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4
歲那,父親給我找了個繼母。繼母帶來了一個男孩,比我大幾個月,我叫他“
喂”
。
②
家里陡然增加了兩張嘴與“
喂”
的學費,父親的臉開始陰沉起來。每到吃飯時,“
喂”
總是低著頭一粒粒地扒著碗里的飯,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為父親在旁邊冷眼瞪著。只有等我和父親先后離開桌子后,繼母才會趁我們不注意,迅速將我剩下的那半碗飯倒進“
喂”
的碗里。
③
一天,我照例剩下半碗飯,但我卻悄悄溜進廚房,舀了一勺鹽倒進碗里,然后回到桌邊,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放下碗筷。等我走后,繼母照例將那半碗飯給了“
喂”
。這一幕被幸災樂禍的我,躲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不知有詐的“
喂”
,猛扒了一大口飯,沒嚼幾下,就表情痛苦地吐個不停!
哈哈哈!”
我終于忍不住笑出聲來。然而上了當的“
喂”
,卻并不生氣,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開水在碗里,然后繼續埋頭吃了起來。
④
高中時,我的數理化成績非常差,排名落到班上的最后幾名。我開始頹廢起來,索性連寫文章的愛好也放棄了。父親很著急,卻毫無辦法。
⑤
就在這時,一個報社的編輯寫信給我,告訴我他接到了幾個學生的來信,說很喜歡我不久前發表的某篇文章,鼓勵我多寫。我迅速振作起來,成績好了,人也開朗起來。我再度趾高氣揚,每天都與父親高談闊論,成心要氣氣數理化比我好的“
喂”
,不過“
喂”
并不在意。
⑥
一個周日,“
喂”
在學校打籃球,我無意中走進他的房間里,發現他的書桌上散落著幾個信封。我拿起來一看,都是寫給報社編輯的。我再抽出信一看,上面說我最近發表的那篇文章讓他深感共鳴,并向編輯打聽我的通訊方式。每一封信,筆跡不同,內容不同,落款也不同,是市里各個學校的名稱和地址:一中、二中、三中、職中……
我呆呆地看著,有點糊涂。正好“
喂”
推門而入,我舉著信問他:“
誰寫的?”
他本能地說:“
我的一些朋友!
我忽然明白過來,那位編輯收到的信,一定全是他求朋友寫的,然后自己騎著車,去各個學校附近的郵筒發信,難怪他的自行車最近總是爆胎。
⑦
我發瘋似地對他拳打腳踢:“
騙子,騙子!
原來我的文章沒人喜歡!
他情急地大叫:“
不是的,我們班就有好多人喜歡。就是他們說要寫信給編輯,我才想到這個招的!”
我停下手,淚眼朦朧:“
真的?”“
千真萬確,否則我這個只攻數理化的人,哪里知道你文章的好壞?”
⑧
那天飯桌上,他依然慢慢地數著碗里的飯粒,而很久都不再剩飯的我卻端著故意剩下的半碗飯平靜地說:“
哥,我吃不完,給你吧!
瞬間,大家都愣住了,為我叫的那聲“
哥”
。繼母首先反應過來,馬上把我的剩飯接過去倒在他碗里。他想笑卻哽咽道:“
妹妹的剩飯本來就應該是哥哥吃的。”
⑨
他埋頭歡快地吃起來。雖然我淚眼模糊,但還是看清了他臉上的喜悅之色。
1
.理清文章思路,在下面空白處補全情節。(4
分)
繼母趁我和父親不注意,將我的剩飯倒進“
喂”
的碗里→ →
我無意間發現“
喂”
為了幫我樹立學習信心,暗中抽同學們寫的信給編輯→
。
2
.文中的“
喂”
是個什么樣的人?請結合文中實例加以說明。(4
分,答出兩點即可)
3
.下面兩句是關于“
喂”
吃飯動作的描寫,說說這樣寫的好處。(4
分)
①
總是低著頭一粒粒地扒著碗里的飯
②
他埋頭歡快地吃起來
4
.如何理解第
⑧
段劃線句子的含義。(4
分)
5
.如何理解“
我”
的轉變?
閱讀文章,你有什么收獲?(4
分)
參考答案:
1
.我故意將舀有一勺鹽的半碗飯留給“
喂”
吃;我終于接受了“
喂”
,并真誠留給他半碗飯。
2
.懂事:每到吃飯時,“
喂”
總是低著頭一粒粒地扒著碗里的飯;善良:他情急地大叫:“
不是的,我們班就有好多人喜歡。就是他們說要寫信給編輯,我才想到這個招的!”
;寬容:然而上了當的“
喂”
,卻并不生氣,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開水在碗里,然后繼續埋頭吃了起來。
3
.暗示人物心情的變化。表現出“
喂”
由開始寄人籬下的緊張、畏縮、壓抑到后來得到“
我”
的認可和接納的喜悅與滿足。
4
.“
笑”
和“
哽咽”
表明因終于得到“
我”
的認可與接納而產生的喜悅滿足之情。也表現了“
喂”
的寬容與善良。
5
.是“
喂”
的真誠善良和寬容打動了“
我”
,讓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于是“
我”
由稱他“
喂”
到稱他“
哥”
,表現了“
我”
內心的轉變。
生活中,只要與人真誠相處,寬容待人,一切都會變得十分美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92279.html
相關閱讀:生命之韌 閱讀答案
別把植物帶回國閱讀答案
《小溪》閱讀答案
《通往良知的唯一道路》閱讀答案
變 閱讀答案(龍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