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指導老師攥著一把長尺,敲著桌臺,面無表情地說:“安靜,安靜了,大家仔細看著我再示范一遍,然后每個同學都跟著模仿一次,有不規范的,我再來逐個糾正。訓練是辛苦的,但不辛苦,哪來的成功。”
世博會期間,主辦方為辦好一臺中外小朋友歡聚晚會,每個周末將所有參加演出的孩子集中起來強化訓練。這是第6
天了,本來是老伴自己來的?山裉
女兒本不是學舞蹈的,但自從她被選拔參加中外小朋友晚會訓練,顯得格外來勁,也肯動腦筋。近幾個星期,在家里只要有空,她就自覺地對著鏡子比劃,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做著動作,一會又用腳踩音樂的節奏,一會又調整動作與節奏合拍,最后才進行全身合成。幾天下來,他認為女兒跳得總算有模有樣了?蓜偛胖笇Ю蠋熣f到規范,他心里又一下子沒底了!
伴著舒緩而熟悉的旋律,指導老師在臺上轉動飄移起來,邊示范邊講解,終于在家長的熱烈掌聲中結束。她停下來,說:“這個舞的動作雖然簡單,但音感很強,要求很高,用肢體展示花瓣紛紛落下,由花瓣紛紛落下想到光陰易逝,用舞蹈詮釋美麗的瞬間,不下功夫,就很難跳出味道來。”
終于輪到女兒上臺表演,
忽然,一個凄厲的哭聲剎時響起,回頭一看,是一個剛從舞臺上下來的孩子被家長暗里擰了一下屁股。那家長顯然是對孩子剛才在臺上的表現不滿,慍怒之下做了一個恨鐵不成鋼的動作,可孩子不會掩飾,痛得放聲大哭起來。
10
個孩子輪流走臺訓練了一遍,指導老師說話了。她表揚了在場的一位農村婦女,因為她的女兒跳得最好,一絲不茍,舞步嚴謹,不像×××(其中包括朱教授的女兒還有剛才被家長擰了屁股的孩子)那樣隨意,那樣刻板……跳得不規范的還要加倍努力,距離晚會的時間不多了,希望家長們回家后一定要督促孩子強化訓練……
那位農村婦女紅著一張驕傲的臉,謙恭地聆聽指導老師的話。家長們的目光里對她充滿了敬意。指導老師要求她發言,她頓了頓,終于拘謹地說了。她教子的經驗是:不跳好,就不給飯吃,不刻苦,哪來的成功。她的信念是:她不會跳舞,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好好學,將來要成為舞蹈家。隨即在指導老師帶動下,訓練場又響起熱烈的掌聲!
回家的路上,
而結果是:女兒的舞蹈跳得越來越出色了。
(作者:符浩勇;有刪節)
7
.請以文中女兒的口吻,用第一人稱概述這篇微型小說的故事情節。(不超過80字)(4
分)
8
.下面句子都是對人物的細節描寫,請聯系上下文分析加點部分的表達作用。(4
分)
(1
)終于輪到女兒上臺表演,
。
(2
)那位農村婦女紅著一張驕傲的臉
,謙恭地聆聽指導老師的話。
9
.文中寫到“朱教授沒有鼓掌,他一下子茫然了,說不清農村婦女說的話對或不對。”你覺得農村婦女說的話對或不對?請闡述理由。(4
分)
10
.文章主要運用了對比的寫法,
請找出其中的一例,并結合文意簡要說出這樣寫的好處。
(5
分)
參考答案:
7.
世博會期間,我被選撥參加中外小朋友歡聚晚會訓練,在老師的嚴格要求和指導下,在父親的鼓勵和寬松的環境下,經過刻苦努力,我的舞蹈跳得越來越出色了。
8.
(1
)寫出朱教授指望女兒能為他爭氣,又害怕指導老師的嚴厲讓女兒難堪的復雜心情。
(2
)寫出農村婦女因得到老師的表揚有些不好意思而羞紅了臉,并為女兒的表現得到老師的肯定而露出驕傲的神色。
9.
如:我覺得農村婦女說的話不對。她的教子經驗不可取,“
不跳好,就不給飯吃”
是對孩子的懲戒,一味強調刻苦成才是對孩子身心的傷害。她想讓孩子成為舞蹈家的愿望雖好,但是無形中會讓孩子背負沉重的壓力。
如:我覺得農村婦女說的話對。沒有人能輕輕松松成功,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說的都是這個道理。古代就有“
頭懸梁錐刺股”
的事例。再說父母有這樣的信念對孩子的成長能起到積極的鼓勵和促進作用。
10.
如在孩子跳得并不出色時,朱教授“
做出一副亳不在乎的樣子”
,并及時給女兒鼓勵,跟別的家長在慍怒之下擰孩子屁股的舉動形成對比;從而進一步突出了朱教授這個人物形象,他在孩子的教育中重鼓勵,不強制,給孩子營造寬松的環境,由此也進一步突出了文章的主題。(還有如:對那位農村婦女別的家長“
目光里對她充滿了敬意”
并對他的話報以熱烈的掌聲,朱教授則“
沒有鼓掌,他一下子茫然了”
;老師“
希望家長們回家后一定要督促孩子強化訓練”
,跟朱教授讓孩子“
想練幾遍就幾遍,不想練就歇會”
的做法形成對比等)
評分標準:第7
題,要求寫出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不超過規定字數,共4
分。第8
題,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每題2
分,共4
分。第9
題,觀點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共4
分。第10
題,找出例子給2
分,說出好處給3
分,共5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67031.html
相關閱讀:變 閱讀答案(龍東地區)
生命之韌 閱讀答案
別把植物帶回國閱讀答案
《通往良知的唯一道路》閱讀答案
《小溪》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