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10后,我們能燒“冰”-》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說明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0 后,我們能燒冰 ? 陳斌 沈儉 一種名為可燃冰的新能源礦藏有望在 10 之后解決我們的能源問題。昨日在滬舉行的院士講壇上,國家 973 深海項目首席科學家汪品先透露,在我國南 10
后,我們能燒“冰”
?
陳斌
沈儉
  一種名為“可燃冰”的新能源礦藏有望在
10
之后解決我們的能源問題。昨日在滬舉行的院士講壇上,國家
973
深海項目首席科學家汪品先透露,在我國南海發現了儲量巨大的“可燃冰”。目前國家已啟動
8.2
億元人民幣的項目,造大型的勘探船,以便在南海深入尋找“可燃冰”資源。
  據汪院士介紹,“可燃冰”是一種甲烷氣體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海底大陸坡上段
500


1000

處。其在海底接近冰點和近
50
個大氣壓的淤泥中,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態。它外面看似冰,一點火卻可以燒起來,原因是冰內含有大量的甲烷。如果把甲烷從冰中釋放出來,體積將是水的
160
多倍。
  汪院士表示,
1
立方米
的“可燃冰”燃燒,相當于
164
立方米
的天然氣燃燒所產生的熱值。據粗略估算,在地殼淺部,可燃冰儲層中所含的有機碳總量,大約是全球石油、天然氣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兩倍。也就是說,“可燃冰”如能作為一種新能源,便能很大程度解決能源問題。
  據透露,我國已在南海海底發現了巨大的“可燃冰”帶。但目前對于這座新能源的寶庫,科學家還存在不少爭議。許多科學家認為,在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
10
倍~
20
倍。所以這種礦藏在遭到破壞后,會導致甲烷氣的大量散失,從而使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急劇增加。
  除此以外,由于“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巖石中,和石油、天然氣相比,它不易開采和運輸,世界上至今還沒有完美的開采方案。
  但這樣一種新能源并不會因此就遠離我們。汪院士預計,大約用十時間,人類有望解決好“可燃冰”的開采和清潔燃燒的技術問題,屆時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應付能源危機。
  
(
選自《東方早報》
2005

7

)
  
16.
結合全文,請給“可燃冰”下一個恰當的定義。
(
不能超過
30

)(2

)
  
17.
從全文看,開采利用可燃冰有哪些利和弊
?(4

)
  
18.
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
句中
“大約”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
?(3

)
  
19.
文中說:“對可燃冰的開采,世界上至今還沒有完美的開采方案。”請你結合文中知識,大膽想像,設計一種科學的開采方案。
(4

)
  參考答案:
  
16.
答案:“可燃冰”是一種海底大陸坡上的冰雪般固態甲烷氣體的水合物! ≡u分:本題
2
分,不得超過
30
字,意思對即可。
  
17.
答案:利:燃冰儲層中所含的有機碳總量,大約是全球石油、天然氣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兩倍
;
能很大程度解決能源問題。弊:會導致甲烷氣的大量散失,從而使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急劇增加
;
“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巖石中,不易開采和運輸。  評分:本題共
4
分,每個方面答對得
2
分。
  
18.
答案:作比較、列數字。不能去掉
;
“大約”表估算,去掉后就顯得過于絕對化了,這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評分:本題共
3
分,說明方法正確得
1
分,只答一種不得分
;
“不能去掉”得
1
分,分析正確得
1
分。
  
19.
答案提示:方案中要結合可燃冰的特點進行設計,體現如何解決“甲烷氣的大量散失”和“不易開采和運輸”這些問題  評分:本題
4
分,設計有一定道理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59359.html

相關閱讀:《關于“禁限燃放爆竹煙花”的主題閱讀(11分)》閱讀答案
請到天涯海角來 閱讀答案
《海洋與生命》閱讀練習及答案
《氫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閱讀答案
《氣候變暖對中國的影響》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