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學習高中語文,精心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二語文學習:高二語文越中覽古賞析”,希望對大家的語文學習有所幫助!
高二語文學習:高二語文越中覽古賞析
【譯文】
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凱旋而回,
壯士們穿著錦衣載譽還家。
如花的宮女站滿了宮殿,
到如今,
那里卻只有鷓鴣鳥飛來飛去。
【賞析】
這是李白漫游越國王城故址時寫的一首懷古詩。越中作為古越國的都城,留下了許多古跡和歷史傳說,其中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但是李白并未截取勾踐復國的某一段艱難歷程來描寫,卻別有慧眼,選取勾踐滅吳后的勝利場面:“越王勾踐破吳歸”,當然是舉國歡慶;“義士還家盡錦衣”,出征歸來的將士脫下戰袍,個個鮮衣亮馬,向國人炫耀戰績;“宮女如花滿春殿”,嬌美如花的宮女在宮殿里恣情歡樂舞蹈,舉國上下,宮里宮外都沉浸在勝利的狂歡之中。這一切表明,越王勾踐已經把昔日的屈辱和苦難拋之腦后,忘乎所以,開始了荒淫逸樂的生活,再也沒有了勵精圖治的雄心大志。
所以詩人在結句中語意陡然一轉,嚇了后人一跳,起到了以史鑒今的作用:“只今惟有鷓鴣飛”。志得意滿的越王,衣錦還鄉的將士,千紅百媚的宮女,似乎在霎那間都煙消云散了;昔日的煌煌功業和舞榭歌臺轉眼間已成千年陳跡,而廢城舊址,只有鷓鴣飛來飛去。至此,作者賦詩懷古的主旨方始顯現出來。
本詩的寫作手法和結構極具特色。為了突出懷古的主旨——人事滄桑,盛衰無常,詩人將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荒涼作了鮮明的對比。詩歌的前三句極盡鋪陳之能事,將往昔的盛況寫得熱鬧異常,結句卻震聾發聵,頓然使人感到無限悲涼,這種對比所產生的藝術效果,決非直接描寫所能奏效。絕句一般轉折點都在第三句,而這首詩前三句卻一氣呵成,第四句才陡然一轉,且一轉即停,充分表達了詩歌的主題思想。全詩不著一字議論,卻正應了古人所說的最高境界“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啊!后人曾依此詩譜成《鷓鴣飛》一曲,流傳至今。
看完了這些詳細的越中覽古賞析以及譯文,在加上自己對越中覽古的理解,同學們你們背誦過了嗎?
經過精心的整理,有關“高二語文學習:高二語文越中覽古賞析”的內容已經呈現給大家,祝大家學習愉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38622.html
相關閱讀:高二物理學習技巧
2014-2015學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試題練習
高二文科地理如何學
化學高二選修1第4章同步練習:垃圾資源化
高二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