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漢字是當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從甲骨文算起,已有3500以土的歷
史了。古埃及的圣體字、巴比倫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古瑪雅文字等相繼成為歷史的陳跡,唯漢字獨存。中國人用數千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來的奇跡,在世界文字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它承載了中國五千燦爛文明,至今仍舊具有旺盛
②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著名學者安子介先生說,“中國由黑龍江到云南,漢字全通。”“中華文化連綿五千,是用漢字記載的。”“西方字母的形式,根據歷史說也是由象形而
③漢字可以引發想象和聯想。由于漢字以形表意,使用漢字時觀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聯想產生。并非僅僅由象形字直接演化過來的字如此,如“日”“月”等。會意字也是如此,如“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兩部分組成,就是“人”靠著“樹”歇息。我們從字形的拼組關系中便可想象出這字的意義。其實,有些形聲字的聲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聲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漢字引發想象和聯想的強大作用值得我們重視。
④漢字有利于發展大腦智力。從神經心理學和神經語言學的研究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腦左半球的“單腦文字”,而漢字是大腦左、右兩半球并用的“復腦文字”;拼音文字認知中“語音編碼”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漢字認知中則是利用“多重編碼”方式,語音、字形和語義編碼兼用。學習漢字可以開發大腦左、右半球的潛力,有利于發展大腦智力。因此,從音、形、義三者結合上去學習漢字是科學的方法。
⑤與中華文明共存共榮的古老漢字,具有獨特的形式
15.根據第①段文字,就內容方面提出一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2分)
【命題立意】
本題是對根據內容提問能力的考查。
【答題思路】
解答這題,必須注意兩點:一、所提問題必須以第①段文字內容為載體,不能甩開原文隨意提問;二、所提問題必須有思考價值,即能引起讀者的思考興趣,有一定的獨特性,如“為什么漢字堪稱中國‘第五大
【標準答案】
示例一:世界上古文字相繼成為歷史陳跡,為什么唯獨漢字獨存?示例二:“漢字已有3500以上的歷史”與“它承載了中國五千文明”是否矛盾?
16.選文第②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話意在說明什么?(3分)
【命題立意】
本題是對說明方法作用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題思路】
解答這題,要了解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如
舉
例
說
明可以通
過
有代表性的例子,
清
楚、
真實
、有力地
說
明事物或事理;列數字
能起到更準確、更具體地
說
明事物或事理的作
用;作比
較
的
說
明方法可以化深
奧為淺顯
,
變復雜為簡
明,可以更
清
晰、更
鮮
明地
說
明事物,增強
說
明效果
。等等。
【標準答案】
說明漢字具有超越方言和古今語言差別的功能,對漢民族的形成和中國的統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意思對即可)
17.根據選文第④段,你認為西方學者針對拼音文字提出的“開發右腦”的主張,是否適合使用漢字的中國人?請說明理由。(3分)
【命題立意】
本題是對說明內容理解能力的考查。
【答題思路】
解答這題,要認真讀原文,明確作者所說明的主要內容,從原文內容來看,作者重點說明了“拼音文字”和“漢字”對生理機能的不同反應,由此可得出答案。
【標準答案】
不適合;西方學者的主張是針對“單腦文字”提出來的,而漢字是“復腦文字”,已經具有開發大腦左、右半球的作用,所以不適合使用漢字的中國人。
18.依照下面示例,從“塵、
吠
、誹”中任選一個,說出這個字引發了你怎樣的想象和聯想。(3分)
示例:“悟”左面是“心”,右面是“吾”,合在一起就是“我經過思考而有所領會”。
【命題立意】
本題是對測字解說能力的考查。
【答題思路】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解答這題,先要將漢字拆開,然后指出其形旁和聲旁,最后聯合起來進行解說。解說時,不能脫離漢字的字義,要言之成理。
【標準答案】
示例:“塵”上面是“小”,下面是“土”,合在一起就是“細小的土”。“吠”左面是“口”,右面是 “犬”,合在一起就是“狗叫”。“誹”左面是 “言”,右面是“非”,合在一起就是“言非其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66198.html
相關閱讀:《海洋與生命》閱讀練習及答案
請到天涯海角來 閱讀答案
《氣候變暖對中國的影響》閱讀答案
《氫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閱讀答案
《關于“禁限燃放爆竹煙花”的主題閱讀(11分)》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