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高二一年,強人將浮出水面,鳥人將沉入海底。高二重點解決三個問題:一,吃透課本;二,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三,總結自己考試技巧,形成習慣。為了幫助你的學習更上一層樓,逍遙右腦為你準備了《高二上冊期末考試物理試卷及答案》希望可以幫到你!
第Ⅰ卷(選擇題共54分)
注意事項:1.答卷Ⅰ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答卷Ⅰ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54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至少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
1.甲物體的質量是乙物體的2倍,甲從H高處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乙從2H高處與甲同時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則在落地之前,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下落過程中,同一時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過程中,各自下落1s時,它們的速度相同
C.下落過程中,各自下落1m時,它們的速度相同
D.下落過程中,甲的加速度與乙的加速度相同
2.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開科學實驗之先河,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圖示是他做了上百次的銅球沿斜面運動的實驗示意圖.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它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
B.它是伽利略研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
C.伽利略設想,圖中斜面的傾角越接近900,小球沿斜面滾下的運動就越接近自由落體運動
D.伽利略認為,若發現斜面上的小球都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自由落體運動也是勻加速直線運動
3.氫氣球用繩子系著一個重物,以10m/s的速度勻速豎直上升,當到達40m高度時,繩子突然斷開,重物從斷開到落地過程:(g=10m/s2)
A、下落時間為4sB、下落時間為s
C、落地速度為10m/sD、落地速度為30m/s
4.質量m=1kg的物體做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根據圖象可知,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在0-8s內的平均速度方向與1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B.物體在0-2s內的速度變化比2-4s內的速度變化快
C.物體在2-4s內合外力做的功為零
D.物體在2s末速度方向發生改變
5.a、b兩車在兩條平行的直車道上同方向行駛,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在t=5s時,它們第一次相遇。關于兩車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0s,a車在前
B.t=10s,兩車第二次相遇
C.t=15s,兩車第二次相遇
D.t=20s,兩車第二次相遇
5.如圖所示,汽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駛向路口,當行駛至距路口停車線20m處時,綠燈還有3s熄滅.而該汽車在綠燈熄滅時剛好停在停車線處,則汽車運動的速度(v)-時間(t)圖象可能是
7.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初速度為10m/s,方向沿x軸正方向,經過2s,末速度變為10m/s,方向沿x軸負方向。則其加速度和2s內的平均速度分別是()
A.10m/s2;0B.0:10m/sC.-10m/s2;0D.-10m/s2;10m/s
8.一條光線在三種介質的平行界面上反射或折射的情況如圖,若光在I、II、III三種介質中的速度分別為v1、v2和v3,則()
A.v1>v2>v3B.v1<v2<v3
C.v1>v3>v2D.v1<v3<v2
9.用同一光電管研究a、b兩種單色光產生的光電效應,得到光電流I與光電管兩極間所加電壓U的關系如圖。則這兩種光
A.照射該光電管時a光使其逸出的光電子初動能大
B.從同種玻璃射入空氣發生全反射時,a光的臨界角大
C.通過同一裝置發生雙縫干涉,a光的相鄰條紋間距大
D.通過同一玻璃三棱鏡時,a光的偏折程度大
10.一束光(紅色、藍色混合光)進入一個三棱柱形空氣泡后分離則
A.光線向底邊BC方向偏折③為紅光④為藍光
B.光線向底邊BC方向偏折③為藍光④為紅光
C.光線向頂角A方向偏折①為紅光②為藍光
D.光線向頂角A方向偏折①為藍光②為紅光
11.火車高速運動時,則
A.車頭和車尾上的人不能同時看到車中間發生的事件
B.車頭和車尾上的人能同時看到車中間發生的事件
C.車上的人看到沿車方向放置在車上的木棒長度要變短
D.靜止在站臺上的人看到沿車方向放置在車上的木棒長度變短
12.“兩彈一星”可以說長了中國人的志氣,助了中國人的威風,下列*和氫彈說法正確的是
A.*是根據輕核聚變原理,基本核反應方程式H+H→He+n
B.*是根據重核的裂變原理,基本核反應方程式U+n→Sr+Xe+10n
C.氫彈是根據輕核聚變原理,基本核反應方程式H+H→He+n
D.氫彈是根據重核的裂變原理,基本核反應方程式U+n→Sr+Xe+10n
