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自然的語言》節選閱讀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說明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大自然的語言》節選 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緯度。越往北桃花開得越遲,候鳥也來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現象南北差異的日數因季節的差別而不同。我國大 《大自然的語言》節選

物候現象的來臨決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緯度。越往北桃花開得越遲,候鳥也來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現象南北差異的日數因季節的差別而不同。我國大陸性氣候顯著,冬冷夏熱。冬季南北溫度懸殊,夏季卻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
20
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
10
天。所以在華北常感覺到春季短促,冬天結束,夏天就到了。
經度的差異是影響物候的第二個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區的春天的來臨比內陸要遲若干天。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
1
°,但是在大連,連翹和榆葉梅的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又如濟南蘋果開花在四月中或谷雨節,煙臺要到立夏。兩地緯度相差無幾,因為煙臺靠海,春天便來得遲了。
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這叫逆溫層。由于冷空氣比較重,在無風的夜晚,冷空氣便向低處流。這種現象在山地秋冬兩季,特別是這兩季的早晨,極為顯著,常會發現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在華南丘陵區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就是這個道理。
此外,物候現象來臨的遲早還有古今的差異。根據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錄,拿
1741

1750
十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同
1921

1930
十的平均值相比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說,春天提前九天。
選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樣的說明順序說明的?(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的詩句。結合選文內容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自然現象?(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選文,回答下面問題。(
6
分)

1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春天反而寒冷

一句中加點的

凡是

有什么表達作用?(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選文節選自《大自然的語言》。請問,以

大自然的語言

為標題,有什么好處?(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文在多數情況下只舉一個例子,但在說明經度差異對物候的影響時卻舉了兩個例子,這是為什么?(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
、(
4
分,每一問
2
分)說明對象:決定物候現象來臨的因素。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2
、、(
4
分)因為高下的差異會影響到物候的變化。(或答

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

也對)。
3
、(
6
分,每小題
3
分)


1


凡是

表示范圍,說明無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緯度的內陸冬天溫和,春天寒冷。這就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2


大自然的語言

是物候現象形象化的說法,以此為題,顯得新穎別致,引人入勝,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或答: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物候現象比喻為

大自然的語言

,顯得新穎別致,引人入勝,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4
、(
4
分)

舉例多少應按需要而定。近海地區的氣溫,一般人籠統地以為比內地暖和,事實上近海地區春天比內陸反而寒冷,這是讀者比較陌生的現象,如果只舉一個例子,讀者會以為有偶然性,舉兩個例子,更具說服力,讀者就確信無疑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07345.html

相關閱讀:請到天涯海角來 閱讀答案
《關于“禁限燃放爆竹煙花”的主題閱讀(11分)》閱讀答案
《氣候變暖對中國的影響》閱讀答案
《氫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閱讀答案
《海洋與生命》閱讀練習及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