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 選擇題(共60分)一、選擇題(共小題,每小題分。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任何化學反應不一定都有反應熱 B、使用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的平衡常數C、升高溫度使反應加快,是因為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D、對于同一個化學反應,無論是一步完成還是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的焓變相同2.下列三種化合物由左到右是按強電解質、弱電解質、非電解質的順序排列的一組是A.HCl、CaCO3、SO2 B.KNO3、CH3COOH、NH3C.HClO、H2S、C2H5OH D.BaSO4、H3PO4、H2O3.在一定條件下,對于A2(g)+3B2(g)2AB3(g)反應來說,下列所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中最大的是A.v(A2)=0.8mol?L-1?s-1B.v(A2)=40mol?L-1?min-1C.v(AB3)=1.0mol?L-1?s-1D.v(B2)=1.2mol?L-1?s-14關于銅電極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銅鋅原電池中銅是正極B.在鍍件上鍍銅時可用金屬銅作陽極C.用電解法精煉銅時粗銅做陽極D.用電解法精煉銅時純銅做陽極5.下列各基態原子或離子的電子排布式錯誤的是A.Al 1s22s22p63s23p1 B.S2- 1s22s22p63s23p4C.Na+ 1s22s22p6 D.F 1s22s22p5SO2氣體中是否含有CO2氣體應用的方法是( )A.通過石灰水 B.先通過酸性KMnO4溶液再通過石灰水C.通過品紅溶液 D.先通過小蘇打溶液再通過石灰水7.下列有關描述不正確的是( ) A.丁達爾現象可用于區別FeCl3飽和溶液和Fe(OH)3膠體 B.過濾和蒸發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但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 C.常溫下,可以用鐵或鋁制容器盛裝濃硫酸和濃硝酸 D.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方法是向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HNO3 下列化學用語的書寫正確的是( )A.乙酸的分子式:C2H4O2 B.乙醇的結構簡式:C2H6OC.F原子結構示意圖: D.四氯化碳的電子式:“綠色化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指從技術、經濟上設計可行的化學反應,使原子充分利用,不產生污染物。若以銅為原料制取硫酸銅或硝酸銅,下列設計你認為符合“綠色化學”思想的反應路線(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是A.制CuSO4:Cu + 2H2SO4(濃) = CuSO4 + SO2↑+ 2H2OB.制CuSO4:2Cu + O2 = 2CuO; CuO + H2SO4(稀) = CuSO4 + H2OC.制Cu(NO3)2:Cu + 4HNO3(濃) = Cu(NO3)2 +2NO2↑+ 2H2OD.制Cu(NO3)2: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11、1體積某氣態烴和2體積氯化氫發生加成反應后,最多還能和6體積氯氣發生取代反應。由此可以斷定原氣態烴是(氣體體積均在相同條件下測定)( )A.乙炔 B.丙炔 C.丁炔 D.丁二烯、由兩種氣態烴組成的混合物,體積為10ml。與過量的氧氣混合再充分燃燒,將生成物通過濃H2SO4氣體體積減少15ml,再通過堿石灰氣體體積又減少20ml(氣體體積均為同溫同壓下);旌蠠N的組成可能為( )A、C2H4和C2H2 B、C2H6和C2H4 C、CH4和C3H4 D、C4H10和C2H413、在C2H2、C6H6、C2H4O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8%,則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 )A、92.3% B、87.6% C、75% D、84% 14、苯乙烯的結構為,該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能和氫氣完全加成,加成產物的一溴取代物有( )A.7種 B.6種 C.5種 D.4種1、設某氨水的pH=X,某鹽酸的pH=Y,已知X+Y=14,且X > 11將上述兩溶液分別取等體積充分混合,混合液中各離子的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A.c(Cl-)c(NH4+)c(H+)c(OH-)B.c(NH4+)c(Cl-)c(H+) c(OH-) C.c(NH4+)c(Cl-) c(OH-)c(H+) D.c(Cl-) c(NH4+)c(OH-) c(H+)硫酸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溫度一定時,Ksp(SrSO4)隨的增大而減小B三個不同溫度中,33K時Ksp(SrSO4)最大C283K時,圖中a點對應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D283K下的SrSO4飽和溶液升溫到63K后變為不飽和溶液17.