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8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54分)1. 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A.溫度和壓強 B.反應物的濃度 C.反應物的性質 D.催化劑2.在2A?B2C?D反應中,表示該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v(A)=0.8mol?L-1?s-1 B.v(B)=0.3mol?L-1?s-1 C.v(C)=0.6mol?L-1?s-1 D.v(D)=0.5mol?L-1?s-1下列屬于強電解質的是 A.Cu B.CH3COONH4 C.CH3COOH D.NH3?H2O 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c(OH-)<c(H+)的溶液 B.含有較多H+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滴加酚酞顯無色溶液在0.10mol?L-1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體后,引起的變化是 A.NH3?H2O的電離程度減小 B.NH3?H2O的電離常數增大 C.溶液的導電能力不變 D.溶液的pH增大將0.1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中c(H+)和c(OH-)都減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電離平衡向左移動. D.溶液的pH增大常溫下,下列溶液中c(H+)最小的是 A. c(H+)=1×10-3mol?L-1B.pH=3的CH3COOH溶液 C.c(OH-)=1×10-11mol?L-1 D.pH=4的H2SO4溶液 水的電離平衡為H2O H+?OH-,△H>0,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將水加熱,pH減小 B.恒溫下,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KOH,Kw不變C.向水中滴入稀醋酸,c(H+)增大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NaClO,平衡逆向移動 在一定條件下,反應A2(g)+B2(g) 2AB(g)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是 A.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A2的同時,生成n mol的AB B.容器內的總壓強不隨時間而變化 C.單位時間內生成2n mol AB的同時,生成n mol的B2 D.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 A2的同時,生成n mol的B2 2NO+O2,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是( ) A.反應停止了 B.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均為零 C.反應物和生成物濃度相等 D.混合氣體的壓強不變11.下列條件的改變,一定會同時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是 A.濃度 B.壓強 C.溫度 D.催化劑NaOH溶液時,下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直接加入已知濃度的鹽酸BNaOH溶液C.滴定時,沒有逐出滴定管下口的氣泡D.讀數時,視線與滴定管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13. 下列屬于水解反應的是 ( )A. CO32-+H2OHCO3-+OH- B. Al3++3OH-=Al(OH)3↓C. HCO3-+H2OCO32-+ H3O+ D.H2O +H2O OH-+ H3O+14.可逆反應A(s)+ B(g)2C(g);△H<0,平衡常數為K,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K = B.K值越大表示達到平衡時,正反應進行程度越大 C.其它條件不變時,溫度升高,K值增大 D.其它條件不變時,壓強減小,K值減小2C(g)+xD(g) 已知達到平衡時,生成了2 mol C,經測定D的濃度為0.5 mol?L-1,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X=3 B.A的轉化率為50% C.平衡時B的濃度為1.5 mol?L-1 D.達到平衡時,在相同溫度下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壓強是反應前的95%16. 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H由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 A.Ba(OH)2、Na2SO3、FeCl3、KCl B.Na2SiO3、Na2CO3、KNO3、NH4Cl C.NH3?H2O、H3PO4、Na2SO4、H2SO4 D.NaHCO3、CH3COOH、C2H5OH、HCl17. 常溫下,將等物質的量濃度、等體積的燒堿溶液和醋酸溶液混合,充分反應后溶液的pH( ) A.小于7 B.大于7 C.等于7 D.無法判斷18. 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性中的Fe3+,可在加熱攪拌的條件下加入一種試劑,過濾后再加入適量鹽酸.這種試劑是( ) A.NH3?H2O B.NaOH C.Na2CO3 D.MgCO3晉江永和中學2012-2013年度上學期期末考試高二年理科化學答題卡請將選擇題的答案填入下表(共54分):題號答案c (H+) =1×10-6mol/L,則此時溶液中的c (OH-) = ___________。若溫度不變,滴入稀鹽酸使c (H+) = 5×10-3 mol/L,則此時溶液中的c (OH-) = ___________。20.(10分)在容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A(g)+2B(g) C(g)+D(g),在不同溫度下,D的物質的量n(D)和時間t的關系如圖。(1)800℃時。0—5min內,以D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2)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 。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A)不變 C.2v正(B)=v逆(D) D.c(A)=c(C)(3)若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圖中數據計算800℃時的平衡常數K= ,該反應為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4)700℃時,某時刻測得體系中各物質的量如下:n(A)=1.1mol,n(B)=2.6mol,n(C)=0.9mol,n(D)=0.9mol,則此時該反應 進行(填“向正反應方向”“向逆反應方向”或“處于平衡狀態”)。21.(8分)定體積的密閉容器,進行反應:CO2(g)+H2(g) 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 t℃70083010001200K0.60.91.01.72.6(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 。(2)該反應為 反應(選填吸熱、放熱)。(3)能判斷該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 (多選扣分)。 (a)容器中壓強不變(b)混合氣體中 c(CO)不變 (c)v正(H2)=v逆(H2O) (d)c(CO2)=c(CO)(4)某溫度下,平衡濃度符合c(CO2)?c(H2)=c(CO)?c(H2O),試判斷此時的溫度為 ℃。22.(10分)FeCl3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堿”)性,常溫時的pH 7(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10516.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晉江市永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高二化學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練習題(帶答案)
2016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有答案人教版)
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3)化學
高二化學上冊酸堿中和滴定課時訓練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