在石頭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御史沒抓到人,秦始皇命令殺掉所有當地居民。
總結:《真秦始皇》一書作者程步對秦始皇是暴君的說法提出質疑,他指出秦始皇在位37年沒有誅殺一位將軍大臣,制定了世界上最早保護人犯權利的法律,就連荊軻行刺他怒火萬丈,可秦軍攻占燕國卻沒有屠城暴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228846.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語文閱讀題之江南逢李龜年
解題方法:初中語文做題方法和做題思路
2018初中語文閱讀題之學會感恩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第二部分講解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之臨窗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