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高二同學,時間真如白駒過隙,匆然間高一生活已一閃而過。做為處于高二初期的大家,你們對高二了解多少呢?你們做為高二學生,應該怎樣奮斗高二,成長自己呢?你們面對嶄新的、對自己成長具有關鍵意義的高二學習生活,準備充分了嗎?時間不容彷徨,時間公正而無情,時間要求每一位高二學生應盡快明確做出解答。為幫助同學們思考,現把高二有關情況做如下介紹:
一、高二非常重要。其重要性表現在:
1、高二學習為高考奠基。有人說:學生高考,決戰在高三,決勝在高二。仔細分析,此話不無道理。在高二,開齊了高中的所有課程,而且這些課程基本上要在高二全部學完,為高三轉入全面復習做好準備,實際是為高考做準備。高二學得是否扎實,決定著高三的成敗。正所謂:高二學不好,高考放空炮。
2、高二學習要完成兩個轉變。高二是同學們邁向成人的最后一步。社會所需要的成人所具有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要在高二形成,具體是:思維方式應由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經驗型水平向以抽象思維為主的理論性水平轉變;學習方式應由以“被動接受”為主的水平向以“主動獲取”為主的水平轉變。
3、高二學習、做事要向自主、負責、自動深化。隨著生理、心理向成人化接近,同學們更有理性、更有能力認識自己、認識環境,在自己努力、外部規范的催化下,將會把學習、管理、生活更好地建立在自覺、能動、自動的基礎上。
二、高二的有利條件
1、由于向成人接近,同學們的生理、心理進一步發展,使自己理性認識問題、能動控制自己、集中精力學習的能力進一步增長。
2、有了一年的經歷,對高中的學習生活開始適應,為自己加強養成、形成良好習慣、提高學習和做事效率創造了條件。
3、文理分科使同學們的人生理想開始清晰化,同時也使同學們的學科興趣和學科優勢得到發揮。在文理分科后,同學們可以揚長避短,集中精力為理想學習、靠興趣學習,使學習更有主動性、自覺性、實效性。
4、新學科的開設、新班級的組成、入高中后一年的轉瞬即逝,均可以使同學們產生激情、增加壓力、增強緊迫感,以更大的熱情、更強的斗志、更韌的毅力投入到高二的學習生活中。
三、高二易產生的問題
1、成人意識增強和經歷、經驗相對不足的矛盾,使得同學們容易產生偏激、固執、無所謂情緒,特別是當自尊得不到滿足時,往往會發生逆反甚至叛逆行為和家長、老師、同學發生矛盾而影響到學習。
2、隨著高一新生的入校,由小弟變成了老二,若不能及時把高二和高考聯系起來,再加上對高中生活新鮮感的消失和積累的一點小資歷,懈怠、隨便、散漫、反常規行為就會應時而生,自然會嚴重影響到學習的心態,甚至會因違紀而受到處理。
3、在高一學習成績的不理想會消磨意志、產生自卑情緒,反映到高二就會消極學習、消極處事、不主動進取,甚至走向反面用反常規行為發泄情緒、表現自己。
4、對成人、成才的艱苦性、長期性認識不足,在畏難怕苦思想作用下,在外界不良信息、不良生活方式誘惑下而厭學逃學。
5、課程增加、文理分科、會考和高考雙重壓力等問題易使學生不知怎樣分配精力、不知用什么方法學習,從而導致兩種傾向:〈1〉、偏科,影響高考〈2〉、學習無重心,平均使用精力,同樣使高考、會考不能和諧發展。
6、受生命成長規律的自然作用和對早戀危害的認識不足,以及“中學生成人、成才第一;為準備高考,高中生的每一刻都是緊迫的”意識不強,很容易發生早戀或者進行異性間的不正當交往。早戀本身就會分心,同時又要受“想與不該”矛盾的煎熬和“做與怕逮”擔心的折磨,這怎么會不影響學習呢?
