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新初中九年級化學上冊寒假作業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初中的相關內容就為大家介紹到這兒了,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關于舌尖上的化學,下列說法不科學的是( )

A.為了身體健康,必須均衡膳食

B.為預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適量海帶

C.為延長食品保質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劑

D.為使發面食品松軟可口,制作時可添加適量碳酸氫鈉

2.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

A.鐵鍋 B.瓷碗 C.塑料盆 D.玻璃杯

3.二氧化錫(SnO2)可用作液晶原件電極,其中氧元素為-2價,則錫元素的化合價為( )

A.+1 B.+2 C.+3 D.+4

4.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部分操作如圖1 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

5.下列化學式表示的物質是某化學肥料的主要成分,其中屬于復合肥料的是( )

A.KNO3 B.K2CO3 C.CO(NH2)2 D.Ca(H2PO4)2

6.下列保護自然資源的措施錯誤的是( )

A. 為防治空氣污染,應加強工業廢氣處理 B. 為節約用水,用工業廢水直接澆灌農田

C. 為節約化石燃料,應開發和使用新能源 D. 為防止鐵制品生銹,常在其表面覆蓋保護層

7.用分子觀點解釋干冰升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分子不停地運動 B. 分子間間隔變大

C. 分子體積急劇增大 D. 分子本身不發生變化

8.下列事實和解釋相符的是( )

A.銅絲做導線銅有良好的導電性 B.鹽酸清除鐵銹鹽酸能與鐵反應

C.汽油清洗油污汽油起乳化作用 D.活性炭凈水活性炭能與水中雜質反應

9.某物質的分子模型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物質屬于有機物

B.該物質的化學式為CH4

C.該物質的1個分子中含5個原子

D.該物質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4

10.實驗室用蔗糖配制50.0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的蔗糖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用托盤天平稱娶5.0g蔗糖

B.用量程為10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C.溶解蔗糖時,使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D.將配制好的溶液裝入細口瓶中,塞好瓶塞并貼上標簽

11. 鑒別下列物質所用的方法或試劑,錯誤的是( )

A.硬水和軟水觀察顏色 B.純鋁和硬鋁比較硬度

C.碳酸鈉和氯化鈉稀鹽酸 D.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點燃聞氣味

12. 將鐵絲、銅絲分別伸入盛有同種試劑的兩支試管中,下列試劑能迅速比較出鐵、銅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是( )

A.蒸餾水 B.稀硫酸 C.硫酸鈉溶液 D.氫氧化鈉溶液

第II卷 非選擇題(共64分)

13.(15分)多角度認識物質,能幫助我們更全面了解物質世界。以氧氣和二氧化碳為例,回答下列問題:

(1)認識物質的組成和構成

①從宏觀上看,氧氣和二氧化碳都由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組成。

②從微觀上看,氧氣和二氧化碳都由 構成。

(2)認識物質的性質

①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納米鐵粉在氧氣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鐵,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將蘸有酒精的棉芯點燃后放入燒杯中,向杯中緩緩傾倒二氧化碳,

觀察到燒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滅(如圖3),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

性質有 ,由此可推知的滅火原理

是 。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復燃燒,操作方法

是 。

(3)認識物質的制法

①某同學用軟塑料瓶自制氣體發生裝置,通過捏放瓶身可隨時控制反應

發生和停止(如圖4)。若利用該裝置制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若利用該裝置制二氧

化碳,無紡布包內藥品為 (寫名稱)。

②工業上常用液化空氣制氧氣,該過程發生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4)辯證地認識物質

①量變引起質變。例如:碳在充足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氣中燃燒生成

(寫化學式)。

②功過相對論。從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的事實分析,過:使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

上升等;功: (舉一例)。

14.(9分)化學變化中,同種元素可在不同物質中旅行。(注:表示某種物質通過一步反應可

轉化為另一種物質)回答下列問題:

(1)按甲、乙物質所含元素種類遞增的規律,完成圖5所示的旅行。

①若圖5為碳元素的旅行路線,其中甲為二氧化碳,乙為碳酸鈣,寫出路線II反應的化學

方程式: (寫一個),該反應屬于 (填

基本反應類型)。

②若圖5為氫元素的旅行路線,寫出其中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從單質、堿、鹽中分別選擇一種物質,完成圖6所示的旅行。寫出一組甲、乙、丙物質的

化學式。

甲 ,乙 ,丙 。

15.(16分)(1)根據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將圖7方框內①~⑤項內容補充完整:

(2)硝酸鉀與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8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① t1℃時,兩物質中溶解度較大的是 。

