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
1964
袁隆平邁出了雜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墒遣痪,“文化大革命”便開始了。
袁隆平所有搞試驗的壇壇缽缽全被砸得稀巴爛,心愛的秧苗不是被折成幾截,就是與濕泥污水攪拌成一團。面對這種慘景,他落下了傷心的淚……
所幸的是,他的兩個忠實支持者藏了四缽試驗秧苗。這劫后余生的四缽秧苗,袁隆平倍加珍惜,到1968
,已發展到四分秧田了。
為了照顧這得來不易的“秧寶寶”,袁隆平像慈母似的守護在秧田邊。
然而,就是他視為生命的四分秧田,在一個星期天的早上,還是被掃蕩一空。
袁隆平來到試驗田邊,像瘋了似的在狹窄的田埂上走過來,又走過去,狂(
)亂(
)。當走到一口深井旁,像(
)了什么,把衣服一(
),“撲通”一聲(
)了下去,原來他發現那里面有幾棵秧苗。
…………
在黨的親切關懷和全國大力協作下,三系配套成功了!袁隆平為之奮斗九的希望終于實現了!只有三系配套成功,才能生產出大量雜交種子。這是古今中外都未能解決的重大科研課題。
1.
當他的實驗受到打擊之后,他是如何做得?
2.
在原文的括號中填上適當的詞語。
3.
文中畫線語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
4.
選文表現了袁隆平的什么品質?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
發瘋似得尋找秧苗,執著的進行實驗。
2.
奔;跑;發現;脫;跳
3.
比喻;形象的表現了袁隆平對實驗的癡迷,對秧苗的關愛。
4.
對科學實驗的瘋狂迷戀,矢志不移地進行科學實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73708.html
相關閱讀:《小溪》閱讀答案
生命之韌 閱讀答案
《通往良知的唯一道路》閱讀答案
變 閱讀答案(龍東地區)
別把植物帶回國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