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之答卷分析(二)】,以下分析了翻譯題和默寫題的試卷。
初三:11題,翻譯情況較好。但關鍵詞的理解不夠。如“大戚”譯成“大漢、大兒子、親戚、十分生氣、大聲哭泣、大怒”等;“汪然出涕”的“涕”,答為“鼻涕”。 12題,名著閱讀?疾閷Λ@茅盾文學獎的作品的了解。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錯誤。 13題,綜合探究。此題緊扣教材綜合性學習中神話探究命題,考查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優秀答案有:①勇于與自然對抗,敢于為人民謀利,心系天下,受到上天折磨但堅持不懈。②都塑造了一個個英雄人物,他們不畏強權,堅持不懈,與自然抗爭,舍己為人等。但答題準確性仍然不是太高。 14題,詩詞鑒賞。多數學生都能正確把握詩人的感情,但卻不能很好抓住重點字、詞、句進行理解。
四大題:默寫填空。共計8分,均為背誦篇目。
出現的問題:(1)字跡潦草,無法辨認。(2)涂改太多。(3)死記硬背,錯字太多,(4)理解不準確,(5)現代文落實較差。
初一:如將“天涯”的“涯”寫成“崖”,“楊花”的“楊”寫成“揚”,“水村”的“村”寫成“春”,“西窗燭”的“燭”寫成“竹”等等。“花枝招展”的“展”在里面多寫一撇。“罔”寫成“門”字旁,“瀟湘”的“瀟”、“落盡”的“落”是左右結構卻寫成上下結構。“盡”、“規”、“郭”、“旗”也有寫錯的。
初二:如:將“濁”寫成“燭”或“斟”或“酌”,“歸無計”中的“計”寫成“記”,“汗青”寫成“漢清”,“橫看成嶺”的“嶺”寫成“林”。如近35%的人將《漁家傲》填成“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參差交織,黑白分明”背不著,且易將“織”寫成“錯”。
初三: 如將“春潮帶雨晚來急”寫成“春草大雨晚來急”,“歸燕入胡天”寫成“入胡邊”,“蠟炬成灰淚始干”寫成“淚死干”等。“征蓬出漢塞”寫成了“歸雁洛陽邊”。“歸雁入胡天”中“雁”寫成“燕”。 “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奈”寫成“耐”。“敲”字寫錯。“嬋娟”的“嬋”寫成“蟬”。“急”寫成“及”。“齊”寫成“其”,“省”寫成“醒”,“賢”字寫成“見”字底。“蠟”寫成“火”字旁,或“炬”寫成“蟲”字旁。“生”寫成“身”等等。
五大題:現代文閱讀。共計12分,平均得分不到8分,滿分約占3%,7%的學生在五分以下,還有不少0分。
初一:閱讀(一)15題,不結合語境和全文理解“犟”的含義。 16題,僅找出例子,卻不說明理由;或找的根本就不是本段的例子。 17題,很多只答到“認定目標,堅持就是勝利”,卻未答到“要克服困難,有戰勝困難的勇氣”這點。 閱讀(二)18題,只能答出句子在內容的作用,未答出在結構上的作用;表述時關鍵詞寫錯別字。如“癡迷”的“癡”寫成“吃”,“鋪墊”的“鋪”寫成“輔”。 19、20題,不審題,兩個問只答一問,或問此答彼。 21題,只答出事件,不答出作者的感情。
初二:閱讀(一):15題,“為選段加標題”考查學生:什么是標題?如何擬標題?以及對文本的解讀、對文本信息的概括能力。丟分原因有:A.審題不準確。題干明確要求用四字詞語擬標題,而一些學生寫成了五個字。B.理解不準確,標題與文段沒有內在聯系。不能反映文段的最基本的情節。如擬成“中舉之前、范進中舉、中舉之后”,“屠戶的兒子、神奇老爺、今非昔比”等等。 16題,著重對小說刻畫人物的手法及作用的考查。A.基本術語不清。將“動作描寫”答為“心理描寫、神態描寫、側面描寫、正面描寫”等。B.問題回答不全,兩問只答一問。 17、18題,小說通過情節刻畫人物,選文圍繞范進中舉前后胡屠戶的言行變化,采用對比手法完成了對這一形象的塑造。學生沒有扣住文段的內容、文章主旨、寫作的背景來答題,答題簡單隨意。同時不少學生沒有舉例,造成丟分。或在舉例的過程中所舉的例子沒有構成一對關系。如只舉出“像你這尖嘴猴腮”這樣一例,而沒有舉出后面“品貌又好”、“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 閱讀(二)說明文:總分8分,平均得分6.5分左右,得分較好。成功之處有:A.對說明文體的基本知識掌握較好,答題方向明確,語言簡練。B.尋找信息能力強。C.生活積累豐富,對開放性問題回答較好。不足在于:閱讀文段不仔細。 如,20題,有部分同學直接抄取了“居住地離車道的距離與肺癌死亡的關系是”后面長串數字比較句,而沒有答到“可見……越高”這句概括的話。B、語言表述差。 21題,“你的對策及建議”,有同學直接簡單答出“以步代車”、“多造綠色車輛”。C、建議對策不切實際。如“禁止開汽車”等。
總結:從以上分析試卷結果看不是很理想,默寫題同學們都沒掌握好,還能失分,這樣的錯誤不應該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239690.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語文基礎知識點第二部分講解
初中語文閱讀題之江南逢李龜年
解題方法:初中語文做題方法和做題思路
2018初中語文閱讀題之學會感恩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之臨窗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