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點強
、1969
,甘肅武威出土了一件威武的銅奔馬,此馬三足凌空,氣勢奪人,郭沫若將它定名為“馬踏飛燕”。據考證,“馬踏飛燕”是東漢時期的極品青銅器物,距今約1800
。這件銅奔馬的原型,便是從西域傳入我國的汗血寶馬。
、谖覈糯,曾將汗血寶馬稱為天馬、大宛馬(
大宛是古西域國名,在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
。據《史記》記載,大宛馬“其先天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鮮血一樣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寶馬”。
、畚鳚h張騫出使西域后,漢使開始頻繁來往于西域諸國,他們在貳師城見到了強健的大宛馬,于是奏知漢武帝。嗜好寶馬的漢武帝聞訊后大喜,特意鑄了一匹金馬,命使者送到大宛國,想用金馬換一匹汗血寶馬,結果被大宛國王拒絕,漢使也在歸途中被殺。漢武帝大怒,派大將李廣利率大軍遠征大宛國。大宛國人難以抵擋,于是殺了國王,與漢軍議和,并同意向漢朝提供良馬。漢軍挑選了3000
匹良馬運回中原,但這些馬經過長途跋涉后損失慘重,到達玉門關時僅余1000
多匹。得到汗血寶馬的漢武帝十分高興,將“天馬”的美名賜予汗血寶馬。漢武帝還讓汗血寶馬等西域良馬與蒙古馬雜交,培育出山丹軍馬。從此,中原的馬種得到改良,漢代的生產力和軍隊的裝備也因此大幅增強。
④唐朝時,中原與西域諸國的關系更加密切,唐玄宗曾將義和公主嫁給了寧遠(大宛)國王,寧遠國王則向玄宗獻了兩匹“胡種馬”(
即“汗血寶馬”)
,玄宗為兩馬取名為“玉花驄(驄,讀c
ōng
,一種毛色青白相間的馬。)”和“照夜白”,它們還被畫進了唐代名畫《照夜白圖》。
、菰诠糯,馬是戰爭的利器。汗血寶馬體形好、聽話、快速、適于長途行軍,在游牧民族的征戰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在成吉思汗時代,汗血寶馬成為蒙古大軍發動“閃電戰”,橫掃歐亞大陸的重要工具。
、拊谥袊糯奈幕瘋鹘y里,汗血寶馬代表著勇氣和力量,蘊涵著人們的理想和幻想,被人們稱之為“龍之友”和“龍之媒”。曾有不少文人墨客賦詩填詞,撰寫傳奇故事來描寫“汗血寶馬”。唐代李白有《天馬歌》:“天馬出來月氏窟,背為虎紋龍翼骨,嘶青云,振綠發,蘭筋權奇走滅沒。”宋代司馬光也有《天馬歌》:“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龍種骨更奇,網絲舊畫昔嘗見,不意人間今見之。”
、吆寡獙汃R從漢朝進入我國一直到元朝,繁衍生息上千,但近代以來,史料中已很難見到汗血寶馬的名字,汗血寶馬在我國幾近絕跡。
、喟凑f,引進的汗血寶馬有雌有雄,是可以進行繁殖的。但由于我國地方馬種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引入馬種后,都走了“引種—雜交—改良—回交—消失”的道路。同時,由于戰馬多被閹割,也使一些汗血寶馬失去繁殖能力。種種原因使汗血寶馬在國內蹤跡難尋,目前只有土庫曼斯坦和俄羅斯境內,還生存有數千匹汗血寶馬。
1
.文章開頭從銅奔馬寫起,有什么作用?
答:
2
.⑦⑧兩段內容說明了什么內容?是按照怎樣的思路說明的?
答:
3
.參考下面有關汗血寶馬的材料,談談你對文章第⑦段中“但近代以來,史料中已很難見到汗血寶馬的名字,汗血寶馬在我國幾近絕跡”一句話的理解。
[鏈接材料]
中央電視臺2007
9
月26
日報道,據中國馬業協會統計,目前世界上汗血馬約有3000
匹,其中2000
多匹都在土庫曼斯坦,現在中國共有5
匹汗血馬,其中兩匹是土庫曼斯坦前總統尼亞佐夫分別贈予胡錦濤和江 澤 民的國禮。
答:
參考
答案:
1.
引出本文要說明的事物—“汗血寶馬”!
2.
汗血寶馬在我國已幾近絕跡。先指出汗血寶馬在我國已幾近絕跡,接著說明汗血寶馬幾近絕跡的原因,最后交代世界上只有土庫曼斯坦和俄羅斯境內還生存有汗血寶馬。
3.
近代以來,作為自然存在的汗血寶馬種群在我國已經絕跡了,但還有極少量人工飼養的汗血寶馬在我國生存。只要能理解“幾近絕跡”是并未絕跡的意思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67822.html
相關閱讀:《氫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閱讀答案
《氣候變暖對中國的影響》閱讀答案
請到天涯海角來 閱讀答案
《關于“禁限燃放爆竹煙花”的主題閱讀(11分)》閱讀答案
《海洋與生命》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