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政治網為您推薦的初三政治奴隸社會教學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對您學習有所幫助。
初三政治奴隸社會教學教案
講人類第一個階級社會的產生和社會制度的特點。 包括三個層次的內容。
第一個層次,指出階級統治的出現。首先,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私有財產的出現,在社會關系中,逐漸形成了!統治與被統治的兩個對立階級: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其次,奴隸制國家作為奴隸主階級統治和壓迫奴隸階級的工具隨之產生。說明在階級社會里,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
第二層次,指出在奴隸社會,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 首先,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金屬工具的使用,在生產、生活和管理立,都需要不斷總結、;繼承、積累、傳播和發展,從而文字便逐漸地出現了。其次,:文字的出現,使人類在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因此,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
第三層次,指出奴隸社會建立于野蠻的剝削制度。 首先,在奴隸社會,奴隸主不僅占有土地等生產資料,還占有生產勞動者奴隸。奴隸毫元人身自由,被當作會說話的工具,在奴隸主的強制下從事繁重的勞動。其次,奴隸主階級為了維護其剝削制度,不斷強化國家機器,對奴隸進行殘暴的統治。最后,由于奴隸主對奴隸進行野蠻、殘酷的剝削和壓迫,使大批奴隸被折磨而死或紛紛逃亡i新的生濘工具不能得到應用,極大地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向前發展。奴隸主莊園的普遍衰落,說明奴隸制走到了它的盡頭。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階級的產生與生產的發展密切相關,明確階級不是從來就有的;掌握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國家的本質是階級統治的工具。 2)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作用的辨證關系原理,知道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了解腦體分工的意義。 3)通過教學,使學生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特點及其后期對生產力發展的阻礙作用。
2、能力目標
1)人類社會由沒有階級和國家的原始社會進入存在階級壓迫和剝削的奴隸社會,是生產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是社會的進步,以此培養學生一分為二分析問題的能力。 2)學會全面分析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的生產力的發展,培養辨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理解奴隸社會生產關系特點和政治統治特點,掌握社會發展規律。
3、思想覺悟目標
1)人類社會的發展,要經歷一個階級對抗的歷史時期,這不是歷史的倒退,要樹立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信念。 2)引導學生用歷史的、辨證的觀點去認識和分析社會歷史現象,從而培養學生的辨證分析能力。 3)初步引導學生運用全面的觀點去分析問題。
[課程標準]
1、教學內容
奴隸社會的生產和社會制度的特點。
2、基本要求
識記:奴隸制度是最野蠻的剝削和壓迫制度。
理解:簡述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階級和國家的過程;描述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表現。
[教學重點]
1、奴隸社會代替原始社會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2、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種種表現,尤其是文字的出現這一標志性特征。
[教學難點]
國家的本質;奴隸制度既是一個最野蠻的赤裸裸的剝削和壓迫制度,又曾經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具有歷史的進步性。
[教學方法]
講解、討論法、 比較法、問題教學法。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禹的繼承人是伯益,他是禹治水的重要助手,受到大家擁護。但禹不給他實權,使他得不到鍛煉,也不能在群眾中樹立威信。相反,禹把實權交給自己的兒子啟,并讓啟的親信也掌握許多權力。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權力都不及啟,啟在禹死后輕而易舉地繼承了禹的位置。啟開始了家天下,即王位世襲制。
同學們還記得禪讓制嗎?(可請一位學生回答)世襲制是指貴族家庭世世代代相沿做貴族、君王或皇帝的制度。禹死傳子,進入天下為家的時代,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漫長的原始社會終于走到了盡頭。
奴隸社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階級社會,奴隸制度是極其野蠻、殘酷的制度,奴隸沒有任何政治權力和人身自由。生產力的發展,公有制發展到私有制,平等到貧富分化,這是社會的進步。奴隸社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階級對抗的階級社會。
講解新課
二、第一個階級社會--奴隸社會(板書)
1、階級統治的出現(板書)
閱讀p8-9第二正文段,思考:(1)奴隸的兩個來源是什么?他們出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p8想一想)(2)第一個階級社會是什么?在這種社會里,國家的本質是什么?
