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在與物理學、生物學、地理學、天文學等學科的相互滲透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也推動了其他學科和技術的發展;瘜W網為大家推薦了高二年級化學寒假作業試題,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下列有關電子云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電子云形象地表示了電子在核外某處單位體積內出現的概率
B.電子云直觀地表示了核外電子的數目
C.1s電子云界面圖是一個球面,表示在這個球面以外,電子出現的概率為零
D.電子云是電子繞核運動形成了一團帶負電荷的云霧
解析:為了形象地表示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的分布狀況,人們常用小黑點的疏密程度來表示電子在原子核外出現概率的大小:點密集的地方,表示電子出現的概率大;點稀疏的地方,表示電子出現的概率小,這就是電子云。1s電子云界面以外,電子出現的概率(幾率)不為零,只是出現的概率很小。
答案:A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氫光譜是元素的所有光譜中最簡單的光譜之一
B.量子化就是不連續的意思,微觀粒子運動均有此特點
C.玻爾理論不但成功解釋了氫原子光譜,而且還推廣到其他原子光譜
D.原子中電子在具有確定半徑的圓周軌道上像火車一樣高速運轉著
解析:A項氫光譜是元素的所有光譜中最簡單的光譜。C項玻爾理論成功地解釋了氫原子光譜,但對解釋多電子原子的光譜卻遇到困難。D項原子中電子沒有確定的半徑,原子半徑是電子運動出現的區域。
答案:B
3.下面的電子結構中,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
A.ns2np3B.ns2np5
C.ns2np4D.ns2np6
解析:電子結構為ns2np3的原子,p軌道半充滿,為穩定狀態,不易失去電子;電子結構為ns2np6的原子,p軌道全充滿,為穩定狀態,不易失去電子;B、C選項相 比,電子結構為ns2np4的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后p軌道達到半充滿穩定狀態,更容易失去電子。
答案:C
4.元素的性質呈現周期性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原子半徑呈周期性變化
B.元素的化合價呈周期性變化
C.第一電離能呈周期性變化
D.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呈周期性變化
解析:原子結構決定元素的性質,元素的性質(原子半徑、化合價、電負性、第一電離能、金屬性、非金屬性)的周期性變化是因為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呈現周期性變化。
答案:D
5.下列各組指定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A.2s22p2和2s22p4
B.3s23p4和2s22p2
C.3s2和3s23p5
D.3s1和3s23p5
解析 :A項為C和O,能形成CO2;B項S和C,能形成CS2;C項為Mg和Cl,能形成MgCl2;D項為Na和Cl,能形成NaCl。
答案:D
6.X元素的陽離子和Y元素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X
C.離子半徑:XD.電負性:X
解析: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的離子,陽離子對應的原子比陰離子對應的原子多一個電子層。所以原子序數:XY,原子半徑:XY,離子半徑:X
答案:D
7.以下現象與核外電子的躍遷有關的是()
①霓虹燈發出有色光 ②棱鏡分光 ③激光器產生激光
④石油蒸餾 ⑤凸透鏡聚光 ⑥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現五彩繽紛的禮花 ⑦日光燈通電發光 ⑧冷卻結晶
A.①③⑥⑦B.②④⑤⑧
C.①③⑤⑥⑦D.①②③⑤⑥⑦
解析:核外電子發生躍遷時會吸收或釋放能量,主要體現為光(輻射),因此,許多可見光,如日光燈燈光、霓虹燈燈光、激光、焰火等均與電子躍遷有關。
答案:A
8.下列各組元素,按原子半徑依次減小,元素第一電離能逐漸增大的順序排列的是()
A.K、Na、LiB.Al、Mg、Na
C.N、O、CD.Cl、S、P
解析:本題考查了元素第一電離能的遞變規律,由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逐漸增大及第ⅡA族和第ⅤA族元素存在特例可知,B選項中第一電離能從小到大的順序應為Na
答案:A
9.當碳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圖由 轉變為 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碳原子由基態變為激發態
B.碳原子由激發態變為基態
C.激發態原子更穩定
D.碳原子要向外界環境釋放能量
解析:由碳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圖可知 基態碳原子的一個電子由2s軌道躍遷到2p軌道,碳原子由基態轉變為激發態,這個過程需要吸收能量,激發態原子能量高,不穩定,所以A正確。
答案:A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的原子與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的原子化學性質相似
B.Fe3+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3s23p63d5
C.基態銅原子的最外層的電子排布圖:
D.基態碳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圖:
