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我們的中華文化參考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你還在為高中政治學習而苦惱嗎?別擔心,看了“我們的中華文化參考答案”以后你會有很大的收獲:

我們的中華文化參考答案

課時作業(二十六)

1.D[解析] 諸子蜂起、百家爭鳴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儒學確立其至尊地位是在漢代,而不是隋唐時期;中華文化進入全盛時期是隋唐,早于宋元明,A、B、C是錯誤的。

2.C[解析] 依據教材可知①②正確。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等是我國現階段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口語是最直觀、最常見、最豐富的大眾傳媒,故③④錯誤,選C項。

3.D

4.A[解析] 中華世紀壇序內容表明中華文化的一脈相傳、連綿不絕。當然重要原因在于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本題立足重點概念的辨識,來提高對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中華文化“包容性”的內涵及意義,教材有明確的表述。②中“各種”說法不對,應該是吸收“優秀成分”,此題肢排除。④的定位是中華文化中“科學技術”的地位,應排除。

5.D[解析] 嚴格意義上講“文化”不等于“文明”,①錯在“就是”。③錯在“一直”,舍去。

6.D[解析] 本題考查我國古代科技的特點,依據教材只有D正確。

7.D[解析] 文獻古籍屬于史書典籍,它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之一,所以,①正確。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特別是漢字在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②屬于知識性錯誤。古籍記載了文化發展的歷史軌跡,是我國寶貴的精神財富,具有重要的歷史、思想、文化價值,以及經濟價值,③正確。古籍承載著文化傳承的功能,保護古籍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有利于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建設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

8.D[解析] 考查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生命力。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①排除。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②排除。③不符合當今世界的客觀事實,排除。我國古代的書法、繪畫藝術生動展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非凡的創造力,正是這種生生不息的創新能力,才造就了中華文化的輝煌燦爛。因此,選D。

9.C[解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題干材料主要講述我國多樣性的地方文化相互交流,繁榮興盛。據此判斷,①③④表述正確且符合題意。不同區域文化交流時,主要體現的是各具特色,故②表述不符合題意。

10.B[解析] 本題考查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卮鸨绢}容易被材料中的“嶺南地區的地域”所迷惑而選A項,所以做題中要注意題干最終的指向性‐‐嶺南文化在不斷吸取和融匯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回扣教材則是包容性,選B。

11.B[解析] A不符合客觀情況。C推廣普通話與各民族文化多樣性發展是兩回事。D錯在“消除”。

12.C[解析] 150件富有悠久歷史底蘊的圓明園文物在園里展出,熠熠生輝,體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①當選。150件圓明園文物歷史命運的前后對比,體現了國家的命運關系著文化的興衰,③符合題意,②錯誤。這些修復的文物使人百感交集,體現了④。

13.[答案] ①水陸庵始建于六朝時期,古寺中老子、孔子塑像表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②寺內雕塑精美,布局嚴謹等,表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③釋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位塑像并列,佛、道、儒三教合一,表明中華文化的包容性。④水陸庵的塑像特點,表明中華文化異彩紛呈,特色鮮明。

[解析] 本題考查中華文化的特征,中華文化具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以及特有的包容性等特征,學生只需要結合材料信息加以分析說明即可。

14.[答案] 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包容文化發展的差異性;既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又要博采眾長、交融發展。

[解析] 本題緊密聯系社會熱點,結合“包容性增長”的材料背景,考查文化多樣性考點的應用,考查考生調動、運用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難度較大。從《文化生活》角度闡釋“包容性增長”的內涵,既有對傳統文化的包容,又有對外來文化的包容,這都體現了文化的多樣性。

通過閱讀“我們的中華文化參考答案”這篇,小編相信大家對高中政治的學習又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學習輕松愉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50388.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景德鎮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政治試題
江西省撫州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 政治
雅安中學高二政治期中試題
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第一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階段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3月月考 政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