1)階級出現的原因和條件(板書)
提問:階級是什么時候產生的?它的產生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1) 階級產生根本原因是: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的發展。
(2) 階級產生的條件:
原始社會末期,由于金屬工具的出現,社會分工的發展,社會生產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勞動產品除了滿足自己生存的需要以外,還有一定的剩余。于是,就使一部分人在可能剝削另一部分人;同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產生了私有制和貧富分化。這就使人剝削人成為客觀的需要。私有制的產生在原始社會末期,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①在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的發展和私有制的產生導致了階級的出現。
提問:戰俘成為奴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戰俘成為奴隸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而戰爭是戰俘成為奴隸的直接原因。
勞動產品出現剩余,使剝削成為可能。原始社會的生產水平極端低下,人們的勞動產品沒有任何剩余,在氏族之間和部落之間的戰斗中,被俘獲的人很難擺脫被殺死的命運。到原始社會后期,社會生產力有了較大提高,人們的勞動產品除了維持自己生活,還能有些剩余,戰俘才有可能成為供人剝削、役使的對象,從而獲得生存的機會。 如:蘇美爾人的語言中奴隸--一個從山地走來的人(東部山區的戰俘),古印度稱為陀薩,是敵人外人之意。禹的兒子啟強迫被討伐氏族的成員做放牧牲畜的奴隸,稱為牧豎。
提問:私有制的產生對戰俘有何影響?(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私有制的產生,使剝削成為現實。戰俘不僅有保留來的條件,而且有保留下來的需要,因而淪為奴隸。
提問:最初的奴隸主是怎樣出現的?(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由于生產力的發展,產生了私有制。一方面,某些氏族首領逐漸利用職權侵吞集體財富,于是擁有大量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這樣需要增加人手來為他們干活;另一方面,其他勞動者又不愿意受他們支配。因此,這些氏族貴族就用強迫的手段,強制戰俘勞動,榨取勞動成果。這些氏族首領就成了最初的奴隸主,而戰俘就成為最初的奴隸了。
②隨著私有制的產生和氏族制度的瓦解,戰俘成為最初的奴錄(奴隸的一個重要來源)氏族首領則變為奴隸主。
提問:氏族內部的貧富分化對奴隸的另一來源有何影響?(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隨著交換的發展,氏族成員之間貧富分化日益加劇。遇到天災人禍時,窮人不得不向富人借債。當窮人無法還清債務時,就往往被迫把子女和自己賣為奴隸,這樣便出現了另外一種奴隸還不起債的奴隸(奴隸的另一個來源)。
提問:社會上第一次形成兩大對立階級是什么?請談談它出現的過程。(學生回答,教師歸納)P9
③隨著奴隸勞動日益普遍,整個社會逐漸形成了兩大對立階級,一個是奴隸主階級,一個是奴隸階級。 隨著階級的出現,使原來為整個社會公共利益服務的氏族機構逐漸瓦解,奴隸主階級的統治的工具──奴隸制國家出現了。
2)國家的本質:在階級社會里,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板書)
私有制是階級產生的基礎。私有制、階級是國家產生的基礎,三者的產生最終都是由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的。
生產力發展個體勞動私有制產生貧富分化 剩余產品戰俘奴隸、債務奴隸(氏族首領奴隸主) 階級的出現國家出現 奴隸制國家出現
鞏固題:按時間順序排列:( )①生產力發展 ②國家的產生 ③階級的出現 ④貧富分化(剝削的產生) ⑤個體勞動的盛行 ⑥私有制的產生(氏族制度的瓦解)
預習題:
1、閱讀p9最后正文段及p9-10的小字材料,思考:(1)奴隸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標志是什么? (2)進入奴隸社會后,農業和畜牧業在原有基礎上又有了顯著的發展;另外,手工業開始興起,商業和城市也開始繁榮。本材料說明了什么?
2、閱讀p10第一正文段,思考:(1)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是什么? (2)從哪個社會開始,有了文字的記載?(3)文字的出現,有什么意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59968.html
相關閱讀:初一政治學習技巧
學好初中政治的方法之列表對比法
提高答題技巧是提升初中政治課教學質量的關鍵
中考時事政治(3月30日)
初中政治學習方法之養成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