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習作要求:
1、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
2、合理安排說明順序,恰當使用說明方法。
3、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有條理地說明事物。
二、老師指導:
[我要寫]
說明文是一種對事物作客觀說明的一種文體。同學們對說明文的寫作最感頭痛,往往舉步維艱,其實,說明文的寫作并非像同學們所害怕的那樣,只要理順了頭緒,把閱讀說明文和寫作說明文結合起來,以閱讀課文為寫作借鑒的范例,多觀察、多分析、多練習,就能逐步學會選用恰當的說明方法,正確而有條理地說明事物的特征。
[寫什么]
寫說明文必須對被說明事物有完整的認識。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認真觀察,深入了解。我們同學觀察事物的通病是走馬觀花。為此,可先列提綱,同學們帶著問題逐步觀察,隨手作筆記和圖示。同時,觀察時要理清主次,主要掌握概括性觀察和特寫性觀察。
[怎樣寫]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這是這一事物區別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質、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紹清楚這一事物,必須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準確性可言。其次從不同的角度來考察同一事物,就會發現,它的特征不止一個。正因為如此,要求我們在說明事物時要根據不同的寫作目的、讀者對象,選好角度,確定重點,有詳有略地進行說明。再次要合理安排說明順序,也就是根據事物的特點所采取的一種便于說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說明順序。
三.同學佳作:
[佳作1]
南浦大橋旁注
在上海的黃浦江上,聳立起一座全長8346米的嶄新的橋梁——南浦大橋。這是一座集眾多全國之‘最’于一身的橋梁。
“南浦大橋是一座雙塔雙索面斜拉橋,主橋長846米,以一跨423米過江,跨度之大為全國之最。
“主橋橋面用鋼材與混凝土兩種建筑材料疊合而成。橋面下一層用大型‘工字鋼’制成框架,上一層是鋼筋混 凝土橋面板,鋼框架與橋面板用電焊焊接,結合處再澆上混凝土,使兩者聯成一體。這種疊合組成的橋面和鋼框架共同受力的新型結構,叫疊合梁結構。這在我國還是第一次采用,開了我國建橋史上的先河。
“主橋橋面的鋼框架共有438根鋼梁,其中一根重80噸,為全國之最;制作鋼梁用的鋼板,最厚的達80毫米,其厚度在鋼結構中又是一個全國之最。拼裝鋼框架用的10多萬套高強度螺栓的直徑達30毫米,螺栓之大,是我國建橋史上前所未有的。
“大橋主橋橋面是用180根鋼索‘吊’在橋塔上的。其中最粗的一根鋼索是用265根直徑7毫米的高強度鋼絲絞合而成,直徑146毫米,重21噸,均為全國第一。它長達223米,豎起來相當于三幢國際飯店的高度。180根鋼索都是用千斤頂拉后固定在主塔上的,每個千斤頂的拉力達600噸,也是全國之最。
“南浦大橋的通航凈空高度為46米,在我國橋梁中首屈一指。 “由于橋高,建橋時的作業面就更高,負責主橋橋面施工的上海市基礎工程公司的干部、工人要在50米以上的高空作業,安裝斜拉索則要上到110米以上才能操作。這些恐怕也算是‘全國之最’了。
“南浦大橋凝聚著廣大科技工作者和施工人員的心血。它的建設對于加強浦江兩岸的聯系,實現黨中央開發浦東的決策,有著重要的意義。”( 摘自網絡 作者不詳 文章有改動)本文主要采用了數字說明法,大量的數字說明,準確、科學。
本文的語言平實簡潔。
選材緊緊圍繞“全國之最”。
評析:本文就是緊緊抓住事物的特征來說明的。古今中外寫橋的說明文章很多,要介紹某座橋,必須抓住這座橋的特征。這篇說明南浦大橋的文章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緊緊扣住“全國之最”來展示橋的多方面的特征。橋的跨度、疊合梁結構、一根鋼梁的重量、最厚的鋼板的厚度、高強度的大螺栓、一根最粗的鋼索、每個千斤頂的拉力、通航凈空高度等是南浦大橋橋本身獨有的特征,高空作業的高度是建這座橋獨有的特征,二者結合,充分說明了南浦大橋的“全國之最”。如果不抓住這些特征具體說明,即使多說幾個“全國之最”,也不能把它說明白。
[ 佳作2]
頤和園中的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座落在頤和園的昆明湖上,它與萬壽山、費香閣遙遙相望。遠遠地望去就好象一條長虹飄落在昆明湖上。漫步在湖堤柳樹下,看它又好象古代少女那輕舞的水袖。
昆明湖的湖心有一座小島,叫南湖島,又稱蓬萊島。十七孔橋就把南湖島和東岸連接起來。十七孔橋全長150米,橋面下寬14.6米,橋面上寬6.56米,全橋高7米。整座橋給人以一種雄偉高大之感。這座橋共有17個橋洞,所以叫十七孔橋。在這17個橋孔中,第9孔最大,由中間向兩端逐漸小下來,對稱排列。橋洞與水中的倒曩成紡錘形,十分美麗。由于橋孔大小不一,所以橋面有一定的坡度,好似一張弓!
