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初中政治知識點: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政治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基本國情之一)
我國人口現狀的特點及其影響:
①基本特點: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
②其他特點:農村人口多;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別比例失衡。 ③影響: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文規定:“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睉椃ㄟ規定:“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而《婚姻法》則將計劃生育作為一個基本原則確立在總則之中。



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①目的: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②具體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③意義:有利于發展生產力;有利于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為什么要實行計劃生育:
①我國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揮之不去的矛盾與問題,都與人口太多分不開。人口問題成了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和首要問題;
②實行計劃生育,是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制定的基本國策,是在目前條件下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唯一正確途徑。


計劃生育的主要內容:
①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②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
③說服農村有實際困難、希望生兩個孩子的夫婦實行適當間隔生育;
④少數民族實行計劃生育的具體做法由所在自治區或區(市)決定。



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利弊:
積極作用:
1.有利于國家加速資金積累。實行計劃生育,使國家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費減少,從而加速資金積累。 (2)有利于勞動就業。實行計劃生育,可以使每年進入勞動適齡人口減少,從而有利于勞動就業。
3.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質量。實行計劃生育,國家可以把積累下來的資金用于教育,使更多的人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和技術訓練,從而達到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質量的目的。
4.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和提高人均資源水平。實行計劃生育,可以緩解人地矛盾,提高人均占有耕地面積、人均占有糧食的水平。
5.有利于農民少生快富。實行計劃生育使每個家庭的人口減少,不僅可以減少家庭消費,而且使家庭主要成員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發展家
庭經濟和健康娛樂中,從而保證家庭幸福、社會穩定。

副作用:
目前,中國在城市中普遍實施一胎政策,使得很多人將國家的計劃生育基該國策在認識上等同于一胎政策。其實,一胎政策只是特定時間段實施的短期政策,如果國家始終保持一胎政策,會造成國家人口在未來急劇減少,影響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人口結構的劇變,會形成老齡化高峰,嚴重影響國家未來的發展。計劃生育這一基該國策已經施行了30多年,也經歷過修改和完善,雖然作出過巨大的貢獻,但有輿論認為,國家應當而且必須在適當的時候,對計劃生育政策的具體實施規定做出及時的調整,以改進其與社會發展不完全適應的地方,比如放開二胎生育等。否則,計劃生育就不能完全取得預期的成果,給社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計劃生育政策也帶來了很大的社會問題:
如人口老齡化,男女比例失調等等。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也帶來了人口老齡化問題。目前,年齡超過60歲的人口為十分之一,2030年將為四分之一,而到2050年,每三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超過60歲!專家認為,即使中國的經濟仍能保持目前的增長勢頭,到那時也難以養活這么多老年人。就是說,中國人老得比富得快。
另外中國8%的少數民族不受計劃生育政策的限制。因此,很多中國人并不認為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獲得了預期的效果。男女比例失調也是計劃生育政策造成的大問題。
北京人口發展研究中心的劉宏源指出,由于中國人傳統上喜歡男孩兒,許多孕婦將女胎流產。目前男女嬰的比例是 120:100。10年以后,男性公民將多出五到六千萬。這將給社會造成很大的隱患。

執行過程中的錯誤政策
少數民族增長快于漢族,從1953年占全國人口6.1%,到1990的8.04%,2000年的8.41%,2005年的9.44%。
2005年全國抽樣普查中,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增加2355萬人,增長了2.03%;少數民族增加了1690萬人,增長了15.88%。少數民族增長速度為漢族7倍以上。由于漢族人口占中國人口的絕大多數,因此漢族也是受計劃生育政策影響最大的。
因此,有人認為這有背于《憲法》中各民族平等的原則,并擔心中國的民族人口比例的變更,會導致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內部出現不穩定的因素。





我國各地省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生育政策進行了部分調整。計劃生育新政策仍然遵循一對夫妻只許生育一胎的基本原則,對可生育二胎的法定條件作了適度放寬,對超生二胎以上的,仍然要依法征收社會撫養費。
中國計劃生育二胎新政策如下:
根據2011計劃生育新政策的規定,只有符合以下幾種情況的,才可以申請育二胎。
(一)只有一個子女,經指定醫療機構診斷證明為非遺傳性病殘,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二)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并且只有一個子女的;
(三)婚后五年以上不育,經指定醫療機構診斷證明為不孕癥,依法收養一個子女后又懷孕的;
(四)再婚夫妻雙方只有一個子女的;
(五)從邊疆調入本市工作的少數民族職工,調入前經當地縣級以上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準允許生育第二個子女的;
(六)兄弟二人或者二人以上均系農村居民,只有一對夫妻有生育能力,又只生育一個子女,其他兄弟不收養他人子女的;
(七)男性農村居民到有女無兒家結婚落戶并書面表示自愿贍養老人的(女方家姐妹數人只照顧一人);
(八)遠郊區?縣農村居民,夫妻一方為二等乙級以上傷殘軍人,或者一方殘疾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
(九)在深山區長期居住并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農村居民,只有一個女孩,生活有實際困難的?
另外,有其他特殊情形要求再生育一個子女的,需經市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準?依照中國計劃生育新政策允許生育第二個子女的,生育間隔不少于四年,或者女方年齡不低于二十八周歲?

第十九條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夫妻,經批準,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雙方均為獨生子女,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二)雙方均為農村居民(農業人口,下同),已生育一個女孩的,但一方為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職工或一方從事工商業一年以上以及雙方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一年以上的除外;
(三)雙方均為農村居民,一方兩代以上均為獨生子女,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四)雙方均為農村居民,女方父母只生育一個或兩個女兒,男到女家落戶,并贍養女方父母,已生育一個子女的(只適用于姐妹中一人);
(五)雙方均為少數民族,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六)雙方均為農村居民,一方是少數民族并具有本省兩代以上戶籍,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七)一方為烈士的獨生子女,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八)一方未生育過,另一方再婚前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九)一方未生育過,另一方再婚前喪偶并已生育兩個子女的;
(十)已生育一個子女,經設區的市以上病殘兒童鑒定機構確診為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256673.html

相關閱讀:初中政治學習方法之養成好習慣
學好初中政治的方法之列表對比法
中考時事政治(3月30日)
提高答題技巧是提升初中政治課教學質量的關鍵
初一政治學習技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