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逍遙右腦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二物理必修二能源與可持續發展過關測試題》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能和風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太陽能是一種清潔能源
C.沼氣是一種新能源
D.核能對環境的污染比常規能源對環境的污染大
解析:選ABC.水能和風能都能再生,A正確;太陽能屬于清潔能源,B正確;沼氣屬于新能源,C正確;核能屬于新能源,是一種清潔能源,D錯誤.
2.能源可劃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自然界以現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稱為一次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間接制取的能源稱為二次能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電能是二次能源
B.水能是二次能源
C.天然氣是一次能源
D.焦爐氣是一次能源
解析:選AC.由題可知水能和天然氣是自然界中已經存在的,是一次能源.電能是其他形式能轉化的,焦爐氣是煉油廠產生的副產品,故是二次能源,應選A、C.
3.關于“溫室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太陽能源源不斷地輻射到地球上,由此產生了“溫室效應”
B.石油和煤炭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增加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由此產生了“溫室效應”
C.“溫室效應”使得地面氣溫上升、兩極冰雪融化
D.“溫室效應”使得土壤酸化
解析:選BC.“溫室效應”的產生是由于石油和煤炭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增加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它的危害是使地面氣溫上升、兩極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城市、海水向河流倒灌、耕地鹽堿化等,故B、C選項正確.
4.據《中國環境報》報道:從一份科技攻關課題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酸雨區已占國土面積的40%以上,研究結果還表明,我國農業每年因遭受酸雨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5億元.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國務院已批準《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劃分方案》等法規.
(1)在英國進行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高煙囪可有效地降低地面SO2濃度.在20世紀60~70年代的10年間,由發電廠排放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造高煙囪,地面濃度降低了30%之多.請你從全球環境保護的角度,分析這種做法是否可取.說明其理由.
(2)用傳統的煤、石油作燃料,其主要缺點是什么?與傳統的煤、石油作燃料相比,哪種物質可以作為新能源?主要優點是什么?缺點又是什么?
答案:(1)不可取,因為SO2的排放總量并沒有減少,SO2進一步形成的酸雨仍會造成對全球的危害.(2)傳統的煤、石油作燃料的缺點是:首先,煤、石油是不可再生的化工燃料,其資源是有限的;其次,它們燃燒后生成的SO2、氮氧化物等嚴重污染大氣,進而形成酸雨,燃燒后產生的CO2又會造成溫室效應.與傳統的煤、石油作燃料相比,H2可以作為新能源.它的主要優點是:①H2可以用水作為原料來制。虎贖2燃燒時放熱多,放出的熱量約為同質量汽油的3倍;③氫燃料的最大優點是燃燒產物為水,不易污染環境,還可循壞利用.缺點是自然界中含量少,不易制取,成本較高.
一、選擇題
1.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禁止汽車使用含鉛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
A.提高汽油燃燒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
C.避免鉛污染大氣
D.鉛資源短缺
解析:選C.含鉛汽油燃燒后產生有毒物質,對大氣有污染,而且汽車尾氣是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故應選C.
2.下列供熱方式最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是( )
A.用煤做燃料供熱
B.用石油做燃料供熱
C.用天然氣或煤氣做燃料供熱
D.用太陽能灶供熱
解析:選D.煤、石油、天然氣等材料的利用,使人類獲得大量的內能.但由于這些燃料中含有雜質以及燃燒的不充分,使得廢氣中含粉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質污染了大氣.而太陽能是一種無污染的能源,應大力推廣,故應選D.
3.為減少大氣污染,應采取的措施是( )
A.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B.降低小汽車的能耗
C.減少冰箱、空調的使用量
D.植樹造林
解析:選ABD.大氣污染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一:化石燃料的燃燒,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及硫的氧化物;二: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三:冰箱、空調排放出的氟氯烴化合物,要減少大氣污染就應從以上三方面著手,同時,由于森林具有吸煙除塵,凈化大氣的作用,因此,植樹造林也是一項重要措施,本題之所以不選C項,原因在于并非所有的冰箱、空調都用氟里昂作制冷劑.
4.關于能源的利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由于我國煤和石油的儲量十分豐富,所以太陽能和核能的開發在我國并不十分重要
B.能源的利用過程,實質上是能的轉化和傳遞過程
C.現在人類社會使用的能源主
主要是煤和石油
D.煤、石油和天然氣的化學能歸根到底來自太陽能
解析:選BCD.我國的煤和石油盡管儲量豐富,但終究有限,且利用后不能再生,所以開發和利用新能源,特別是核能和太陽能,是解決能源問題的出路,因此,A錯誤.B、C、D正確.
5.我國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其原因是( )
A.我國是以燃燒木柴為主的國家
B.我國是以利用火電為主的國家
C.我國是以利用水電為主的國家
D.我國能源消費中煤的比重最大
解析:選D.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SO2氣體.而煤的使用就會產生大量的SO2氣體.
6.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市區禁止摩托車通行是為了提高城市空氣質量
B.無氟冰箱的使用會使臭氧層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C.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多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
D.“白色污染”是當前環境保護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解析:選B.A中禁止摩托車在市區通行可以減少市區內尾氣排放,所以正確;氟里昂會使臭氧層遭到破壞,但無氟冰箱不含氟利昂,所以B錯誤;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有很多,但在大氣中CO2含量最大,所以CO2含量增多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C正確;“白色污染”物是一些不易分解的化工材料,所以亟待解決,如近幾年國家發布“限塑令”就是為解決“白色污染”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故D也正確.
