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九年級下冊化學寒假作業化學實驗專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盡快地掌握科學知識,迅速提高學習能力,接下來化學網為大家提供的九年級下冊化學寒假作業。

1、常用化學儀器的名稱、圖形和用途

儀器圖形和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時注意事項

1.試管

1.用于少量物質間反應容器

2.收集少量氣體 (1)加熱時要使用試管夾。

(2)加熱液體,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 使試管與桌面成 角。

(3)加熱固體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4)加熱時受熱要均勻

(5)試管口不要對著自己或旁人

2.試管夾 用于夾持試管 (1)從試管底部口部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或離管口 處)

(2)手拿長柄,不要按在短柄上

3.燒杯

(1)溶解較多量的物質

(2)加熱液體

(3)較大量物質的反應容器 (1)加熱時墊石棉網

(2)溶解固體時要用玻璃棒輕輕攪拌

4.玻璃棒

攪拌、過濾或轉移液體時的引流。 (1)攪拌時,手持玻璃棒上端,轉動手腕,使玻璃棒在液體中旋轉。

(2)攪拌時不要用力過猛,防液體濺出,不要用玻璃棒碰撞器壁,以免損害容器。

(3)過濾或轉移液體,沿玻璃棒流下。

5.量筒

量取一定量體積的液體 (1)沿量筒內壁緩緩注入液體。

(2)觀察時,量筒放平穩,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點保持水平,再讀出液體的體積。

(3)不能用做反應器、不能加熱。

6.膠頭滴管

吸取和滴加少量試劑 (1)滴管不能平放,更不能倒置。

(2)滴管不能觸及反應容器壁。

(3)嚴禁未經洗滌的滴管再吸取其它試劑。

(4)使用時注意滴管垂直懸空

7.酒精燈

用于加熱物質 (1)酒精不超過酒精燈容積的 ,不少于 。

(2)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

(3)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

(4)應用外焰加熱

(5)熄滅時,應用燈帽反復蓋二次。

8.鐵架臺(帶鐵夾、鐵圈)

(1)用于固定,支持各種儀器

(2)常用于加熱、過濾等實驗操作。

9.蒸發皿

用于溶液的蒸發、濃縮和結晶 (1)蒸發皿里溶液不能超過蒸發皿容積的 。

(2)液體量多時可直接加熱,量少時可墊石棉網加熱。

(3)邊加熱邊攪拌,蒸發皿里液體較少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使剩余液體揮發。

10.集氣瓶

(1)進行氣體和其它物質間的反應。

(2)用于收集或貯存氣體

(3)裝置洗氣瓶 (1)用于物質和氣體的放熱反應時,集氣瓶底要放入少量水或細沙,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2)不能用來加熱。

11.托盤天平

稱量物質的質量(準確到0.1克) (1)使用前先調O點

(2)稱量時不能在托盤上直接放置藥品,左右二盤應墊上一張質量相同的紙。

(3)易潮濕的藥品放玻璃器皿中稱量。

(4)注意“左物右碼”砝碼用鑷子從大到小順序夾取。 [來源:學,科,網]

除上面介紹的十一種儀器,比較常見的還有以下5種。

水槽、藥匙、漏斗石棉網、坩堝鉗。

2.基本操作

3.常見氣體的制取和檢驗

要初步理解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方法的確定原則:

氣體的發生裝置是根據反應原理、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發生的條件來確定的。

氧氣是利用加熱固態物質來制取的,而氫氣和二氧化碳是利用塊狀固體物質跟液態物質反應且不需要加熱來制取的,故實驗室制氧氣的裝置不同于氫氣和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而氫氣和二氧化碳的氣體發生裝置卻是相同的。

氣體的收集方法是由氣體的物理性質決定的,難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氣體可用排水取氣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1)現將氧氣、氫氣和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比較如下:

氣體

項目 氧氣( ) 氫氣( ) 二氧化碳( )

選用的藥品名稱 氯酸鉀( )白色晶體;二氧化錳( )黑色粉末;或高錳酸鉀( )紫黑色。 鋅粒、稀硫酸 石灰石或大理石鹽酸

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置換反應)

(分解反應)

(復分解反應)

氧氣( ) 氫氣( ) 二氧化碳( )

根據反

應物狀

態及反

應條件

確定氣

體的發

生裝置

根據

氣體

的物

理性

質確

定氣

體的

收集

方法 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取法收集

密度比空氣的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難溶于水,故可用排水取氣法收集

的密度比空氣的小,故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能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取氣法收集

的密度比空氣的大故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驗滿

方法 用排氣取氣法收集氧氣時,需要驗滿。方法:將帶火星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若木條重新燃,證明已收集滿

氫氣可燃,不能驗滿 用燃著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部,若火焰熄滅,證明 已收集滿。

1.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2.導出氣體的玻璃管要略出橡膠塞

3.鐵夾要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1.首先檢查裝置氣密性。

2.用外焰均勻加熱后固定在藥品處加熱。

3.排水取氣時,待氣泡連續冒出時再收集。

4.排水收集完畢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

5.排氣取氣時,導氣管要插入集氣底部。1.長頸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

2.導出氣體的玻璃管要略出橡膠塞

3.鐵夾要夾在試管的中上部(或離口 處)

