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 南山中學2015級12月模擬考試化學試題題卷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任何晶體中,若含有陽離子也一定含有陰離子 B.金屬鍵越強,則該金屬的金屬性越強 C.將鐵制品做成炊具,金屬鍵沒有被破壞 D.金屬導電的過程實質上就是金屬鍵被破壞的過程2.下列各組物質的晶體中,化學鍵類型相同、晶體類型也相同的是 A.SO2和SiO2 B.CCl4和KCl? C.NaCl和HCl D.CO2和H2O 3.下列物質的沸點逐漸升高的是 A. NH3 PH3 AsH3 SbH3 B. CH4 SiH4 GeH4 SnH4 C. CI4 CBr4 CF4 CCl4 D. HF HCl HBr HI4.晶胞是晶體結構中可重復出現的最小的結構單元,C60晶胞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60摩爾質量是720 B.C60屬于離子晶體 C.在C60晶胞中平均每個晶胞有14個C60分子 D.每個C60分子周圍與它距離最近等距離的C60分子有12個 5.工業生產水煤氣的反應為:C(s) + H2O(g) CO(g)+H2(g) △H= +131.4 kJ/mol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反應物能量總和大于生成物能量總和 B.水煤氣反應中生成1體積CO(g)吸收131.4 KJ熱量 C.水煤氣反應中生成1 mol H2(g)吸收131.4 KJ熱量 D.CO + H2 C + H2O△H= -131.4 kJ/mol6.一定溫度下,在容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可逆反應:A(s)+2B(g)C(g)+D(g),當下列物理量不發生變化時,能表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① 混合氣體的密度 ② 容器內氣體的壓強 ③ 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 ④ C物質的量濃度 ⑤ 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⑥ B的轉化率 A.①④⑤⑥ B.只有④ C.②③④ D.全部7.可確認發生了化學平衡移動的是A. 由于某一條件的改變,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變B. 有氣態物質參加的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后,改變了壓強C. 化學反應速率發生了改變 D. 可逆反應達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劑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互為同位素的原子性質幾乎完全相同 B.丙氨酸CH3-CH(NH2)-COOH存在手性異構體 C.標準狀況下,相同體積的NH3 、CH4 、HF含有相同的電子數 D.等體積的NO和O2混合后所得的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 g/mol9. 已知在CH3COOH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H3COOHCH3COO- + H+。若采取某種措施使H+的濃度減小,則CH3COO-的濃度 A. 減小 B. 增大 C. 不變 D. 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10.右圖曲線a表示放熱反應X(g)+Y(g) Z(g)+M(g)+N(s) 進行過程中x的轉化率隨時間變化的關系。若要改變起始條件,使反應過程按b曲線進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溫度 B.加大X的投入C.加催化劑 D.增大體積 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已知反應:2M(g)+N(g)+P(g)2Q(g)+3R(g) △H>0,在恒容的密閉容器中,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平衡時,其他條件不變,增加M的濃度,N的轉化率減小 B. 平衡時,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可使該反應的平衡常數增大 C. 單位時間內消耗N和Q的物質的量比為1∶1時,反應達到平衡 D. 其他條件不變,使用高效催化劑,N和P的轉化率增大12. 下列有關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說法,錯誤的是 ① 元素周期表中s區、d區和ds區的元素都是金屬元素 ② d區元素最后一個核外電子一定填充在s能級上 ③ 原子核外電子的能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 ④ 同一周期自左至右,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增大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③④ D. ①②③④13. 室溫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由水電離的c(H+)為10-13 mol?L-1 B.pH=2與pH=1的CH3COOH溶液中c(H+)之比為1∶10 C.pH=12的NaOH溶液和pH=2的CH3CO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pH<7 D.將1 L 0.1 mol?L-1的Ba(OH)2溶液稀釋為2 L,pH=13可逆反應N2O42NO2 △H>0在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狀態,要使混合氣體 顏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①減小壓強 ②縮小體積 ③升高溫度 ④增大N2O4的濃度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可逆反應mA(g)+nB(s)rC(g)+qD(g)在反應過程中,其他條件不變,D的百分 含量和T 或P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溫度降低,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B.使用催化劑,D的物質的量分數增加 C.化學方程式系數m+nr+q D.物質B的顆粒越小,反應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16. 現有四種元素的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1s22s22p3 ④1s22s22p5 則下列有關比較中正確的是 A.第一電離能:④>③>②>① B.原子半徑:④>③>②>① C.電負性:④>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價:①>③>②>④17.