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江蘇省揚州市中考小小說閱讀《道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小說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道行 馬寶山 于先生是小鎮上的名人。 于先生一輩子走村串鄉唱皮影兒,小鎮人一也見不到他幾回。一旦于先生出現在小鎮里,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樹下就聚起一幫人,等 道行

馬寶山

于先生是小鎮上的名人。

于先生一輩子走村串鄉唱皮影兒,小鎮人一也見不到他幾回。一旦于先生出現在小鎮里,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樹下就聚起一幫人,等著太陽落山了看于先生的皮影兒。于先生是不收鄉親們一文戲錢的,權當是犒勞鄉里鄉親。

于先生的驢皮影人全部是自己設計,自己雕刻。無論是古代的人物,還是現代的人物,都做得有模有樣。那,上面派來一個鎮長,是個貪得無厭的潑皮,沒做兩鎮長就被小鎮人攆走了。潑皮走的當天,于先生就演了一場皮影兒,主角兒就是剛剛被攆走了的潑皮鎮長。他那走勢、坐樣、貪相、潑皮無賴的模樣惟妙惟肖,贏得鄉親們一陣陣喝彩:像,像,太像了,真是那潑皮無賴樣兒啊。

于先生的影人不僅由自己設計,自己雕刻,在幕布后面還自己操縱。更絕的是,生旦凈丑,戲里的所有人物的說唱全部由他一人完成,男角聲音渾厚敞亮,女角清婉柔美,丑角油腔滑調,讓人禁不住捧腹大笑。人物是這樣,就是那些動物個個也是活靈活現的,馬嘶鳴,雞啄食,狗啃棒,鳥扇羽,猴子翻白眼,魚擺尾噴水……都栩栩如生,似有神助一般。

就這樣一個能人,愣是一生不收徒。真是可惜了一身絕技。

給于先生挑擔走村串鄉的人姓皮,誰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叫他皮挑兒。皮挑兒跟著于先生,每天挑著于先生五顏六色的驢皮影人和鑼鼓家什走南闖北,一跟就是三十愣是啥也不懂,啥也沒學會。

人們也勸皮挑兒,跟著于先生學幾招,好歹能掙口飯吃不是。皮挑兒嘿嘿笑:“我笨呢,就靠兩個肩膀糊口吧。”

人們也勸于先生,好歹教皮挑兒兩手,您干不動了,讓他也有口飯吃不是。

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超拔絕妙的技藝不是教的,也不是學的,要看心靈中有沒有悟性。悟性高了,自有天成。”

說這話沒過一,于先生就故去了。

小鎮人嘆息:可惜了,一身絕技都讓于先生帶進棺材里去啦。

四村八鄉人惋惜:于先生走了,再也看不到那么好看的驢皮影兒嘍。

沒想到小鎮忽然又演開了驢皮影兒,那幕布上的影人兒嬉笑怒罵,耍戲打斗,樣樣生動逼真,惟妙惟肖。特別是人們看到幕布上女人梳洗打扮的表演:散發、梳頭、挽髻、簪花、涂脂抹粉、更換衣衫的一系列動作干凈利索,真不相信那是由幾根竹棍子操縱出來的。觀看的人無不嘖嘖贊嘆,拍手叫好。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演皮影的人竟然
是皮挑兒。他的演技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比于先生還要勝一籌。

有人問皮挑兒:“你有這般手段,為何早先不露一手啊?”

皮挑兒說:“那時候有于先生在,我是怕掙人家的名頭,奪人家的飯碗啊。”

“那你現在就不怕了?”

皮挑兒說:“現在于先生走了,他不需要那個名分,也不需要拿這手藝糊口,可我還是要活下去呀,大家也要看皮影兒度日子啊。”

人們無不稱道:皮挑兒這人德行好,道行又高。他是怎么學的皮影戲?又是怎樣練就的一手功夫?不僅外人不知道.就連于先生也毫無覺察。

大家再也不叫皮挑兒了,改稱皮先生。

(選自《中國小小說·度佳作》)
【注】道行(héng):僧道修煉的功夫。借指人的涵養、本領。
24.小說末尾“
大家再也不叫皮挑兒了,改稱皮先生
”一句包含了“大家”對皮挑兒的怎樣的情感態度?(請用兩個詞概括
,2分)
25.閱讀文本,回答下列問題。(4分)

(1)“
皮挑兒嘿嘿

”“
于先生也是嘿嘿
一笑
”,同樣是“
嘿嘿
”笑,傳達出來的內容有什么不同?(2分)
(2)“
這演皮影的人竟然
是皮挑兒。
”說說對句中加點詞語“竟然”的理解。(2分)
26.請根據小說內容,簡要概括
并分析
于先生這一人物形象。(6分)

27.這篇小說寫了兩位皮影藝人,作者所要表現的主要人物是誰?研讀全文,說說你的判斷理由。(6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35127.html

相關閱讀:《最后一壺水》閱讀答案
初中小小說閱讀《鞋》
閱讀《外婆中醫》附答案
范子平《上大學去》閱讀答案
希臘神話故事兩則《普羅米修斯》《阿喀琉斯之死》閱讀及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