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政治解題中的多角度思考
擁有創造性思維,能從多角度全面的思考問題是二十一世紀合格人才的必備要素。因此,檢查考生是否具有發散性思維也就成了近政治考試的重要內容。下面,就以幾例談談政治解題中如何進行多角度思維。
一、從材料所涉及的每一個主體去思考
例:2003歲末,我國各級人民法院受理了多起企業拖欠民工工資的案件。如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專門召開工地現場會,將執行回來的400余萬元勞務費發放給該案涉及的500余名外地民工。這則材料說明了什么?
該題為2004某市中考試題。簡短的文字要求我們必須得出至少三個結論,這就必須細細品讀材料,充分發掘材料中的隱含信息。材料中涉及了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涉及了對此問題的解決方法。與之相關的主體有:農民工、企業、法院、國家的行為等?梢苑謩e從這些角度去思考。
(1)從民工這個角度思考,民工通過法律途徑獲得了自己應得的勞務費,可見民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或民工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或民工的法律意識增強了)。
(2)從企業這個角度思考,拖欠民工勞務費現象的存在,正說明一些企業侵犯了勞動者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或侵犯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3)從法院這個角度看,各級人民法院受理了這些案件,并保證了民工利益,這說明了人民法院通過審判活動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或保護人民的利益;或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4)從我們國家的行為來看,國家以法律方式成功地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這說明我國積極實施依法治國戰略(或依法治國的措施進一步落實;或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進一步完善)。
二、抓住材料中的關鍵內容進行多層次的思考
例:(2005 鹽城)20051月6日零時2分,我國第13億名小公民誕生于北京婦產科醫院,這標志著我國13億人口日和世界60億人口日各推遲4到來。
這則材料說明了什么?(不少于三點)(6分)
這則材料中的關鍵內容有兩個,“第13億名小公民誕生”和“我國13億人口日和世界60億人口日各推遲4到來”。從第13億名小公民誕生我們可知:我國仍然面臨嚴峻的人口形勢,或人口問題仍然是影響我國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從“我國13億人口日和世界60億人口日各推遲4到來”我們可以得到:我國計劃生育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我國為解決世界人口問題作出了貢獻。
但這些都是從文字表面直接得到的結論,我們還可以進行深入思考。
從“第13億名小公民誕生”我們還可以得出一些面對嚴峻形勢應該怎么辦的結論。如我國必須堅持計劃生育國策;或我國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使人口增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或我國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等。
從“我國13億人口日和世界60億人口日各推遲4到來”上深入思考,我們還可以看出:我國人口增長速度有所趨緩等。
三、抓住材料的每一個關鍵詞進行多方位思考
例:20054月27日,備受關注的公務員法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正式頒布、并將于20061月1日起施行。這是全國人大制定的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國家賠償法》之后的又一部規范政府行為的法律。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處理國家和社會的各種事務。上述材料說明了初三教材中的哪些觀點?(至少寫三點)(6分)
上述材料的主要內容可以簡括為:全國人大制定一系列法律規范政府行為。我們可以從關鍵的詞語中挖掘隱含信息。抓住了其中的關鍵詞,也就等于找到了解題的鑰匙。
(1)從“政府行為”這個角度挖掘。材料中涉及的信息是,政府行為必須規范,政府機關及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辦事,這說明“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重要環節” 。
(2)從“法律”這個詞語去探究。有法律才能規范政府行為,這說明“建立科學完備的法律體系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前提條件”。這些法律使得規范政府行為做到有法可依,同時也說明“我國正在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
(3)從“全國人大”這個角度去思考,全國人大制定法律來規范政府行為,我們可以看出“全國人大是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從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全國人大和各級政府部門之間的關系,從而得出“國家行政機關是執行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并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受人民代表大會監督”等結論。
總之,考生在解答此類題目時必須細細品讀材料,抓住關鍵詞、抓住關鍵句、抓住陳述的不同主體進行多方位、多層次的思考,才能得出準確的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93486.html
相關閱讀:中考時事政治(3月30日)
初一政治學習技巧
學好初中政治的方法之列表對比法
初中政治學習方法之養成好習慣
提高答題技巧是提升初中政治課教學質量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