13.如圖所示,是利用放射線自動控制鋁板厚度生產的裝置,放射源能放射出、、三種射線。根據設計要求,該生產線壓制的是3mm厚的鋁板。那么,在三種射線中哪種射線對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
A.射線B.射線C.射線D.、和射線都行
14.設想一個原來靜止的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原了核在勻強磁場中發生了衰變,如果所產生的新核和所放射出的粒子的運動方向均垂直于磁場方向,且用箭頭指向表示粒子的運動方向,那么表示發生β衰變的軌跡圖應該是
15.如圖所示為氫原子的能級示意圖,一群氫原子處于n=4的激發態,在向較低能級躍遷的過程中向外發出光子,用這些光照射逸出功為1.90eV的金屬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群氫原子能發出6種頻率不同的光,其中從n=4躍遷到n=3所發出的光波長最短
B.這群氫原子能發出3種頻率不同的光,其中從n=4躍遷到n=l所發出的光頻率
C.金屬銫表面所發出的光電子的初動能值為12.75eV
D.金屬銫表面所發出的光電子的初動能值為10.85eV
16.A、B兩球沿一直線運動并發生正碰,如圖所示為兩球碰撞前后的位移圖象。a、b分別為A、B兩球碰前的位移圖象,c為碰撞后兩球共同運動的位移圖象,若A球質量是m=2kg,則由圖象判斷下列結論不正確的是()
AA、B碰撞前的總動量為3kg•m/sB碰撞時A對B所施沖量為-4N•s
C碰撞前后A的動量變化為4kg•m/sD碰撞中A、B兩球組成的系統動量保持不變
17.如圖所示:材料的種類未定,但是質量一定相等的A、B兩個球,原來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線相向做勻速直線運動,A球的速度是6m/s,B球的速度是-2m/s,不久A、B兩球發生了對心碰撞。對于該碰撞之后的A、B兩球的速度可能值,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們做了很多種猜測,下面的哪一種猜測結果一定無法實現
A.=-2m/s,=6m/sB.=2m/s,=2m/s
C.=lm/s,=3m/sD.=-3m/s,=7m/s
18.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靜止一質量為M的木塊,F有A、B兩顆子彈沿同一軸線,以水平速度vA、vB分別從木塊兩側同時射入。子彈A、B在木塊中嵌入深度分別為SA、SB。已知木塊長度為L,SA>SB且SA+SB A.入射時,子彈A的速率等于子彈B的速率 B.入射時,子彈A的動能大于子彈B的動能 C.在子彈運動過程中,子彈A的動量大于子彈B的動量 D.在子彈運動過程中,子彈A受到的摩擦阻力大于子彈B受到的摩擦阻力 卷Ⅱ(非選擇題共56分) 注意事項:1.答卷Ⅱ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填在答卷紙密封線內規定的地方。 2.答卷Ⅱ時用蘭黑色鋼筆或圓珠筆直接填寫在答卷紙規定的地方。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0分) 19.在“碰撞中的動量守恒”實驗中,半徑相同的兩個小球A、B,其質量之比為mA∶mB=3∶8,按正確的操作步驟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圖中M、P、N為小球落點,且在同一直線上,O點是斜槽末端所裝重垂線的投影點,則O′點為______________(填“A”或“B”)球球心的投影點,碰后兩球的動量大小之比為pA′∶pB′=________________. 20.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由打點計時器得到表示小車運動過程的一條清晰紙帶,紙帶上相鄰兩計數點的時間間隔為t=0.1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則A點處的瞬時速度大小是_________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計算表達式為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m/s2(計算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三、計算題(本題共5小題。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21.(8分)一平直的傳送帶以速率v=2m/s勻速行駛,傳送帶把A處的工件送到B處,A、B兩處相距L=10m,從A處把工件無初速度地放到傳送帶上,經時間t=6s能傳送到B處,欲使工件用最短時間從A處傳送到B處,求傳送帶的運行速度至少應多大? 22.如圖所示,為某種透明介質的截面圖,△AO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BC為半徑R=12cm的四分之一圓弧,AB與水平屏幕MN垂直并接觸于A點.由紅光和紫光兩種單色光組成的復色光射向圓心O,在AB分界面上的入射角i=45°,結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現兩個亮斑.已知該介質對紅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別為,. 、倥袛嘣贏M和AN兩處產生亮斑的顏色;②求兩個亮斑間的距離. 23.一個靜止的氮核N俘獲一個速度為2.3×107m/s的中子生成一個復核A,A又衰變成B、C兩個新核.設B、C的速度方向與中子速度方向相同,B的質量是中子的11倍,速度是106m/s,B、C在同一勻強磁場中做圓周運動的半徑比RB∶RC=11∶30.求: (1)C核的速度大。 (2)根據計算判斷C核是什么. (3)寫出核反應方程式. 24.(10分)如圖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放置有n個完全相同的小車,他們的質量均為m,其中最后一個車右上角上放有質量為M可以看作質點的物塊,物塊和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現在給第一個小車作用向右的瞬時沖量,使其獲得速度初V0,設各小車碰撞后立即粘合在一起。