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單元分析
一、設計依據:
(一)針對面臨的問題
1、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開始有了強烈的獨立意識,但由于認知水平、分析解決問題有限,自主精神和自主的欠缺,仍然無法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另一方面,對子女全方位的“服務”,使他們嚴重缺乏自立和自立精神,時期是獨立性和依賴性并存交錯時期,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能力,把自立自強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掌握自立自強的正確。2、隨著科技進步的日新月異,人才競爭的日益激烈,現代社會對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與挑戰,只有自強者才能生存與發展,而學生的精神狀態與社會的要求有較大的差距。
(二)本單元設計的課程標準依據
(1)“成長中的我”中的“主動鍛煉個性品質,形成良好的
,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培養自尊、自立、自強精神,養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度,樹立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體會自強不息的意義。”
(2)“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中的“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
二、單元內容介紹
做自立自強的人
走向自立人生 人生當自強
自己的事自己干——自立的含義和表現 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培養自立的方法
人生自強少年始——自強含義、表現和重要性
少年能自強(
成為強者的方法) 理想,自強的航標 戰勝自我,自強的關鍵 揚長避短,自強的捷徑
三、課時安排
第三課建議用兩課時:第一課時——自己的事自己干
第二課時——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
第四課建議用兩課時:第一課時——人生自強少年始
第二課時——少年能自強
第二部分 具體授課內容分析
●目標:了解自立的表現和重要性;知道依賴的危害;懂得自立的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合作、探究、活動的能力,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增強學生生活、學習的自立能力。
教學重難點
(1)依賴的危害是教學難點。 (2)自立能力培養是教學重點。
第三課 走向自立人生
《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咳丝刻炜孔嫔希凰闶呛脻h。
說一說:自立對自己各方面的成長有什么好處?
議一議:青年報記者在德國、日本對中國留學生的調查采訪:
其中有很多很荒唐的留學故事,如初中剛畢業跑到
國外留學,就開始男女同居的;跳樓自殺的;為了留在外國而嫁給剛剛從建筑工地上認識不久的外國建筑工人的;為了留在外國而成為非法移民,整天提心吊膽地躲避外國警察的;在學校占一個床,然后就整天打工的或整天泡酒吧、網吧等;公開毆打外國校方人員的;被外國警察遣送回國的;在夜總會吸食 *** 、K粉……
閱讀材料并結合自己的經歷,分小組討論依賴的危害。
中日少年《夏令營較量》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與30名中國孩子曾經引起全國范圍的大討論。當時,這107名兒童在內蒙古舉行草原探險夏令營。上路時,日本孩子背包鼓鼓囊囊,裝滿食品和野營用具;中國孩子只是裝裝樣子,背包幾乎是空的。探險之路才走一半,中國兒童因將水喝光、干糧吃盡而向別人求援。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挺著走到目的地。日本家長乘車而去,把鼓勵留給發高燒的孫子;中國家長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車……
自謀生路:
美國的家庭是以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
父母從孩子小時侯就采取種種方法,讓他們認識到勞動的價值 初中化學,比如讓孩子自己動手裝配自行車,修理小家電,做簡易木工,到外邊參加義務勞動等。即使是富有的父母,也十分注重對孩子進行自謀生路的能力教育。
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氣和陽光是大自然的賜予,其余一切都要通過勞動才能獲得。父母在教育孩子學好功課的同時,要求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到外面打工掙錢。孩子很小時,父母們就要給他們灌輸一種思想:“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論多么小的孩子,都要無
一例外地背上一個小背包。
結合中日少年《夏令營中的較量》和外國孩子的自立教育,思考:
(1)為什么日本的少年有飯吃,而中國的孩子餓肚子?
(2)你認為一個自立的人應該具備哪些條件?怎樣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才能贏取下一次較量的勝利?
培養自立能力的條件:獨立生活;有責任心;有自主性,有主見。
方法:從小事做起,立足于現在生活;親自嘗試,反復練習;多參加社會實踐。
生活過關
1、學校要組織鼓號隊訓練,可媽媽擔心參加鼓號隊訓練會影響學習,不讓小雷參加,這讓小雷感到很為難。他該怎樣做呢?
2、小明遇到了一個難題,而這時同桌恰恰做了出來,小明應該……
拓展作業:今天我遠行
第四課:人生當自強
貝多芬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將無法使我完全屈服
桑蘭
——我現在最大的愿望 是拿學習成績的金牌
你知道嗎?
你知道他(她)的事跡嗎?
你覺得他(她)始終能笑對人生的秘訣是什么?
你還能找出多少類似的人?
自強指積極向上,永不懈怠,依靠自己的努力奮發圖強的一種精神,是我們民族幾千年來熔鑄成的民族精神。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名平,是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公元前278年,屈原因驅逐侵略者秦國的愿望不能實現,他對于這種無能為力的局面和國家的滅亡感到憂郁,于五月初五投泊羅江。著有《九歌》、《離騷》、《天問》等名篇。
抗倭名將戚繼光
明朝中期,倭寇禍殃沿海,連年劫掠東南沿海生靈涂炭。明政府腐敗無能,對倭患束手無策。鑒于這種局勢,戚繼光組織了一支冷熱兵器配合、步兵騎兵與火器部隊協同的新編制部隊,開始與倭患對抗。新軍在戚繼光領導下,紀律嚴明,作戰英勇,對百姓秋毫無犯,多次建立戰功,戰斗力非常強,被人們譽為“戚家軍”。“戚家軍”于東南沿?官翍馉幹杏⒂律茟,師出必勝,享譽天下
禁煙英雄林則徐
林則徐是我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在西方資本主義勢力入侵我國的初期,即鴉片戰爭前的禁煙運動和鴉片戰爭期間以及戰后的反侵略斗爭中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利益,表現了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
愛國工程師詹天
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從北京到張家口這一段鐵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的。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干線。
1998年在紐約市長島舉辦的友好運動會上,桑蘭不幸因脊髓嚴重挫傷而造成癱瘓。桑蘭一直頑強地堅持著康復訓練,有效地防止了肌肉萎縮,她借助自助器具,能熟練地操作、上網與各界的朋友交流。按照醫學常規,這一切是不可能的。靠非凡的意志力和現代醫學科學的力量,桑蘭跨越了從不可能到現實的完美歷程。
受傷之前,桑蘭在中國體操隊享有“跳馬冠軍”的美譽,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爭奪世界冠軍,是永不滿足的桑蘭的夙愿。受傷之后,桑蘭出任北京2008申奧形象大使,坦然地接受了命運的挑戰,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永遠微笑著的“陽光女孩兒”。她說:“我一直堅信自己總有一天會站起來的,我會為此而努力。”如今,她在堅持康復訓練的同時,不僅在北大傳播專業苦修學業、在“星空衛視”主持一檔《桑蘭2008》的體育節目,還要經常參加一些社會活動
結合材料,四人小組討論:桑蘭是如何成為生活的強者
歸納(1)有堅定的理想,并為之努力奮斗;(2)正視自己的現狀,不斷戰勝自我、超越自我(關鍵)(3)揚長避短,笑對人生。(捷徑)
對比桑蘭的事跡,你如何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我的感悟:
自強就是_______________
自強就是_______________
學會自強,_____________
學會自強,_________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4062.html
相關閱讀:學好初中政治的方法之列表對比法
提高答題技巧是提升初中政治課教學質量的關鍵
初中政治學習方法之養成好習慣
初一政治學習技巧
中考時事政治(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