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題。
(
甲
)
在此,我順便向大家說明一件令許多人感到好奇的事,那就是,一個人雖然生活在黑暗或沉寂中,可是他仍像常人一樣可以回憶、可以想象,過著屬于自己的快樂生活。當然,他要盡量以他可能的方式去接觸這個世界,不要自閉在這個世界之外。
以我為例,因為我有許多朋友,他們又都熱心地把他們耳聞目睹的經驗灌輸給我,因此,我同樣可以生活得多彩多姿。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些朋友們對我的幫助,他們給了我許許多多的勇氣與快樂。
無可諱言,身體上的不自由終究是一種缺憾,這點我也很了解。我不敢說從沒有怨天尤人或沮喪的時候,但我更明白這樣根本于事無補,因此我總是極力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腦子不要去鉆這種牛角尖。
我時常自勉的一個目標是
:
我在有生之日,要極力學會自立,在能力范圍之內盡量不去增添別人的麻煩。以宗教上的說法來表示就是:帶笑背負起自己的十字架。這并不是對命運投降,而是面對命運,進而設法克服它。
(
乙
)
直到現在,他才明白
:
當一個人輕力壯的時候,做到堅強是比較簡單而容易的事;如今,當生活像鐵環似的把你緊緊箍住的時候,仍然能夠堅韌不拔,那才是光榮的業績。
……
當他躺在手術臺上,手術刀割開他的頸子,切除一側的副甲狀腺時,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經三次觸及到他。然而他的生命力非常頑強。達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幾個小時以后,她看見丈夫的臉色像死人般蒼白,但仍然很有生氣,而且像往常一樣平靜溫存
:
“好姑娘,你別擔心,我可不會這么容易就進棺材的。我還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醫學權威的預言搗搗蛋也好嘛。他們對我病情的診斷完全
正確,但是寫個證明,說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勞動能力,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走著瞧吧!”
他堅定地選擇了一條道路,決心通過這條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設者的隊伍中去。
(
略有刪改
)
1
.根據文段內容填空。
(2
分)
甲段出自《
》,“身體上的不自由”是指
。
乙段出自《
》,他堅定地選擇的“一條道路”是指
。
2
.請結合原著,簡要談談甲、乙選段中兩位主人公
在遭遇和性格方面的共同特點。(4
分)
3
.
人無法無緣無故地堅強,凡堅強者必有異常強大的精神力量。那么,這兩部作品中,主人公的精神力量的源泉分別是什么?請結合自己的體悟說說你對精神源泉的理解。(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 2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盲聾啞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文學創作之路
(
每空
0.5
分,共
2
分
)
2
他們都遭遇了身體上的殘疾,其中海倫·凱勒是既失明又失聰,
(1
分
)
保爾是雙目失明,并且幾乎完全癱瘓。
(1
分
)
但他們都熱愛生活,敢于與命運抗爭,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2
分
)
3 4
海倫·凱勒的精神力量來源于周圍人對她的幫助、感召,來源于書籍的力量。保爾的精神力量來源于他對解放全人類這個偉大事業的信仰。
(2
分
)
我的理解:凡是能持續激發起我心中對學習、對生活、對整個世界的熱情的力量,都是我的精神源泉。例如:父母無私的愛,書籍中浩瀚無邊的精神滋養,身邊不斷涌現的微小但感人的人和事,這些都是我的精神源泉。
(2
分
) (
結合內容,言之成理即行,滿分
4
分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35128.html
相關閱讀:初中小小說閱讀《鞋》
范子平《上大學去》閱讀答案
閱讀《外婆中醫》附答案
《最后一壺水》閱讀答案
希臘神話故事兩則《普羅米修斯》《阿喀琉斯之死》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