運動過程中,物塊最終未掉于地面上。求: 、傥飰KM在車上發生相對運動的時間。 、跒槭刮飰K不掉于地面,每個小車的最小長度L為多大? 25.(10分)介子由兩個夸克構成,而夸克之間的相互作用相當復雜。研究介子可通過用高能電子與其發生彈性碰撞來進行。由于碰撞過程難于分析,為掌握其主要內涵,人們假設了一種簡化了的“分粒子”模型。其主要內容為:電子只和介子的某部分(比如其中一個夸克)做彈性碰撞。碰撞后的夸克再經過介子內的相互作用把能量和動量傳給整個介子!胺至W印蹦P涂捎孟旅娴暮喕P蛠黻U述:一個電子質量為m1,動能為E0,與介子的一個夸克(質量為m2)做彈性碰撞。介子里另一個夸克的質量為m3,夸克間以一根無質量的彈簧相連。碰撞前夸克處于靜止狀態,彈簧處于自然長度。試求: 。1)夸克m2與電子碰撞后所獲得的動能 。2)介子作為一個整體所具有的以彈簧彈性勢能形式代表的介子的內能。 參考答案 1.A2.B3.AD4.C5.C6.C7.C8.C9.BC10.D11.AD12.BC13.B14.C15.D16.CD17.AC18.B 19【答案】A9∶11 【解析】mA<mB,所以A是被碰小球. 20【答案】0.860.64 【解析】A點處的瞬時速度: vA=m/s=0.86m/s 由逐差法求紙帶的加速度,則a1=,a2=,a3= 所以a= 代入數值得:a=0.64 21..解析:物體在傳送帶上先作勻加速運動,當速度達到v=2m/s后與傳送帶保持相對靜止,作勻速運動.設加速運動時間為t,加速度為a,則勻速運動 s2=v(6-t)③的時間為(6-t)s,則: v=at① s1=at2② s1+s2=10④ 聯列以上四式,解得t=2s,a=1m/s2 物體運動到B處時速度即為皮帶的最小速度 由v2=2as得v=m/s 22【解析】①設紅光和紫光的臨界角分別為、, ,(1分) 同理<所以紫光在成發生全反射,而紅光在面一部分折射,一部分反射,(1分) 且由幾何關系可知,反射光線與垂直,所以在處產生的亮斑為紅色,在處產生的亮斑為紅色與紫色的混合色(2分) 、诋嫵鋈鐖D光路圖,(1分) 設折射角為,兩個光斑分別為、,根據折射定律 求得……………………(1分) 由幾何知識可得: 解得cm……………………(1分) 由幾何知識可得為等腰直角三角形,解得=12cm 所以cm.……………………(1分) 【解析】(1)由動量守恒定律: mnvn=mBvB+mCvC, 所以vC= =m/s =3×106m/s. (2)由qvB=m得 R= RB=,RC= 所以=,= 又因為qC+qB=7,所以qC=2,而mC=4 所以C核是He. (3)N+n→B+He. 24.①對n個小車m和M用動量守恒定律 mV0=nmV1=(nm+M)V2………………………3分 物體的加速度a=μg………………………2分 t=………………………1分 、谟赡芰筷P系得μMgnL=………………………3分 ………………………1分 25.(1)以電子和夸克m2組成的系統為研究對象。 設碰撞前電子的速度為V0,碰撞后電子的速度為V1,夸克m2的速度為V2 由動量守恒定律可知: 1分 由于發生彈性碰撞,碰撞前后系統動能不變 1分 1分 可得夸克m2獲得的動能 2分 。2)夸克之間發生相互作用,以介子為研究對象,介子的內能出現在兩者速度相等時,設其速度為 由動量守恒定律可知2分 內能2分 可得1分 【導語】逍遙右腦整理《高二地理知識點: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2》,以及最全的高考備考資料,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文綜、理綜復習學習資料,復習講義、聽力材料、作文素材,歷年真題試題下載及答案解析,完備的資料庫為廣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備考參考。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云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并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云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俪嗟赖蛪簬В阂驗闊崃ψ饔眯纬,氣流輻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诟睙釒Ц邏簬В阂驗閯恿ψ饔枚纬,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坌棚L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④副極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⑤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等)
。3)高緯環流:
⑥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于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邩O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饕苿臃较颍壕捅卑肭蚨裕笾率窍募颈币,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59187.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二下學期第五次月考 物理
江西省興國縣將軍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試題 暫缺答案
高二物理上冊精練調研檢測試題(附答案)
四川省雙流縣棠湖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12月月考試題 物理 Word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