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逍遙右腦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化學高二期中試題下冊》,供大家學習參考!
選擇題 (48分)
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為了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節能減排將成為我國政府目前工作的重點,因此節約能源與建設新能源是擺在當前的一個課題。針對這一現象,某化學學習研究性小組提出如下方案,你認為不夠科學合理的是
A.采用電解水法制取氫氣作為新能源 B.完善煤液化制取汽油的技術
C.研制推廣以甲醇為燃料的汽車 D.進一步提高石油加工工藝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有能量變化的過程一定是化學變化過程 B.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是吸熱反應
C.化學反應中一定伴有熱量的變化 D.物質發生燃燒的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
3.下圖是Zn和Cu形成的原電池,某實驗興趣小組做完實驗后,在讀書卡片上記錄如下:
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化學高二期中試題下學期4.下列反應類型中可能是吸熱反應的是
①化合反應;②分解反應;③置換反應;④復分解反應;⑤氧化還原反應。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
5.設 的反應速率為,的反應速率為,對于上述反應,當溫度升高時,和的變化情況為
A.同時增大 B.同時減小 C.增大,減小 D.減小,增大
6.某溫度下,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可逆反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應速率增大 B.當容器中氣體壓強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
C.升高體系的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D.勒夏特列原理對該反應不適應
7.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A.溫度和壓強 B.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的大小
C.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性質 D.化學反應進行的限度
8.合成氮反應的正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放熱反應。合成氨工業的生成流程如下:
關于合成氨工業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混合氣進行循環利用遵循綠色化學思想
B.合成氨反應須在低溫下進行
C.對原料氣進行壓縮是為了增大原料氣的轉化率
D.使用催化劑可以提高反應的速率,但是不能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
意。若正確答案只包括一個選項,多選時,該題得0分;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的得2分,選兩個且都正確的得滿分,但只要選錯一個,該小題就得0分。
9.蓄電池在充電時作電解池,放電時作原電池。鉛蓄電池上有兩個接線柱,一個接線柱旁
標有"+",另一個接線柱旁標有"-"。關于標有"+"的接線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充電時作陽極,放電時作正極 B.充電時作陽極,放電時作負極
C.充電時作陰極,放電時作負極 D.充電時作陰極,放電時作正極
10.右圖是溫度和壓強對反應影響的示意圖。
圖中橫坐標表示溫度,縱坐標表示平衡混合氣體中Z的體積
分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上述可逆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B.X、Y、Z均為氣態
C.X和Y中只有一種是氣態,Z為氣態
D.上述反應的逆反應的△H>O
11.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達到
平衡的標志是
A.Z生成的速率與Z分解的速率相等 B.單位時間生成n mol X,同時生成2n mol Y
C.X、Y、Z的濃度不再變化 D.X、Y、Z的分子數之比為l:2:2
12.在的醋酸溶液中,存在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水稀釋,中和此溶液所需的NaOH溶液的體積增大
B.加入固體碳酸鈉,平衡正向移動,減小
C.加入固體醋酸鈉,平衡逆向移動,均減小
D.加水稀釋,電離程度增大,由電離出來的增大
13.下列離子反應方程式正確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吸收氯氣:
B.將金屬鈉加入冷水中:
C.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鐵粉:
D.用銅做陽極電解氯化銅溶液:
14.已知:①lmolH分子中化學鍵斷裂時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②1 mol C1分子中化學鍵斷裂時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1原子形成l mol HCl分子時釋放431 kJ的能量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氫氣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氫氣體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B.氫氣和氯氣反應生成2 mol氯化氫氣體,反應的
C.氫氣和氯氣反應生成2mol氯化氫氣體,反應的
D.氫氣和氯氣反應生成1 mol氯化氫氣氣體,反應的
非選擇題(72分)
15.(12分)某化學學習小組在實驗室里利用下圖裝置測定中和反應中的熱效應。實驗時將溶液和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記錄溶液溫度,所得實驗結果如右下圖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
據此請回答下列問題:
第 15 題 圖
(1)從實驗裝置上看,左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溫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學根據所得數據,提出了以下觀點,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做該實驗時環境溫度為22℃
B.該實驗表明化學能可以轉化為熱能
C.該實驗表明有水生成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4)利用圖中所給數據,可測得NaOH溶液的濃度約為______________
(5)除了使用保溫杯外,為了保證實驗成功,還要注意哪些問題(說出2點即
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2分)(1)(4分)有一部分化學反應的反應熱測定起來很困難,我們可以根據蓋斯定律計算獲得。如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化反應熱數值小且轉化慢,測定較困難。已知:①白磷②紅磷
寫出白磷轉化為紅磷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對應下
列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圖,能正確反映出由白磷轉化為紅磷的是_____________。
(2)(8分)有右圖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①裝置A是_______池,B是_______池。
②裝置A中的Zn極是_______極,Cu極上
的電極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③鋅與鐵組成的合金在潮濕的空氣中,
鋅被腐蝕而另一種金屬被保護,這種保護方法叫