② t2℃時,兩物質的等質量飽和溶液降溫至t1℃,析出固體

質量較大的是 的溶液。

③ t2℃時,將100g水加入盛有50g氯化鉀的燒杯中,充分

溶解后,得到氯化鉀的 (填飽和或

不飽和)溶液。保持溫度不變,往該燒杯中再加入10g

水,充分攪拌后,氯化鉀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④ 欲配制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溶液,應滿足的溫度范圍是 。

(3)某同學進行圖9所示實驗,證明酸堿發生反應的現象為:試管中溶液

由 色變為無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實驗后測得試管中溶液的pH=2,該溶液中溶質有 (寫

名稱)。

16.(14分)某興趣小組用圖10所示流程制取氧氣(反應原理:

),并回收提純氯化鉀和二氧化錳。

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理論上可制得氧氣的質量是多少?(計算結果精確到0.1g)

解:

(2)在回收提純的過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 (填標號)。

A.提高實驗效率 B.保證固體I全部溶解 C.節約能源

(3)①寫出圖II中儀器a、b的名稱:

A ,b 。

②步驟II中的操作m應選擇圖11中

(填甲或乙)裝置,該操作中玻璃棒的

作用是 。

③步驟III中用酸化的硝酸銀(AgNO3)溶液檢驗

洗出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鉀,該檢驗方法的原理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實驗結束后,稱得回收的氯化鉀的質量比理論值小,可能的原因有 (寫一點)。

17.(10分)為探究氣體X的組成,某興趣小組進行圖12所示實驗(固定裝置未畫出)。

【資料在線】

(1)加熱條件下,氣體X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水和氮氣。

(2)堿石灰為固體氫氧化鈉和氯化鈣的混合物,不與氣體X反應。無水氯化鈣可吸收氣體X。

(3)本實驗條件下,氮氣密度為1.15gL-1,裝置內空氣中的水與二氧化碳對相關數據測定的影響

可忽略不計。

【實驗步驟】

(1)連接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2)取一定量氧化銅,準確稱得其質量為2.40g。

(3)按圖12所示裝入藥品,測量并記錄相關數據I(見表1)。

(4)連接A、B、C裝置,將氣體X緩緩通入一段時間后,連接上D裝置,讀數后開始加熱。當A裝置中氧化銅反應完全,停止加熱,繼續通入氣體X至玻璃管冷卻,再次測量并記錄相關數據II(見表1)。

【實驗裝置】

【相關數據】

【回答問題】

(1)B裝置中氯化鈣吸水的原理為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實驗過程中,當觀察到 ,說明氧化銅已反應完全,停止加熱,

繼續通入氣體X至玻璃管冷卻的目的是 。

(3)分析實驗測量的數據,生成水的質量為 g,氧化銅中氧元素的質量為 g。

由此推知,氣體X中一定 (填有或沒有)氧元素。

(4)通過計算推導出氣體X的化學式。

二O一四年福州市初中畢業會考、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

化學試卷參考答案

第Ⅰ卷 選擇題(包含12題。每題3分,共36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

答案CCDCABCADBAB

第II卷 非選擇題(包含5題。共64分)

13.(15分)

⑴①元素 ②分子 ⑵ ① 3Fe + 2O2 點燃 Fe3O4 ②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使燃燒物隔絕空氣(或氧氣) 將棉芯從燒杯中取出(合理均可)

(3)① 2H2O2=(MnO2)2H2O+O2(合理均可) 大理石(合理均可) ② 物理變化

(4)① CO(或CO和CO2) ② 使地球氣溫保持在適宜生物生存的溫度范圍(合理均可)

14. (9分)

(1)①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復分解反應(合理均可)

② 2H2 + O2 點燃 2H2O (合理均可)

(2)Cu Cu (NO3)2 Cu(OH)2 (合理均可)

15. (16分)

(1)① 22.99 ② 11 ③ 1 ④ 失 ⑤ Na+

(2)① 氯化鉀 ② 硝酸鉀 ③ 飽和 不變 ④ 溫度不低于t1℃

(3)紅 HCl + NaOH ==== NaCl +H2O 氯化鈉、氯化氫和酚酞

(2)A C

(3) ① 鐵架臺 酒精燈 ② 甲 引流 ③ KCl + AgNO3 = AgCl + KNO3

④ 蒸發過程中,氯化鉀固體飛濺(合理均可)

同學們,化學網為您整理了,希望幫助您提供多想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820435.html

相關閱讀:初中課外化學實驗 檢驗含碘食鹽成分中的碘
德國化學家?瓦拉赫
瑞典
初中化學?電木的來歷
關于樂果的初中化學知識百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