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筑杰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這座木塔是當今世界現存最高的木結構建筑,竣工于1056
,處于大同盆地地震帶上。木塔建成200
多即遭受大震,余震連續7
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巋然不動;在此后的近千中,木塔經歷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驗而安然無恙。木塔之所以有如此杰出的抗震能力,在于下述諸多抗震技法的綜合和運用:木塔平面是規則的正八角形,利于抵抗地震波產生的扭曲力;木塔高達4
.
4
米的磚石基座堅實、穩定,形成一個“浮筏”,承載著全塔的重量(約1300
噸);木塔內梁與柱的連接完全通過斗
?
完成,各種構件則通過榫(
s
ǔn
)卯連接,全塔的主要構件不用一釘一鉚,這種連接形式類似于半固結半活鉸的狀態,能承受較大的彎矩;構架水平分層,在地震波中的垂直沖擊波攻擊下,可以通過“彈跳”的方式消解巨大的破壞能量;構架的整體性有力地抵抗旋轉波,所有的柱子都用頂部的梁枋連結成一個筒形的框架,保證了構架的穩定性;柱子之間砌筑有厚實的墻體,牢牢地“抱”住各柱子,增加了構架的整體性,而且這些墻體能作為剪力墻發揮作用;立柱側腳、平面逐層縮小,有效地降低了塔的重心,并使整體結構重心向內傾斜,增強了塔的穩定性,這樣既使塔身形成美麗的曲線,又能把水平的地震沖擊力分解成垂直方向的壓力;周邊有一圈柱廊,各圈柱廊被水平構件連接成一個剛中帶柔的整體;為了加固結構框架,在八邊形木塔的四個斜向應面上,自上而下采用了剪刀撐做法。整座木塔表現出結構、技術與藝術形象的高度和諧,表里如一
,這是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之一。在近千前我們的祖先就能建造出如此莊嚴美麗而堅固耐久的建筑,充分顯示出當時的匠人對數學、力學、材料學、結構學的研究已經相當深入,而且對地震的破壞機理已有了相當的了解,抗震經驗已積累到了很高的水平,既令人驚奇,也令人自豪。
(《中國國家地理》2008
6
期)
17.
請分條概述“應縣木塔”具有杰出抗震能力的原因。(5
條即可)(5
分)
答:
18.
理解下面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含義。(4
分)
整座木塔表現出結構、技術與藝術形象的高度和諧,表里如一
,這是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
統美德
”之一。
表里如一:
傳統美德:
19.
本文介紹木塔結構采用了怎樣的順序?談談這樣寫的好處。(3
分)
答:
20.
下列說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
分)
A.
應縣木塔是當今世界現存的最高木結構建筑,建成后雖經歷了上千次地震,如今仍安然無恙。
B.
應縣木塔的主要構件沒有一釘一鉚,各種構件主要通過榫卯連接,這就消解了地震的巨大破壞能量。
C.
應縣木塔結構堅固,外形優美,這與木塔立柱側腳、平面逐層縮小的建筑構造有很大的關系。
D.
應縣木塔杰出的抗震能力表明,當時的匠人對數學、力學、地質學、
結構學的研究已經達到相當水平。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7.
(
5
分)
①木塔平面呈八角形;②磚石基座形成“浮筏”;③內梁與立柱由斗?連接;④構架水平分層;⑤構架整體呈現筒形框架;⑥立柱間墻體厚實;⑦立柱側腳、平面逐層縮小;⑧塔周柱廊由水平構件連接;⑨木塔的四個斜向應面上,采用了剪刀撐做法。
(答出
5
點即可,每點
1
分)
18.
(
4
分)
(
1
)表:木塔外顯的結構形式;里:木塔結構的堅固抗震特性,這里用“表里如一”,將建筑物擬人化,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該木塔建筑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完美結合。
(
2
分,特點
1
分,效果
1
分,意思對即可)
(
2
)①“傳統美德”,多用于對人的贊譽,這里用來贊譽木塔,②說明我國古代建筑重視以人為本,這種做法由來已久。(
2
分,每點
1
分,意思對即可)
19.
(
3
分)
順序:外——內——外。好處:使說明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順序
2
分,好處
1
分,意思對即可)
20.(3
分)
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34180.html
相關閱讀:《氫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閱讀答案
請到天涯海角來 閱讀答案
《海洋與生命》閱讀練習及答案
《關于“禁限燃放爆竹煙花”的主題閱讀(11分)》閱讀答案
《氣候變暖對中國的影響》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