四、高二非常關鍵。從高二的有利條件和易產生的問題可以看出,高二學年是同學們學習生活中的關鍵一步。抓住有利條件,杜絕可能發生的問題,就會使自己滿腔熱情、信心百倍、堅韌不拔、堅持不懈地在高二奮斗進取,在高一的基礎上完成新的任務、實現新的目標、獲得新的進步,讓自己的高二成為高考成功的一半。相反,抓不住有利條件,抵制不住易產生問題的侵襲,自然會成績下降,甚至做人淪喪。要么,落個哀嘆:我人生的失敗就在于高二時的懈;要么中途掉隊,被集體無奈、無情的淘汰,在自己人生的旅途中涂下黑色的一筆。
五、高二應該怎樣做
1、要認識到分科對自己人生理想初步定位的意義,把理想轉化為動力,把遠期理想轉化為近期目標。要有切實可行的近期目標和行動計劃。
2、要認識到分科意味著距高考更近了,學習任務更重了,學習要求更高了。要有壓力感,增強緊迫感,抓住每一天,每一分鐘。
3、要意識到自己接近成人了,樹立起責任感,有意識做到慎獨、自律,把建優良秩序、優美環境和加強個人修養統一起在學習、生活、活動過程中,既做貢獻,又陶冶自己。
4、要積極轉變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大量獲取知識,快速增長能力,特別要盡快形成具有自己個性的學習方法。
5、克服懈怠、散慢、厭學、逆反、自卑、早戀等消極心理或消極行為傾向,時刻警惕易發問題侵襲,堅決不讓問題纏身,堅決不做問題學生,保證不掉隊,爭取不后退,積極爭前位。始終做正直、努力、進取、向上的學生;做為集體爭光,與集體共榮、對同學有益,與同學共進、對老師愛戴,與老師一起發展的學生。
直面高二:力戒浮躁和享受磨煉
為了說明高二的重要性,可以借用很多過來人的經驗和教訓你可以感覺到他們的坦然和后悔,你可以從他們的字句中感受那份幽幽的誠意。
“高中學習必須要持續地投入。別在高一時成天在青春期的幻想中參加一些聚會、游玩中度過,到高二就迷茫,高三就后悔,唉高三才想起努力,奮斗起來太難了!”“高一要學會適應、學會學習;高二要學會探究、不隨大流;高三要執著,相信困難是暫時的,分數和名次上升是你的最大樂趣!薄案咭粫r哪怕班上倒數10名,但只要奮斗,達到前15名是很有希望的,我們班這樣的例子不少!薄案咭、高二也要認真對待學習,為高三打基礎,這樣高三學習才更輕松!薄霸诟咭粫r,多看看像《高考金刊》那樣的雜志,它會讓你知道好大學會給你帶來什么,大學間的差別是什么,讓你有某個奮斗目標!薄盀槭裁匆ゲ哦谜湎?如果上天再給我一個機會,我還愿意讀一次高三,好好做一做這個時段人生應該做的事--學習!”
如果把高中三年去挑戰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長跑的話,那么高中二年級是這個長跑的中段。與起點處相比,它少了許多的鼓勵、期待,與終點處相比,它少了許多的掌聲、加油,還有那條紅線。它是孤身奮斗的階段,是一個與寂寞為伍的階段,是一個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階段。但它同時是一個厚實莊重的階段。這個時期形成的優勢最具有實力。
目前高二學生中間,有兩種思想:一種是,我已經過去了高一,學校的方方面面我都已熟悉了,離高考還遠,正是可以放松自在的一個時期;另一種是,我已經過去了高一,已經清楚了自己身上還存在哪些不足,還有哪些不利于高考的習慣,思想更成熟了,責任感更強了,沒有高一的幼稚,沒有高三的焦慮,正是增強實力,拋開對手,去拚高考的最佳時期。
兩種認識,天地之別。因此,如果說高二學生間存在競爭的話,成績有差異的話,一是自控能力,二是高三意識。自控什么?控制那些與學校要求、與高考要求不合拍的習慣在你身上滋生蔓延,調控自身的力量去清除那些已有的不良惡習。做人的水平決定學業的水平,把生活中每個細節都轉化成積極向上的因素,已經為太多的成功所證明。
究竟做得如何,實在值得每位同學深思?吹絼e人考入北大清華的同時,更要看到“埋頭、素服、三緘口”,這些微小而舉足輕重的習慣所起的巨大作用。高考的競爭使得每一個面對它的同學必須全力以赴,容不得絲毫的細節去形成分力,而那些不起眼的壞習慣則是“無底的漏斗,把一切的一切都漏下去了”。
因此,當進入高二經過第一次大考后要反思的,首先是思想上的誤區、習慣上的謬誤,而不是知識上的漏洞。從一次考試到下一次考試,至關重要的是有針對性地解決一個習慣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傲晳T決定命運”,高二年級絕對應該是一個覺悟的時期。