已知:25℃時,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5℃時,飽和Mg(OH)2溶液與飽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B.25℃時,Mg(OH)2的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體,c(Mg2+)增大C25℃時,Mg(OH)2固體在20 mL 0.01 mol/L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NH4Cl溶液中的Ksp小D25℃時,在Mg(OH)2懸濁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轉化為MgF2A.1,3-二氯丙烷 B. 1,1-二氯丙烷 C. 1,2-二氯丙烷 D. 2,2-二氯丙烷19.兩種氣態烴的混合氣體共mol,在空氣中燃燒得到mol二氧化碳和水,關于該混合氣體的說法合理的是 A. 一定含甲烷,不含乙烷 B.一定含乙烷,不含甲烷 C .一定是甲烷混合物 D.一定含甲烷,不含乙烯A.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的質量分數也相同,則兩者一定互為同分異構體B.分子式為CnH2n 的化合物,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可能不使其褪色C.通式相同,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 原子團的化合物,一定互為同系物D.凡含有苯環的物質都是芳香烴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40分)21.(每空2分,共8分)工業上制備BaCl2的工藝流程圖如下: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對工業過程進行模擬實驗。查表得BaSO4(s) + 4C(s)4CO(g) + BaS(s) △H1 = 571.2 kJ?mol-1 ①BaSO4(s) + 2C(s)2CO2(g) + BaS(s) △H2= 226.2 kJ?mol-1 ②(1)氣體用過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鈉。Na2S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當兩種沉淀共存時,= 。 [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3)反應C(s) + CO2(g)2CO(g)的△H= kJ?mol-1。(4)實際生產中必須加入過量的炭,同時還要通入空氣,其目的是 。22. (1分)A~F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物質,常溫下A、C、E、F為氣體,B、D為液體,其中B的分子為4原子分子,D在常溫下不具有揮發性。F的濃溶液與X共熱通常用于實驗室制備單質C,X是一種黑色粉末。這些物質之間滿足如下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圖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______,F______。 (2)B的電子式是______。根據圖中信息,B、C、X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用化學式表示)。 (3)反應⑥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 (4)在反應⑥中,F表現的性質是_______,當生成0.75mol C時,被氧化的還原劑的物質的量是_______。.(10分)已知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中X與Y、Z、W所形成的常見化合物在常溫下均呈氣態,在周期表中Z與W左右相鄰,Y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與其氫化物反應生成鹽,且Y的核電荷數與W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請回答下列問題:(1)Z的離子結構示意圖是 ;(2)X、Y、W可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個數之比為4:1:1。其化學式中含有的化學鍵有 。(3)YX3分子的空間構型是 ,Z的氫化物的穩定性比W的氫化物的穩定 性 (填“強”或“弱”)。(4)Z2W2分子中,W與Z均滿足8e-穩定結構,則Z 2W2的電子式為 (12分)A、B、C三種強電解質,它們在水中電離出的離子為Na+、Ag+、NO、SO42(、Cl(,在如圖所示裝置中,甲、乙、丙三個燒杯依次分別盛放足量的A、B、C三種溶液,電極均為石墨電極。接通電源,經過一段時間后,測得乙燒杯中c電極質量增加了10.8克。常溫下各燒杯中溶液的pH與電解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M為電源的 極(填寫“正”或“負”),甲、乙兩個燒杯中的電解質分別為 、 (填寫化學式)。(2)計算電極f上生成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 L。(3)寫出乙燒杯中的電解反應方程式: (4)若電解后甲溶液的體積為10L,則該溶液的pH為 參考答案1—5DBADB 6—10BDBAB 11—15BADBC 16—20CAAAB22.略23. (10分)(1) (2) 共價鍵、離子鍵 (3)三角錐形;弱 (4)吉林省白山市第一中學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039614.html
相關閱讀: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3)化學
2016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有答案人教版)
福建省晉江市永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高二化學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練習題(帶答案)
高二化學上冊酸堿中和滴定課時訓練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