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生物下冊知識點: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學習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實驗原理:

  ①土壤中存在著大量纖維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細菌和放線菌等,它們可以產生纖維素酶。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可以把纖維素分解為纖維二糖,進一步分解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纖維素作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中,纖維素分解菌能夠很好地生長,其他微生物則不能生長。

  ②在培養基中加入剛果紅,可與培養基中的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當纖維素被分解后,紅色復合物不能形成,培養基中會出現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從而可篩選纖維素分解菌。

  (2)實驗過程:

  土壤取樣:采集土樣時,應選擇富含纖維素的環境

  ↓

  梯度稀釋:用選擇培養基培養,以增加纖維素分解菌的濃度

  ↓

  梯度稀釋

  ↓

  涂布平板:將樣品涂布于含剛果紅的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固體培養基上

  挑選產生中心透明圈的菌落:產生纖維素酶的菌落周圍出現透明圈,考試技巧,從產生明顯的透明圈的菌落上挑取部分細菌,并接種到纖維素分解菌的選擇培養基上,在30~37℃條件下培養,可獲得較純的菌種。

  剛果紅染色的兩種方法的比較:

  先培養微生物,在加入剛果紅在到平板時加入剛果紅

  優點顯示出的眼神反映基本上是纖維素分解菌的作用操作簡便,不存在菌落混雜問題

  缺點操作繁瑣,加入剛果紅溶液會使菌落之間發生混雜(1)由于瓊脂和土豆汁中都含有淀粉類物質,可以使能夠產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現假陽性反應

  (2)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長時間培養會降解剛果紅,從而形成明顯的透明圈,這些微生物與纖維素分解菌不易區分

  知識拓展:1.纖維素與纖維素酶

  (1)纖維素

  ①化學本質:一種多糖。

  ②分布:棉花是自然界中纖維素含量最高的天然產物,此外,木材、作物秸稈等也富含纖維素。

  (2)纖維素酶

  ①習慣上,將纖維素酶分成三類:C1酶、Cx酶和β葡糖苷酶。C1酶是對纖維素最初起作用的酶,破壞纖維素鏈的結晶結構。Cx酶是作用于經C1酶活化的纖維素、分解β-1,4-糖苷鍵的纖維素酶。β葡糖苷酶可以將纖維二糖、纖維三糖及其他低分子纖維糊精分解為葡萄糖。

  ②作用:纖維素

  纖維二糖葡萄糖

  2、為確定得到的微生物是纖維素分解菌,還需進行發酵產纖維素酶的實驗。纖維素酶的發酵方法有液體發酵和固體發酵兩種。纖維素酶的測定方法,一般是對纖維素酶分解濾紙等纖繼素后所產生的葡萄糖進行定量測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306867.html

相關閱讀:高二文科地理如何學
高二物理學習技巧
高二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勸學
化學高二選修1第4章同步練習:垃圾資源化
2014-2015學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試題練習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