十七孔橋是仿照著名的蘆溝橋建造的。橋的兩邊有白石欄桿,共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刻著精美的姿態各異的石獅,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鬧,有的你追我趕,有的凝神觀景,個個惟妙惟肖。據說這橋上共有五百 四十多個石獅。在橋頭各有兩只大水獸,很象麒麟,威武得很。
十七孔橋既是觀景橋,又是交通橋,很有價值。它那古仆、優美的造型在頤和園眾多的景致中享有盛名。
評析: 作者是按照游覽的順序來寫的,由遠及近。作者抓住了十七孔橋的外形特征來進行說明。同時采用了數字說明方法,準確的介紹了橋的外形,在介紹欄桿上的石獅時還采用了摹狀貌的方法,非常的生動形象 。本文的作者能夠抓住事物的特征來說明,行文上也比較流暢。
[佳作3]
頤和園里的玉帶橋
在風景秀麗的頤和園西堤上,有六座造型優美的石橋,象六條橫跨水面的紐帶,將整個西堤連為一體。這就是界湖、 風、玉帶、鏡橋、練橋和柳橋。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玉帶橋!
玉帶橋是自北向南數的第三座橋。它建于清朝,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既是連接南北湖面、東西交通的要道,又是一座供人欣賞的藝術建筑。
玉帶橋是一座高拱石橋,橋身高高隆起,橋高10米。正面望去,好象一駕通天石梯。玉帶橋只有一個很大的橋洞,是規則的半圓形。遠遠望去,與水面的倒影,形成一個整圓,很象水面上托起的一輪明月,又似一條錦帶,被微風吹起,飄浮在水面上,故得名“玉帶橋”。
玉帶橋全長2777米,橋頭寬1375米。橋頂寬2米,由15塊漢白玉拼成。橋欄也是由漢白玉雕成,其他部分是青石砌成。橋欄上共有六十個望柱,每個望柱上都在精細的圖案。五層祥云,云間有一對仙鶴翩翩起舞,一只引頸長鳴,一只回首顧盼。形象逼真、傳神,真可謂巧奪天工。左右相對的望柱圖案相同,每隔四個望柱便重復相同的圖案。這種傳統的對稱式的格局,使玉帶橋顯得更加莊重、古樸!
據說乾隆皇帝每天去西山必從此橋下經過,不僅因為這座橋交通方便,還因為它造型玲瓏秀美,F在,橋頭還留有乾隆皇帝的御題:
“東面是:螺黛?痕平鋪明月鏡,虹光百尺橫映水晶簾。
西面是: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島宮闕水邊多”
這就可見玉帶橋的妙處了。
現在,玉帶橋不再是僅供皇家游樂的園林建筑了,它早已同頤和園一起回到人們的手中,放射出它更加照人的光彩!
評析:文章條理清楚,主次分明。介紹玉帶橋,先寫了橋的位置,然后寫橋的形狀、名字的由來、總體結構,由遠及近,有詳有略。為了體現玉帶橋的妙處,還引用了乾隆的御題,文章還多處運用比喻,生動形象,作者給我們介紹的玉帶橋不但實用而且美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習作嘗試
橋,不是沒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體現著人類的智慧,并給人以美感,人們情不自禁地用詩文來贊頌它,關于它的故事傳說也十分豐富。古今中外的橋,姿態萬千,各具風采。你的腳下經常走過橋,也許你走過的橋是一座最古老的橋或者是最大的橋……,請你仔細觀察它們,并了解、搜集有關它們的修建情況的資料,拿起你的妙筆,介紹一座你熟悉的橋,你一定能行。期待著你的佳作!
以“我心中的橋”為題寫一篇說明文。
要求:①可以寫現實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的橋,也可以設想未來的橋。
②抓住特征,多方面進行說明并安排好說明的順序,語言要準確、簡明、周密、生動。
③不少于500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zzw/21431.html
相關閱讀:中學生指導
安徽省2019年中考作文預測:命題作文
中學生描寫朋友的范例
2019年浙江湖州中考滿分作文賞析:有資格哭的孩子會更強壯
初中優秀作文賞析:兩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