做_______,正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
④裝置B中是濃度均為的NaCl、CuSO混合溶液,溶液體積為500mL。當裝置A中Zn棒質量減少32.5g時,C上質量增加____________g;
17.(12分)(1)化學平衡常數K表示可逆反應的進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
K值的大小與溫度的關系是:溫度升高,K值__________ (填"一定增大"、"一定減小"
或"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
(2)高爐煉鐵中發生的基本反應之一為:,其平衡常數可表示為K:,已知1100℃時,K=0.263。
①升高溫度,平衡移動達到新的平衡時,高爐內CO和CO的體積比____________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平衡常數K值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100℃時測得高爐中c(CO)=0.025 ,,此時,反應是否處于化學平衡狀態__________ (選填"是"或"否"),化學反應速度正__________
)逆(選填">"、"<"或":"),其原因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汽車內燃機工作時產生的高溫會引起N和O的反應:
,是導致汽車尾氣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某同學為控制污染,對該反應進行研究。
(1)右圖表示在T1、T2兩種不同溫度下,一定量的
NO發生分解過程中N2的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根據圖像判斷反應,為______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2000℃時,向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
與,達到平衡后NO的物質的量為2mol,則2000℃
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____________。該溫度下,若
開始時向上述容器中充入Nz與Oz均為1 m01,則達到平衡后
N2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避免汽車尾氣中的有害氣體對大氣的污染,給汽車安裝尾氣凈化裝置。凈化裝置里裝有含Pd等過渡元素的催化劑,氣體在催化劑表面吸附與解吸作用的機理如下圖所示。 寫出上述變化中的總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分)與化學平衡類似,電離平衡的平衡常數,叫做電離平衡常數(用K表示, K只與溫度有關)。下表是幾種常見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25℃)。酸電離方程式
電離平衡常數K
回答下列各題:
(1)溫度升高時,______________ (填"促進"或"抑制")弱酸的電離, K值
______________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在溫度相同時,各弱酸的K值不同,那么K值的大小與酸性的相對強弱關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都看作是酸,則它們酸性強弱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 設反應①的平衡常數為。反應②的平衡常數為,在不同溫度下,、的值如下:溫度1.472.3811732.151.67
(1)從上表可以推斷:反應①是_______________ (填"吸"、"放")熱反應。
(2)現有反應③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3的數學表達
式:K=____________。
(3)根據反應①與②,可推導出K、K與K之間的關系式_______________。據
此關系式及上表數據,也能推斷出反應③是"吸熱"還是"放熱"反應。問:要使反應
③在一定條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
(填寫序號)。
A.縮小反應容器容積 B.擴大反應容器容積 C.降低溫度
D.升高溫度 E.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F.設法減少CO的量
(4)圖l、2表示該反應③在時刻t達到平衡、在時刻t分別因改變某個條件而發生變化的情況:
①圖l中時刻t發生改變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圖2中時刻t發生改變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分)曾有實驗報道:在常溫、常壓、光照條件下,N2在催化劑(摻有少量的TiO)表面與水發生反應,生成的主要產物為NH。進一步研究NH生成量與溫度的關系,部分實驗數據見下表(光照、壓力1.0×10Pa、反應時間3h):303313323353生成量4.85.96.08.0熱化學方程式為:
回答下列問題:
(1)畫出上述反應在達到某一平衡狀態時減小N的濃度,平衡發生移動的速率一時間圖像。
(2)與目前廣泛使用的工業合成氨方法相比,該方法中同氮反應速率慢。請提出可提高
其反應速率且增大NH生成量的2點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業合成氨的反應為。設在容積為2.0L的密閉容器中
充入和,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時,NH的物質的量分數(NH的物質的量與反應體系中總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7。計算:
①該條件下N的平衡轉化率;(保留一位小數)
②該條件下反應的平衡常數。
【導語】逍遙右腦整理《高二地理知識點: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2》,以及最全的高考備考資料,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文綜、理綜復習學習資料,復習講義、聽力材料、作文素材,歷年真題試題下載及答案解析,完備的資料庫為廣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備考參考。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云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并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云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①赤道低壓帶:因為熱力作用形成,氣流輻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诟睙釒Ц邏簬В阂驗閯恿ψ饔枚纬桑瑲饬髟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③信風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芨睒O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⑤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等)
。3)高緯環流:
⑥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于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⑦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87597.html
相關閱讀: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3)化學
2016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有答案人教版)
高二化學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練習題(帶答案)
高二化學上冊酸堿中和滴定課時訓練專題
福建省晉江市永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