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九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上學期期中考試Ⅰ卷(共5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項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50分)1. 下列設備工作時,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是ABCD硅太陽能電池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集熱器燃氣灶2C.NH4NO3D.CO23.“搖搖冰”是一種即用即冷的飲料。吸食時將飲料罐隔離層中的化學物質和水混合后搖動即會制冷。該化學物質最可能是 ( )A.氯化鈉B. 固體氫氧化鈉C. 固體硝酸銨D.生石灰4.下列性質中,能證明甲酸(HCOOH)A.1mol/L的甲酸溶液的pH約為2B.甲酸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C.10mL 1mol/L的甲酸溶液恰好與10mL 1mol/L的燒堿溶液恰好完全中和D.在相同溫度下,相同濃度的甲酸和硫酸溶液,甲酸的導電性比硫酸弱5.對于化學反應方向的確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溫度、壓強一定時,吸熱的、熵增加的反應一定能自發進行B.在溫度、壓強一定的條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決定了一個化學反應的方向C.反應焓變是決定反應能否自發進行的唯一因素D.固體溶解過程與熵變無關6.在恒溫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P(g)+Q(g)R(g)+S(g),下列說法中可以表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A.反應容器內的壓強不隨時間變化B.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C.反應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變化D.反應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變化7.一定條件下,將5molH2和1molN2充入一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N2+3H22NH3(各物質均為氣態),達到平衡時,H2的轉化率不可能是( )A.20%B.35%C.50%D.65%8.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若反應速率分別用v(NH3)、v(O2)、v(NO)、v(H2O)來表示,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 v(NH3)= v(O2) B. v(O2)= v(H2O) C. v(NH3)= v(H2O)D. v(O2)= v(NO)9.今有pH相同的硫酸和醋酸各100mL,將足量的鎂條分別加入到硫酸溶液和醋酸溶液中,關于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因為硫酸是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所以剛開始其反應速率更快B.整個反應過程中兩者的反應速率相同C.鎂與硫酸反應產生的氫氣比醋酸與鎂反應產生的氫氣少D.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大于醋酸10.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干冰升華要吸收大量的熱,但不是化學反應中的吸熱反應B.酒精常被用做酒精燈和內燃機的燃料,說明酒精燃燒是放熱反應C.人們用氫氧焰焊接或切割金屬,主要是利用了氫氣和氧氣化合時放出的能量D.常溫下不燃燒,加熱才能燃燒,說明木炭燃燒是吸熱反應11.下列關于平衡常數(K)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相同溫度下,不同濃度的同一弱電解質,其電離平衡常數(K)不同B.相同溫度下,水的離子積常數就是水的電離平衡常數C.由K水解=可知,弱酸(或弱堿)的電離常數越。ㄔ饺酰,其所生成的鹽水解的程度就越大。D.同溫同濃度條件下,一元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K)越小,則溶液的pH越小12.在2SO2(g)+O2(g)2SO3(g)(ΔH<0)所建立的平衡體系中,下列條件可使逆反應速率加快,且平衡向右移動的是( )A.升高溫度B.增加壓強C.增加SO3濃度D.使用催化劑13.同溫下,甲、乙兩瓶醋酸的濃度分別為1mol/L和0.1mol/L,則甲、乙兩瓶醋酸中c(H+)之比是( )A.大于10 B.小于10 C.等于10D.無法確定14.下列熱化學方程式中的ΔH能表示物質燃燒熱的是( )A.2CO(g)+O2(g)==2CO2(g) ΔH=-566kJ?mol-1B.CH4(g)+2O2(g)==CO2(g)+2H2O(l) ΔH=-890kJ?mol-1C.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D.H2(g)+Cl2(g)==2HCl(g) ΔH=-148.6kJ?mol-1 15.已知4H++4I-+O2==2I2+2H2O。為了利用該反應探究反應速率與溫度的關系,除1mol/L KI溶液、0.1mol/L稀硫酸外,還必需的試劑是( )A.淀粉B.唾液C.碘水D.H2O216.下列實驗誤差分析錯誤的是A.常溫下,用潤濕的pH試紙測稀堿溶液的pH,測定值偏小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所配溶液濃度偏C.中和滴定時,滴定前滴定管內氣泡,終點讀數時氣泡,所測偏D.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所測17.一真空密閉容器中,盛有2molPCl5氣體,加熱到200℃時發生如下反應:PCl5(g)PCl3(g)+Cl2(g),反應達到平衡時,PCl5所占體積分數為M%;若在同一溫度和同一容器中,最初投入的是1molPCl5氣體,反應平衡時,PCl5所占體積分數為N%,則M和N的關系是( )A.M>NB.N>MC.M=ND.無法比較18.已知3.6 g碳在6.4 g的氧氣中燃燒,至反應物耗盡,放出X kJ熱量。已知單質碳的燃燒熱為Y kJ/mol,則1 mol C與O2反應生成CO的反應熱ΔH為A.-(5X-0.5Y) kJ/molB.-Y kJ/molC.-(10X-Y) kJ/molD.+(10X-Y) kJ/mol19.一定溫度下,將一定質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釋的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a,b,c三點溶液的pH:c<a<b B.a,b,c三點醋酸的電離程度: c<a<b C.