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①《詩經·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其中的“蕭”與“艾”都是現在的艾。艾是一生或多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墻腳或草坪中,葉面綠色,葉背呈灰綠色,生有絨毛。
②艾,是端午節的主角,端午節別名“艾節”,就是以艾命名的。端午,又稱端陽,其時正是寒暑氣交互轉換之時,蚊蟲蒼蠅滋生,細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古時,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稱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端午為“惡日”。自古至今,艾在端午中受到人們的摯愛,人們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
③古代的一些經史書籍常有端午節“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熏艾煙、洗艾浴”等民間習俗的記載。每端午節來臨之際,家家都灑掃庭院,以艾條插于門楣、懸于堂中以防蚊蟲,“避邪卻鬼”。
④據專家考證,艾用于治病已有2000
多的歷史。我國現在的第一部方書,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記載有艾的療效與用法,以后在歷代本草中均有記載。在我國盛產優質艾的湖北蘄州,至今還流傳著“家有三艾,郎中不用來”的諺語,孟子也說過:“七之病,求三之艾”,可見艾的藥用價值。
⑤艾在端午,客觀上也起到了衛生保健的作用。有人把端午節作為古代“衛生節”,也是不無道理的。
15.
文章以《詩經·采葛》開頭,有什么作用?(2
分)
16.
艾成為端午節“主角”的原因是。(2
分)
17.
第④段運用了
說明方法,說明艾用于治病有著悠久的歷史;然后采用了引用的說明方法,說明了
。(2
分)
18
、
艾走進了你的生活嗎?請結合實際簡單談談。
(2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5.
引出說明對象;(2
)使文章的語言富有文采,有吸引力。
16.
人們用艾招百福、辟邪祟、?害等。
17.
舉例子
艾的藥用價值
18
、艾分大艾和田艾。生活中處處可見它的身影:其一,我們這的
端午風俗:門窗懸大艾避邪卻鬼;和蒜頭等煮水洗澡驅除邪氣。其二,產婦和嬰兒等可煮水洗澡消毒去熱。其三,放鹽泡水喝止肚子疼。其四,
田艾摘取制作艾葉齋。等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46287.html
相關閱讀:《氣候變暖對中國的影響》閱讀答案
《關于“禁限燃放爆竹煙花”的主題閱讀(11分)》閱讀答案
請到天涯海角來 閱讀答案
《氫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閱讀答案
《海洋與生命》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