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高一,同學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都有了很大的進步,這是同學們勤奮努力的結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進入高二,學習或生活中的這些問題如若得不到解決,將制約同學們的進一步發展。在此,針對高二年級的新生,特就以下幾個問題作出分析和指導。
1、孤獨感和焦慮感較強
高二是學生們在高中階段的“斷層”時期。因為高一新生剛進入高中,對學校、老師、同學以及學習都有新鮮的感覺,而他們所面臨的是如何適應新的生活和新的學習,其興奮心情使其具有積極的學習和生活態度;高三的學生因為就要參加高考,家長、老師和社會對他們給予高度的關注,因而他們會更關注學習。相反,高二階段由于很多學生目標不明確,既沒有高一時的雄心壯志,也沒有面臨高考的緊迫感,是一個容易出現動蕩和茫然的時期。一旦遇到挫折,特別是考試中受到打擊,就會自我懷疑,產生焦慮。有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學生感到整個高中階段有成績明顯退步的階段,其中大部分學生感到這個階段在高二。
鑒于此,特對高二年級的新生提出以下建議:
①要克服日常學習中的枯燥心理,學會從學習中尋找樂趣,例如做出一道難的習題,考過一次優異的成績,受到師長一句表揚的話語,都可以給自己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我離我的夢想又靠近了一步!”經常這樣做,那么你的學習自然也就不會感到枯燥與乏味了。
② “勝不驕,敗不餒”這句話非常重要,對于已經取得成績和進步的學生,切不可驕傲自滿;對于在學習中出現困難與挫折的學生,更要懂得“失敗是成功的墊腳石”這個道理,要學會總結失敗的經驗和教訓,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
2、在學習上兩極分化日益明顯
經過高一一年的學習,學生在知識掌握程度上已較明顯的分出層次,即所謂優生和差生。對優生來說,由于之前學得好,他們積極、自信的心理不斷得到強化,學習興趣上升為樂趣,學習已成為自覺的行為,并不斷從中得到成功的心理體驗。另一部分學生在一年學習中(尤其是在考試中)屢遭挫折,對學習的灰心、自卑甚至害怕等心理也在漸漸固化,出現興趣轉移,偏科等傾向。對中等水平的學生來說,學習目的模糊,學習動機不強,處于一種淡漠的被動狀態。鑒于此,
①對于成績好的學生,我們既要給予肯定,同時也要鼓勵你們繼續努力學習;
②對于學習中等水平和較差的學生,首先要有正確的態度,不要將自己的目標和期望值定得過高,其次要分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找到自己學習發展的潛能,解除不必要的顧慮。
3、偏科現象嚴重
很多學生自初中以來就存在有偏科現象,很多老師也跟學生講到過“木桶理論”。但是,受興趣、信心等因素的影響,高一過來,學生當中偏科的現象依舊存在。“偏科”既包括不喜好某學科,也包括偏好某學科。學生在某一學科成績好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某一學科特別不好,造成學科“跛腿”,一科拉后腿,總成績就不行,將會使自己在高考中吃大虧?朔茊栴},主要要注意以下幾點:
1 2>>尾頁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45217.html
相關閱讀:高二文科地理如何學
高二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勸學
高二物理學習技巧
2014-2015學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試題練習
化學高二選修1第4章同步練習:垃圾資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