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淑運
①中國與外國最大的不同就是圍墻。邁出國門,瀏覽包括某些發展中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城市,哪里都看不到像中國一樣的圍墻。在國外,一些城市所謂的“圍墻”更多的是生機盎然的“綠色圍墻”。所謂“綠色圍墻”,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磚、石或鋼筋水泥“砌墻”。
②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綠色圍墻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墻”。在巴西,綠色圍墻是用空心磚砌成的,磚上附有樹膠和肥料,再種上草籽,小草便從里面長出來,綠滿墻面。這種植物墻,不僅具有審美價值,而且可以減少噪聲和空氣污染。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人均綠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巴西利亞是1960
才建立起來的新首都,幾乎毫無歷史價值可言,1987
卻被聯合國定為“人類文化遺產”,這除了構思奇巧的三權廣場、布局新穎的城市風格外,還因為該城突出綠化,人與環境和諧共存,成了現代化新城的典范。
③澳大利亞1927
建都堪培拉時,明確規定公私建筑都不許構筑非植物墻。今日堪培拉除了總理府保留一道圍墻外,整座城市不見第二道圍墻。機關團體為了掩蔽辦公場所,便以參天的合歡樹、桉樹等筑起一道道綠色圍墻。各國使館都引進本國特有花木,精心編織綠色籬墻,讓路人感覺如在游覽各國植物園。
④走進新加坡,只見樹木蔥蘢、芳草如茵,根本找不到圍墻樣的建筑。這個
萬國民就生活在大大小小的花園中。新加坡法律規定,有花園的住宅不允許筑圍墻,讓花木供路人欣賞,可予減繳房地產稅;住宅樓須距馬路
米
%,建筑面積占35
%。為此,新加坡人只建綠籬不建圍墻,從1971
開始大種其樹,大鋪草坪,連天橋、候車棚、電線桿都攀上藤蔓,使城市環抱在綠色之中。
⑤非洲尼日利亞首都拉各斯因人口爆滿,1979
決定遷都到內陸的阿布賈,遷都伊始,政府就頒布取締圍墻令。今日的阿布賈磚石圍墻絕跡,綠樹成陰,視野開闊,到處是萬紫千紅的花草、樹墻、藤蘿墻。
⑥中國筑圍墻已有幾千歷史,中國圍墻更在于它安全、分界的功能。今天,面對開放的世界,我們只有沖破圍墻重地,以綠墻代替磚墻,才能與世界城市建設發展的主流趨勢相符合。
(
節選自《環球城市風行綠墻》有刪改)
1
.從全文看,“綠色圍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請用兩個詞概括回答。(2
分)
2
.文章第③段畫線處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在本段有什么作用?(3
分)
3
.文章第④段“新加坡人只建綠籬不建圍墻”一句中的“只”具有怎樣的說明效果?(3
分)
4
.你認為這給我們城市綠化建設最有借鑒意義的一點是什么?
請結合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實際,簡要談談自己的看法。(4
分)
答案:
1
.(2
分)
美化
環保(2
分)
。(
一點1
分,語意相近即可)
2
.(3
分)
舉例子(1
分)
。真實、具體地說明了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在城市建設中修筑綠色
圍墻的實施情況,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2
分)(
意思相近即可)
3
.(3
分)
“只”起限制范圍的作用(1
分)
,在句中強調了新加坡人對城市環境綠化已達成共識(2
分)
。(
語意相近即可)
4
.(4
分)
參考角度:(1)
城市綠化建設應該納入政府行為的范疇;(2)
只有讓普通大眾都具有了城市綠化的意識,才可能真正實現城市的綠化;(3)
只有從環保的角度思考城市建設,才能真正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4)
建筑城市綠墻是世界城市建設的主流趨勢。
參考示例(
略)(
觀點明確計2
分,聯系現實談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計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65403.html
相關閱讀:《氫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閱讀答案
《海洋與生命》閱讀練習及答案
《氣候變暖對中國的影響》閱讀答案
請到天涯海角來 閱讀答案
《關于“禁限燃放爆竹煙花”的主題閱讀(11分)》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