解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的原子是He,核外電子排布式是1s22s2的為鈹(Be),He是稀有氣體元素,Be是金屬元素,顯然化學性質不相似,A項錯;Fe的最外層的電子排布式為3d64s2,失去電子時先失最外層,再失次外層,失去2個電子變成Fe2+時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3s23p63d6,失去3個電子變成Fe3+時,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3s23p63d5,B項正確;基態銅原子的最外層的電子排布圖 ,符合3d全充滿時能量最低,即洪特規則特例,C項錯;基態碳原子是2s比2p軌道能量低,先填滿2s再填2p,即 ,不存在半充滿能量低的問題,D項錯。
答案:B
11.右表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是有關R、W、X 、Y、Z五種元素的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A.W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小于Y元素的第一電離能
B.Y、Z的陰離子電子層結構都與R原子的相同
C.p能級未成對電子最 多的是Z元素
D.X元素是電負性最大的元素
解析:根據五種元素所處位置,X、W、Y、R、Z五種元素分別為F、P、S、Ar、Br。P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比S元素的第一電離能要略大,A項錯誤;Z的陰離子比R原子多一個電子層,B項錯誤;W元素的p能級上有3個未成對的電子,C項錯誤;X是所有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D項正確。
答案:D
12.中學化學中很多規律都有其適用范圍,下列根據有關規律推出的結論合理的是()
A.根據同周期元素的第一電離能變化趨勢,推出Al的第一電離能比Mg大
B.根據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價與族序數的關系,推出鹵族元素最高正價都是+7
C.根據同周期元素的電負性變化趨勢,推出Ar的電負性比Cl大
D.根據較強酸可以制取較弱酸的規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解析:Al的第一電離能比Mg小,A錯誤;鹵族元素中F沒有正價,B錯誤;Ar最外層已達8個電子穩定結構,電負性比Cl小很多,C錯誤;H2CO3的酸性強于HClO,所以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離子方程式為CO2+ClO-+H2O HC+HClO,因此只有D項正確。
答案:D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
13.(14分)(1)某質量數為32,核內有16個中子的原子,其電子排布式是,該原子中有 個未成對電子,這些未成對電子具有 (填相同或不同)的自旋狀態。
(2)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3s23p2,它的次外層上電子云形狀有 種,該原子中所有 電子占有 個軌道,核外共有 個電子。
(3)M電子層上有 個能級,有 個軌道,作為內層最多可容納 個電子,作為最外層時最多可含有 個未成對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層只有1個未成對電子的主族元素原子處于第 族;最外層有2個未成對電子的主族元素原子處于第 族。
(5)A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是+4價,A原子次外層上有2個電子,A原子的電子排布式是 。
(6)B元素在氣態氫化物中顯-3價,氣態氫化物極易溶于水,B原子的電子排布式是 。
(7)E原子核外占有9個軌道,且只有1個未成對電子,E離子結構示意圖是 。
(8)F、G都是短周期元素,F2-與G3+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F2-的電子排布式是,G元素的原子序數是 。
解析:(1)判斷該元素為S元素。
(2)由最外層電子排布知其為Si元素,其次外層為L層,包括2s、2p兩個能級。
(3)M層有3s、3p、3d三個能級,軌道數為1+3+ 5=9,作內層時最多容納18個電子,作為最外層時,3p軌道上各有1個未成對電子時最多。
(4)最外層只有1個未成對電子的有第ⅠA、第ⅢA、第ⅦA族元素,最外層有2個未成對電子的有第ⅣA和第ⅥA族元素。
(5)A元素為C元素,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2。
(6)B元素為N元素,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3。
(7)E元素為Cl元素,其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8)F元素為8號元素O,G為13號元素Al。
答案:(1)1s22s22p63s23p4 2 相同
(2)2 8 14
(3)3 9 18 3
(4)ⅠA、ⅢA、ⅦA ⅣA、ⅥA
(5)1s22s22p2
(6)1s22s22p3
(7)
(8)1s22s22p6 13
14.(14分)(1)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原子的2p能級和 3d能級中電子排布的情況。試判斷,違反了泡利原理的是 ,違反了洪特規則的是 。
(2)某元素的激發態(不穩定狀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13p33d2,則該元素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是 。
(3)用符號或=表示下列各項關系。