用濕潤的pH試紙測量a處溶液的pH,測量結果偏小 D.a,b,c三點溶液用1 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和,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c<a<bbY(g)+cZ(g)達到平衡狀態,把容器體積擴大到原來的2倍,且達到新的平衡狀態時,X的物質的量濃度從0.1mol/L減小到0.06mol/L,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a>b+cB.a<b+cC.a=b+c D.a=b=c21. 下列實驗事實不能用原理解釋的是A. B.C. D.22.25 ℃在等體積的①=0的2SO4溶液,②0.05 mol的Ba()2溶液,③= 10的2S溶液,④=5的4NO3溶液中,發生電離水的物質的量是( )A.1∶10∶1010∶109B.1∶5∶5×109∶5×109C.1∶20∶1010∶109D.1∶10 ∶104∶10923.某反應B(g),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圖中E1 表示正反應的活化能,E2 表示逆反應的活化能)。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反應為放熱反應B.催化劑改變該反應的焓變C.催化劑能降低該反應的活化能D.24.相同溫度下,等物質的量濃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溶液 ②Na2SO4溶液 ③NH4Cl溶液 ④NaHCO3溶液 ⑤CH3COONa溶液,其pH的由大到小順序正確的是( )A.④⑤②①③B. ④⑤②③①C. ⑤④②③①D. ⑤④②①③25.對于可逆反應A2(g)+3B2(g)2AB3(g) (ΔH<0),下列圖像不正確的是( )Ⅱ卷(共50分)二、填空題26.(8分)寫出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變化(1)NaHSO4的電離 。(2)H2S的電離 。(3)NH4Cl的水解離子方程式 。(4)泡沫滅火器原理的離子方程式 。27.(6分)為了合理利用化學能,確保安全生產,化工設計需要充分考慮化學反應的焓變,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化學反應的焓變通常用實驗進行測定,也可進行理論推算。(1)實驗測得,5g甲醇(CH3OH,液態)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液態水時釋放出113.5kJ的熱量,試寫出甲醇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 。(2)已知化學鍵的鍵能為:化學鍵H—HN—H鍵能/kJ?mol-1436391945又知反應N2(g)+3H2 (g)2NH3(g) ΔH=a kJ?mol-1。試根據表中所列鍵能數據估算a的值為 。(3)已知:C(s,石墨)+O2(g)==CO2(g) ΔH=-393 kJ?mol-1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2C2H2(g)+ 5O2(g)==4CO2(g)+2H2O(l) ΔH=-2599kJ?mol-1根據蓋斯定律,計算 298K時C(s,石墨)和H2(g)反應生成1mol C2H2(g)的焓變為 。28.(10分)高爐煉鐵中發生的基本反應之一如下:FeO(s)+CO(g)Fe(s)+CO2(g) ΔH>0,其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 ,又知1100℃時,K=0.28。(1)溫度升高,化學平衡移動后達到新的平衡,平衡常數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1100℃時測得高爐中c(CO2)=0.013mol/L,c(CO)=0.05mol/L,在這種情況下,該反應是否處于化學平衡狀態: (填“是”或“否”),此時,化學反應速率是v正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 。29.(6分)某學生用0.1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為如下幾步:(A)移取20.00mL待測的鹽酸溶液注入潔凈的錐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B)用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標準溶液的堿式滴定管固定好,調節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滿溶液(D)取標準KOH溶液注入堿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E)調節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記下讀數(F)把錐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標準KOH溶液滴定至終點,記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完成以下填空:正確操作的順序是(用序號字母填寫)(2)實驗中用左手控制(填儀器及部位),眼睛注視_,直至滴定終點上述(A)操作之前,如先用待測液潤洗錐形瓶。若稱取一定量的KOH固體(含少量NaOH)配制標準溶液并用來滴定上述鹽酸。滴定結束后如仰視觀察滴定管中液面刻度,則對滴定結果的影響是。30.(10分)已知水在25℃和100℃時,其電離平衡曲線如圖所示:(1)25℃時水的電離平衡曲線應為 (填“A”或“B”),請說明理由 。(2)100℃時,將pH=12的NaOH溶液與pH=3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6,則NaOH溶液與H2SO4溶液的體積比為 。(3)25℃時,若100體積pH1=a的某強酸溶液與1體積pH2=b的某強堿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則混合前,該強酸的pH1與強堿的pH2之間應滿足的關系是 。(4)曲線B對應溫度下,pH=3的鹽酸溶液和pH=9的某堿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7。請分析原因: 。31.(10分) 有甲、乙兩個容積相等的恒容密閉容器,向甲容器中通入molA和2molB,向乙容器中通入molA、0.5molB和molC,保持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九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33720.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晉江市永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高二化學上冊酸堿中和滴定課時訓練專題
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3)化學
高二化學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練習題(帶答案)
2016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有答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