一、要力戒浮躁
暴露在試卷上的書寫了草、會而不對;作業中的敷衍了事;思考上的淺嘗輒止;學習過程中的丟三拉四,反映出的是思想上的浮躁,心態上的浮躁。做學問,坐不下去不行,鉆不進去不行。
嘈雜的教室、亂七八糟的物品擺放、地面上的廢紙、墻上的腳印,給人的印象都是雜亂與無序,這種不良信號的不斷輸入,必然導致心態的浮躁,更可怕的是許多同學還在以種種理由放縱自己,視怪不怪,安然自得,害人害己。
正如一位學者坦言:“做一個優秀的學者,靈活的頭腦與沉重的屁股是兩個不可缺少的條件”。考場要自己去上,做學問也沒人代替得了。
二、享受磨難,進入境界
暑假中,一支中國中學生長城考察隊與日本一支中學生長城考察隊不期而遇,各打一面大旗,中方旗上四個大字“艱苦磨煉”,日方旗上也是四個字“享受磨難”。
“磨煉”與“磨難”,差別不大,“艱苦”與“享受”的差別是巨大的。這種巨大的差別首先是心態的差別: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進取的還是保守的。人的生物性中本來就有太多的享受安逸的成份,能把磨難看成享受的人,無疑才能進入做人的另一個境界。
鄭板橋一生畫竹,晚年也有四句詩:“四十年間畫竹枝,晝間畫來夜間思,削盡冗繁留青色,畫到生時是熟時”。想想鄭板橋能入得“晝間畫來夜間思”的境界,該是多難得的自控能力。他進入了境界。
至于“畫到生時是熟時”,則是進入了更高的境界,那是成功的境界,超凡的境界。他不苦么,細品詩句,不難發現,所謂“甘苦寸心知”,只不過,看竹、想竹、畫竹、悟竹成為一大樂事,一大享受罷了。做到享受磨難,容易么?看來也難也不難。關鍵有兩點:一是非凡的信念,二是非凡的自控能力。
當你用意志控制自己去吃苦時,會感到苦,當你逐漸進入境界而成為習慣時,只會感到強烈的信念在熊熊燃燒,它召喚你去拚斗、登攀,體會成功,體味享受,欲罷不能。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甜檸檬理論??雖說檸檬是酸的,當你非吃不可的時候,會覺得它也挺甜的。
道理就在于你必須接受它的時候,就會生法想它的好。請記住一句話:甜,只是一種味覺,轉瞬即逝;苦,則是一筆財富,雋永深長。在做狀元夢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吃狀元之苦,下狀元之力,走狀元之路,入狀元之境。這必須在有強烈成功欲的同時,有享受磨難的頑強意志與自控能力。
高中二年級,長跑的中段,正是力戒浮躁,充分發揮自控能力的時期,這時期內,認準方向,建立大苦樂觀,耐得住寂寞,默默地為自己加油,拚力前行,應該是每位高二同學的共同追求。享受磨難,知易行難。再請記住:去做比做好更重要!
人在動力不足時,找出個準備拖延、懶惰的理由總是很容易。比如說時間不夠。這時要多學學那些有所作為的人。全美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有一次給學生演講時告訴學生們:這世界上的許多事情是使用15分鐘的工夫來完成的,這段時間通常被人們浪費掉。
我們往往把成就非凡的人叫天才。天才有三個特征: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向往;忍別人所不忍,成別人所不成;預見能力或叫超前思維。因此要做到不留遺憾,不僅僅是在那個六月之后才意識到許多的“悔不該”,必須有點憂患意識。
要有點遠見,早點具有高三意識,早點納入高三的快車道,早點用高三精神鼓舞起斗志。讓浮躁、拖拉、得過且過離我們遠去,打造高二精神,高二品牌。在這里,誠心誠意地告誡同學們:把高二這一步走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91904.html
相關閱讀:高二文科地理如何學
高二物理學習技巧
2014-2015學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試題練習
高二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勸學
化學高二選修1第4章同步練習:垃圾資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