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上看見日本新力公司的新機器人搖屁股、跳舞、唱歌的可愛模樣,不少人一定心癢癢,想買個回家玩玩,不過這
“
小人
”
玩伴可不便宜,據說大概與一輛名貴汽車不相上下。
說起機器人,大家心目中大概都是這類
“
人形
”
的東西,其實大部分機器人并
“
不像人
”
。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最近研發的
“
機器人記者
”
來說,樣子就像一輛四輪小板車。
想象以下場景:在戰爭地區,一個人被戰機追擊,躲進山溝中。他突然發現有異動,一輛四輪小車顛簸爬過石頭走過來。他舉槍打算開火,卻看到車子尾巴掛著和平旗幟。車頭伸出一根長長鋁棒,前端掛著個像電子記事簿的東西。不過,它上面卻多了兩個耳朵,好象米老鼠一樣。真是個有趣的小東西!仔細一看,小耳朵原來是攝像機鏡頭。雙方對峙時,電子記事簿的小屏幕亮了,出現了人臉,并開口說話:
“
你好,我是某某電視臺記者,這是現場直播訪問,請問戰爭的滋味如何?
”
多么有趣呀!
戰地記者是艱難行業,工作辛苦不說,有時連性命都不保。最麻煩的是,軍方有時限制記者行動,就如這次美軍追剿奧馬爾余黨的行動,就不讓記者進入阿富汗前線戰區,使記者無法得到最直接的消息。
“
機器人記者
”
發明者克里斯想,美軍可以使用無人駕駛飛機進入敵去,別人也可以利用
“
機器人記者
”
到前線采訪。他于是采用互聯網、衛星通訊、全球定位系統、電子視像會議等現代科技,以個人電腦及互聯網控制
“
機器人記者
”
。
不過,他不認為這
“
機器人記者
”
能取代真人記者,它無法判斷現場情況,又不懂得分析,純粹是記者采訪的新工具。
代替人類執行危險任務是開發機器人的主要目的之一,如拆除炸彈、進入輻射、有毒或高溫環境等等。另一方面,現今的機器人卻有許多新用途,甚至只做些輕松工作。
SDR—4X
機器人就是設計來
“
住在人們家中,與主人共處
”
。
SDR—4X
腳上裝有傳感器,能在地毯或其他不平地面上走動,跌倒了也會自己起身。眼睛是兩臺攝象機組成,不會把桌角當成地上花紋。日本很流行這類
“
保姆機器人
”
,本田搞了一個能在產品展示廳走來走去,向顧客招呼問好的
“
接待機器人
”
,還很榮幸的受邀到美國,為紐約股市敲錘開市。
在世界各地,機器人明顯地從工廠走進家庭。由于人工智能、聲音及圖形識辨科技、無線電腦網絡的不斷發展,新一代家庭機器人更
“
自立
”
與互動,不再需要遙控。它們將成為家中
“
保姆
”
,照顧孩子學習玩樂,協助老人家更衣洗澡,提醒病人定時吃藥。家中的洗衣吸塵等麻煩工作,當然更要交給它們。
隨著人口老化,機器人照顧老人的任務或許可加強。據統計,醫院或養老院中的護士平均花上兩成時間陪伴老病人上廁所、照顧他們進餐等,以后,這類工作大概可由
“
機器人雜工
”
來擔任。
1
、
文章中談到了哪些類型的機器人?本文開頭所舉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2
、
克里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慮發明了
“
機器人記者
”
?他又是如何理解
“
機器人記者
”
的作用的?
3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作答。
(
1
)
說明文語言要求準確嚴密,試從選文中找出一例作分析。
(
2
)請以選文第
3
段為例,分析其語言表達風格在說明中的作用。
3
、
有人認為機器人從工廠走入家庭,對人們的生活很有幫助,解決了人們的一些后顧之憂;但也有人存有憂慮:機器人進入家中,會不會影響家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會不會使人的某些機能喪失?對此你有何看法?請表述一下你的看法。(
50
字左右)
1
、文章中談到了執行危險任務的機器人和
“
保姆機器人
”“
接待機器人
”
等生活機器人。本文開頭所舉的實例具有開篇生動、引人入勝的作用。
2
、戰地記者工作辛苦,有時連性命都不保;美軍可以使用無人駕駛飛機進入敵區,人們也可以利用
“
機器人記者
”
到前線采訪。他不認為這
“
機器人記者
”
能取代真人記者,它無法判斷現場情況,又不懂分析,純粹是記者采訪的新工具。
3
、(
1
)示例:
“
以后,這類工作大概可由機器人雜工來擔任。
”
一句中
“
大概
”
一詞寫出了對將來機器人雜工作用的一種猜測,準確嚴密。
(
1
)
這一段中,作者用生動活潑、輕松幽默的筆調來寫,把
“
機器人記者
”
寫得活靈活現,如在眼前。
4
、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68652.html
相關閱讀:請到天涯海角來 閱讀答案
《海洋與生命》閱讀練習及答案
《氣候變暖對中國的影響》閱讀答案
《關于“禁限燃放爆竹煙花”的主題閱讀(11分)》閱讀答案
《氫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