1.首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排氣取氣時,導氣管要插入集氣瓶底部。

(2)常見氣體的檢驗方法

氣體 檢驗方法 現象 化學方程式或結論

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 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集氣瓶中氣體為氧氣

點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燒杯 火焰呈淡藍色,燒杯內壁有水霧

①向集氣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②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①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②木條火焰熄滅

【例題分析】

[例1]請指出下列基本操作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思路分析:正確的基本操作是保證實驗安全、成功進行的首要條件,因此,必須明確每項基本操作的要領及注意事項。

圖(1)中膠頭滴管伸入試管內滴加試劑是錯誤的;正確的操作是垂直懸空于試管口上方滴加。圖(2)中試劑瓶蓋沒有倒立在桌面上是錯誤的,這樣既可能造成試劑的被污染也同時會造成桌面的污染或腐蝕,正確的操作是應將瓶塞倒立在桌面上。圖(3)中傾倒液體試劑時,試劑瓶的標簽沒有對著手心,殘留的藥液流下會腐蝕標簽,正確的操作是傾倒液體藥品時,要標簽朝上正對著手心。圖(4)中取塊狀固體或密度較大的金屬放入試管時,從試管上方垂直裝入是錯誤的,容易打破試管底部,正確的操作是將試管橫放,將塊狀或密度較大的金屬顆粒用鑷子放入試管口部,將試管慢慢豎起,使固體顆粒沿試管壁緩慢滑到試管底部。圖(5)中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時,仰視是錯誤的。正確的操作是使視線與量筒內液體凹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才能正確地讀出其體積數。圖(6)中給液體加熱的基本操作中有多處錯誤,為了防止遺漏,應該有順序地從下往上觀察:錯①是酒精燈內的酒精盛放過多,不安全,正確的做法是酒精燈內的酒精不得超過燈體容積的 。錯②是用焰心加熱了,溫度低,且溫差大易造成試管破裂。正確是方法是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錯③是試管里盛放的液體過多,正確是操作是給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得超過試管容積的 。錯④是試管垂直向止了,正確的操作是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試管應與桌面成 角,試管口不要對著他人或自己,只有這樣才便于加熱和加熱過程中試管的移動。錯⑤是試管夾離試管口太近了,應夾在離試管口 處即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例2]現有A、B、C、D、E五種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制取并收集氧氣,應選擇的裝置是______和_______,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了的正確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做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并檢驗生成的氣體產物時,應當選擇的裝置是______和_____,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各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3)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應選擇的裝置是_____和_______,檢驗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滿了的正確操作是_____ ______ _____.

(4)實驗室制取氫氣并用氫氣還原氧化銅時應選用的裝置是____和_____,該實驗中涉入的反應方程式為____ _____、______ ______;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由于實驗室制取氧氣時是給固體混合物加熱產生氣體,故選用裝置B為氧氣發生裝置。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也是給固體混合物加熱產生氣體,故先用的裝置應當跟氧氣的發生裝置相同,為了驗證木炭還原氧化銅產生的氣體的二氧化碳,故應將B裝置與E裝置連結。

由于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氣的大,故均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但由于二者的化學性質不同,故驗滿方法不同,氧氣化學性質較活潑,能支持燃燒,故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部,若木條重新燃燒了,則證明氧氣已收集滿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一般情況下也不支持燃燒,故驗滿時用燃著的木條接近集氣瓶的口部,若火焰熄滅,則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了。

由于氫氣和二氧化碳均用塊狀的固體跟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產生氣體,故均可選用裝置C做氣體的發生裝置。

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應選擇裝置A。由于反應中有水生成,故試管口一定要稍向下傾斜,以防生成的水倒流造成試管炸裂,氫氣導管要伸入試管底部、氧化銅的上方,使氫氣與氧化銅充分接觸,實驗開始時,要先通氫氣,過一會兒再加熱,目的是讓氫氣將試管內的空氣排凈后再加熱,防止因氫氣不純遇熱而爆炸,實驗完畢,要先停止加熱,待試管冷卻后再停止通氫氣,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銅再被氧化。

解答:(1)選擇B和D;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若木條重新燃燒,證明已滿。

(2)選擇B和E;黑色粉末漸有亮紅色固體生成產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3)選擇C和D;用燃著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若火焰熄滅,證明已滿。

(4)選擇C和A; 、 ;實驗開始先通氫氣后加熱,以防氫氣不純遇熱爆炸,實驗完畢先停止加熱,待試管冷卻后停止通氫氣,防止生成的銅再被氧化。

化學網為大家推薦的九年級下冊化學寒假作業,還滿意嗎?相信大家都會仔細閱讀,加油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764773.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初中化學?電木的來歷
初中課外化學實驗 檢驗含碘食鹽成分中的碘
關于樂果的初中化學知識百科
德國化學家?瓦拉赫
瑞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