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 無色溶液中:K+、Na+、Cu2+、OH- ② pH=11的溶液中:CO、Na+、AlO、NO ③ 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S2O32-、SO、NH ④ 由水電離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⑤ 有較多Fe3+的溶液中: Na+、NH、SCN-、HCO ⑥ 酸性溶液中:Fe2+、Al3+、NO、I-、Cl- A.①② B.③⑥ C.②④ D.③⑤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將NaOH和氨水溶液各稀釋一倍,兩者的OH-濃度均減少到原來的一半 B. 如果鹽酸的濃度是醋酸濃度的二倍,則鹽酸中的H+濃度是醋酸中的H+濃度的二倍多 C. 中和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和醋酸溶液,鹽酸所需氫氧化鈉多于醋酸 D. 物質的量相同的NaClO溶液和HClO溶液中所含ClO-的量相同19.溫度為T℃時,向2.0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應PCl5(g) PCl3(g) + Cl2(g)經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據見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t/s 050 150 250 350n(PCl3)/ mol 00.16 0.19 0.20 0.20A. 反應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為v(PCl3)=0.0032 mol?L-1?s-1B.T℃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為0.025 C.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平衡時c(PCl3)=0.11 mol?L-1,則反應的△H<0D.相同溫度下,向容器中充入.0 mol PCl5,達到平衡時,PCl于%X、Y是周期表前二十號元素 ,已知X、Y之間原子序數相差3 ,X、Y能形成化合物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X、Y處于同一周期,則化合物M不可能是正四面體型分子晶體 B.若X的單質常溫下是氣體,則Y的單質常溫下也是氣體 C.若X、Y兩元素周期數差1,則屬于離子化合物的M只有四種 D.若M屬于離子晶體,則其中可能含有非極性鍵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三、(本題包括3小題,共2分)(7分)種元素A、B、C、D,其中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內只有一個質子;B的基態原子s能級的總電子數比p能級的總電子數多1;C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的3倍; 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 (1) A、形成的化合物2A4分子中σ鍵和π鍵數目之比為________;B的基態原子電子排布圖為 。?A、C形成的化合物A2C2分子屬于________(“極性分子”或“非極性分子”),其電子式________ (2)與PH3相比,BA3易液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的立體構型為 ,BC中B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為__________。22. (6分)在火箭推進器中裝有還原劑肼(N2H4)和強氧化劑H2O2,當它們混合時,即產生 大量的氮氣和水蒸氣,并放出大量的熱。已知0.4 mol液態肼和足量H2O2反應生成氮 氣和水蒸氣時,放出256.64 kJ的熱量。 (1) 寫出肼和H2O2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H2O(l) = H2O(g) ΔH=+44 kJ/mol,則16 g液態肼與足量雙氧水反應生成氮氣和液態水時,放出的熱量是____________。 (3) 上述反應應用于火箭推進器,除釋放出大量熱量和快速產生大量氣體外,還有一個很突出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1分)Ⅰ(6分).現有pH=2的醋酸甲和pH=2的鹽酸乙: (1)取10 mL的甲溶液,若加入少量的冰醋酸,醋酸的電離平衡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動;若加入少量水后,溶液的pH (填“增大”、“減小”或“無法確定”下同);若加入少量無水醋酸鈉固體,待固體溶解后,溶液中c(H +)/c(CH3COOH)的值將 。 (2)相同條件下,取等體積的甲、乙兩溶液,各稀釋100倍。稀釋后的溶液,其pH大 小關系為pH(甲) pH(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下同)。 (3)相同條件下,取等體積的甲、乙兩溶液,加一定量的水稀釋后,其pH仍相同,則加水的體積甲 乙。 各取25 mL的甲、乙兩溶液,分別用足量的等濃度的NaOH溶液中和,則消耗的NaOH溶液的體積大小關系為V(甲) V(乙)。Ⅱ(6分). 已知水在25 ℃和 ℃(B)時,其電離平衡曲線如右圖所示:()25 ℃時,將pH=3 H2SO4溶液與pH=10的NaOH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則H2SO4溶液與NaOH溶液 的體積比為 。()T ℃時,若10體積pH1=a的某強酸溶液與1體積pH2=b的某強堿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則混合前,該強酸的pH1與強堿的pH2之間應滿足的關系是 。曲線B對應溫度下,pH=的H溶液和pH=的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請分析其原因: 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 化學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15404.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晉江市永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3)化學
高二化學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練習題(帶答案)
2016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有答案人教版)
高二化學上冊酸堿中和滴定課時訓練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