7.二氧化碳對長波輻射有強烈的吸收作用,行星表面發出的長波輻射到大氣以后被二氧化碳截獲,最后使大氣升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像暖房的玻璃一樣,只準太陽的輻射熱進來,卻不讓室內的長波熱輻射出去,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這種效應叫溫室效應.這是目前科學界對地球氣候變暖進行分析的一種觀點,根據這種觀點,以下說法成立的是( )
A.在地球形成的早期,火山活動頻繁,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當時地球的氣溫很高
B.經過漫長的年代,地殼的巖石和氣體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導致二氧化碳減少,地球上出現了生命
C.由于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的活動,導致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增大,地球上的氣溫正在升高
D.現在地球正在變暖的原因是工業用電和生活用電的急劇增加,使電能和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內能
解析:選ABC.地球形成的早期,地殼不如現在牢固,地球不如現在穩定,火山活動頻繁,符合地質的發展規律.由于火山的噴發,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這是必然的現象,進而導致當時地球的氣溫很高.地球上的巖石由于多種原因,其中包括巖石中的礦物成分與水、氧氣、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使巖石進一步分化,最后形成土壤,二氧化碳減少,形成了生命適合生存的條件.由于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的活動,大量地使用常規能源,導致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增大,地球上的氣溫正在升高.生活用電和工業用電是電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轉變,會產生熱.四個選項都很正確,但就溫室效應這一點而言來確定,A、B、C是正確的.
二、非選擇題
8.讀我國年平均降水pH值的分布圖5-1-2,回答下列問題:
圖5-1-2
(1)我國的酸雨主要分布區是________,已覆蓋國土面積的________,而且還在不斷________.
(2)酸雨是指________的雨水.其形成是由于燃燒煤、石油等不斷向大氣中排放________________所致.
(3)酸雨造成的危害是:
①生物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生物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中A地區的酸雨污染比工業集中的B地區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國際社會最為關注的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還有________和__________遭破壞.此三種大氣環境問題共有的特點是____________,使得在治理三大大氣環境問題時必須采取__________的方式.
答案:(1)東(
東南)部 40% 擴大
(2)pH值小于5.6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氣體
(3)①影響動植物生長、繁殖,甚至死亡;危及人體健康
②腐蝕建筑物和文物古跡
(4)更嚴重 地形閉塞,空氣不易流動,多云霧,易形成酸雨
(5)減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資源的綜合利用;發展潔凈煤技術和清潔燃燒技術等
(6)全球氣候變暖 臭氧層 全球性 國際合作
9.讀圖5-1-3,回答問題:
(1)如圖5-1-3所示地區,主要大氣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對人體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這一污染在________________季最嚴重,其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人為原因有:________.
圖5-1-3
(2)該地區,酸性氣體含量較______,酸雨污染________(是/否)嚴重,其原因是:________.
(3)針對這一地區大氣污染嚴重的狀況,應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可吸入顆粒物 出現免疫功能障礙,引發傳染病,塵肺病等 冬 冬季的風沙 氣候干燥 生活取暖燃煤
(2)多 否 氣候干燥,水汽含量少
(3)①提高煤炭燃燒效率、陂_發利用新能源 ③設置廢氣回收裝置、苤矘浞N草,美化環境、菘刂乒I污染和機動車污染(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10.英國泰晤士河曾受過嚴重污染,除偶爾能發現鰻魚外,無其他魚類.如今,經過治理的泰晤士河,已被認為是世界大城市中比較干凈的河流之一,河中重現了上百種魚類.倫敦原來是個著名的“霧都”,近年來,由于英國政府采取措施,幫助居民和工廠企業改用煤氣、柴油等無煙燃料,并限制私人小汽車在市內使用,空氣中煙塵大為減少,霧日已不多見.
圖5-1-4
圖5-1-5
綜合上述資料,并根據“倫敦簡圖5-1-4”和“倫敦人口增長圖5-1-5”,回答:
(1)倫敦人口增長最快的時期在第________次技術革命時期,它反映了英國城市化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
(2)1950年倫敦市發生了震驚世界的酸霧事件、數百人死亡,造成酸霧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___,其合理的防治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霧對生物界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泰晤士河河水的污染物主要來自________和________.污水排入河流,導致魚類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英國是世界上工業化最早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城市化最早的國家,英國首都倫敦過去也是世界上環境污染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本題以倫敦城市的發展、人口的增長、倫敦的環境污染及其治理為切入點,考查英國酸霧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河流污染物的來源和危害及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的措施.
答案:(1)二 起步早 (2)硫氧化合物 減少人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使植物營養體受損,導致植物(樹木)死亡 (3)城市工業廢水 生活污水 河水污染嚴重,水中溶解氧減少,導致魚類缺氧死亡,排入的有毒廢水,使魚類死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58208.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物理)
江西省興國縣將軍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試題 暫缺答案
四川省雙流縣棠湖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12月月考試題 物理 Word
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下學期第五次月考 物理
高二物理上冊精練調研檢測試題(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