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美國科學家科恩伯格榮獲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2006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科恩伯格,以表彰他對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所作的研究。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報道,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4日宣布,將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羅杰-科恩伯格,以表彰他在有關真核轉錄分子基礎的研究。 科恩伯格將獲得一千萬瑞典克朗的獎金(137萬美元、107萬歐元)。他出生于1947年出生于密蘇里州的圣路易斯,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獲得者。目前是斯坦福大學醫學院醫學教授。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頒獎文告中稱,為了讓我們的人體能夠應用存儲在基因里的信息,首先要進行信息備份并傳送至細胞的外層,這一備份信息被用作生產蛋白質的指示,正是蛋白質輪流構建了生物和生物體的運行。這種信息備份的過程被稱作轉錄。羅杰-科恩伯格是首位在分子基礎上展示真核(這種生物體的細胞有成形的細胞核)轉錄過程是如何運行的科學家。包括我們在內的哺乳動物都可歸入這一生物群。 對于所有生命來說,轉錄都是必需的。科恩伯格對這一機制的詳細描述,正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其遺囑中所提到的“最重要的化學發現! 如果轉錄停止,基因信息被不再被轉送至身體的各個部分。組織會因為不能被更新而在數天內死亡。這正是發生在一些毒菌中毒過程中的現象,因為毒素中斷了轉錄的過程。了解轉錄是如何運作的在醫學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轉錄過程中出現的紊亂與許多人類疾病有關,這些疾病包括癌癥、心臟病和各種炎癥。 干細胞演變成為不同器官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具體細胞的能力,也與轉錄過程如何被管理有關。因此更多的了解轉錄過程對于研發出不同的干細胞治療方案有重要意義。 47年前,當時只有十二歲的羅杰-科恩伯格來到斯德哥爾摩來觀看他的父親阿瑟-科恩伯格接受諾貝爾醫學獎(1955年)。阿瑟-格恩伯格,因為他所作的有關基因信息是如何從一個DNA分子轉送至另一個DNA分子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老科恩伯格闡述了基因信息是如何從母親身上傳給她的女兒的,而羅杰-科恩伯格的成就則是闡述了基因信息是如何從DNA被轉錄至信使RNA的。這種信使RNA將這些信息帶出細胞核,這樣它可以被用于指示構建蛋白質。 科恩伯格的貢獻是他制作了詳細的檢晶儀圖片,形容了真核細胞轉錄的整個運傳情況。我們在他的圖片中可以看到新的RNA反轉錄?是如何演變的,和數個在轉錄過程中必需的其它分子的作用。這些圖片是如此的詳細,人們可以分清楚不同的原子,使人們可以理解轉錄機制和轉錄是如何被管理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78607.html

相關閱讀:瑞典
初中化學?電木的來歷
初中課外化學實驗 檢驗含碘食鹽成分中的碘
德國化學家?瓦拉赫
關于樂果的初中化學知識百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