①第一電離能:Na Mg,Mg Ca。
②電負性:O F,F Cl。
③能量高低:ns (n+1)s,ns np。
④主族序數 價電子數 元素最高正化合價。
解析:(1)同一個原子軌道中不應有自旋狀態相同的電子,②違反了泡利原理;對于基態原子,電子在能量相同的軌道上排布時,將盡可能分占不同的軌道并且自旋狀態相同,③⑤違反了洪特規則。(2)3p能量小于3d,激發態為1s22s22p63s13p33d2,基態應為1s22s22p63s23p4。此原子核外電子數為16,其質子數也為16,該元素為硫元素,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 式是H2SO4。(3)同周期中主族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有增大的趨勢,電負性逐漸增大;同主族中自上而下電負性與第一電離能均逐漸減小。由構造原理可知,能量ns(n+1)s,ns
答案:(1)② ③⑤
(2)1s22s22p63s23p4 H2SO4
(3)① ② ③ ④= =
15.(12分)現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質或原子結構如下表:
元素編號元素性質或原子結構
T單質能與水劇烈反應,所得溶液呈弱酸性
XL層p電子數比s電子數多2個
Y第三周期元素的簡單離子中半徑最小
ZL層有三個未成對電子
(1)寫出元素X的離子結構示意圖 。
(2)寫出Y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別與HCl、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
(3)寫出Z與Y的電子排布式 、 。
(4)元素T與氯元素相比,非金屬性較強的是 (用元素符號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證明這一事實的是 (填字母代號)。
A.氣態氫化物的揮發性和穩定性
B.單質分子中的鍵能
C.兩元素的電負性
D.含氧酸的酸性
E.氫化物中XH鍵的鍵長(X代表T和Cl兩種元素)
F.兩單質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5)探尋物質的性質差異性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種元素的單質中化學性質明顯不同于其他三種單質的是 (填元素符號),理由是。
解析:本題關鍵在于根據題目提供的元素性質或原子結構,判斷出是什么元素;T為短周期元素,且單質能與水劇烈反應的有Na和F2,因所得溶液呈弱酸性,故T只能為F;X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4,故X為O;同周期元素,陽離子半徑小于陰離子半徑,當電子層排布相同時,質子數越多,微粒半徑越小,根據以上規律,很容易得出Y為Al;Z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3,故Z為N。
答案:(1)
(2)Al(OH)3+3H+ Al3++3H2O Al(OH)3+OH- Al+2H2O
(3)1s22s22p3 1s22s22p63s23p1
(4)F CE
(5)Al 具有金屬性
16.(12分)假定元素周期表是有限的,根據已知的元素周期表的某些事實和理論可歸納出一些假說。
(1)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周期可排元素種類如下:
周期1234567
元素種類28818183232
人們預測元素周期表第八周期將來也會排滿,那么該周期排滿后的元素種數是。
A.18B.32
C.50D.無法判斷
(2)根據周期表中每個周期非金屬元素的種數(把稀有氣體元素 看作非金屬元素),預測周期表中應該有種非金屬元素,還有種未發現。未發現的非金屬元素處于 周期第 族。
(3)小明同學所在的化學探究小組,在查閱相關資料后歸納出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種畫法三角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圖上標有第ⅦA族和碳、鉀兩種元素的位置。
回答下列問題:
①請在圖中將過渡元素所在的位置涂黑。
②畫出B元素價電子排布圖 。
解析:(1)由已知可歸納出周期為一、二、三、四、五、六、七,元素種數212、222、232、242,據此預測第八周期元素種數為252=50(種)。
(2)據周期表可知非金屬元素的種類:第一、二、三、四、五、六周期非金屬元素種數分別為:2、6、5、4、3、2,則可類推第七、八周期非金屬元素種數分別為:1、0。共計23種,第七周期未填滿,有一種非金屬元素未發現,將處在第ⅦA 族。
(3)①通過觀察三角形元素周期表發現,每一橫行代表一周期,每一縱行代表一族。過渡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副族元素和第Ⅷ族元素,即最下面兩行中的第3~12列。
②B元素為硫元素,價電子排布圖為
答案:(1)C (2)23 一 七 ⅦA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高二年級化學寒假作業試題,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002695.html
相關閱讀:高二化學上冊酸堿中和滴定課時訓練專題
福建省晉江市永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2016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有答案人教版)
高二化學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練習題(帶答案)
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3)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