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2015—2014學年度上學期高二期末考試 化學試卷命題人:武漢四中 丁瑩 審題人:洪山高中 何春梅 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包含16道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的選項填入答,每小題3分,共48分)25 ℃、101 kPa下:①2Na(s)+O2(g)===Na2O(s)ΔH1=-414 kJ/mol②2Na(s)+O2(g)===Na2O2(s)ΔH2=-511 kJ/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和②產物的陰陽離子個數比不相等B.①和②生成等物質的量的產物,轉移電子數不同C.常溫下Na與足量O2反應生成Na2O,隨溫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漸加快D.25 ℃、101 kPa下,Na2O2(s)+2Na(s)===2Na2O(s)ΔH=-317 kJ/mol下列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①已達平衡的反應C(s)+H2O(g) CO(g)+H2(g),當增加反應物物質的量時,平衡一定向正反應方向移動②已達平衡的反應N2(g)+3H2(g)2NH3(g),當增大N2的濃度時,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N2的轉化率一定升高 ③2.0molPCl3和1.0molCl2充入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PCl3g)+ Cl2(g)PCl5(g)達平衡時,PCl5為0.4mol,如果此時移走1.0 molPCl3 和0.50 molCl2,在相同溫度下再達平衡時PCl5的物質的量大于0.20mol而小于0.40mol④有氣體參加的反應達平衡時,在恒壓反應器中充入稀有氣體,平衡不移動A.①④ 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B + C(g) -Q,達到平衡?s小容器體積,重新達到平衡時,C(g)的濃度與縮小體積前的平衡濃度相等。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產物B的狀態只能為固態或液態B.平衡時,單位時間內n(A)消耗?n(C)生成=1?1C.保持體積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加入B,平衡可能向逆反應方向移動D.若開始時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達到平衡時放出熱量Q5、25℃時,下列溶液中微粒存在情況合理的是A.Fe2+、Mg2+、ClO-、Cl-能大量共存B.含Br-、K+、Na+、HSO3-的溶液,通入SO2后這些離子仍能大量共存C.含K+、Na+、NO3-、CH3COO-的溶液中c(H+)D.硝酸鈉和碘化鋇混合溶液中,溶質離子濃度為c (Ba2+)=0.2mol/L,c(Na+)=0.2mol/L, c(NO3-)=0.3mol/L,c(I-)=0.1mol/L6、常溫下,將100 mL 0.02 mol?L-1的Ba(OH)2溶液和100 mL 0.02 mol?L-1的NaHSO4溶液混合,若忽略溶液體積變化,則混合后的溶液A.pH=2B.pH=12C.由水電離產生的c(H+)=1.0×10-2 mol?L-1D.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2 mol?L-1 C(H)C(OH)=C(CN)C(Na)Sn2+(aq)+Pb(s),體系中c(Pb2+)和c(Sn2+)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往平衡體系中加入少量金屬鉛后,c(Pb2+)增大B.往平衡體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體后,c(Pb2+)變小C.升高溫度,平衡體系中c(Pb2+)增大,說明該反應的△H>0D.25℃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2.29、實驗: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l溶液等體積混合得到濁液a,過濾得到濾液b和白色沉淀c;②向濾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現渾濁;③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變為黃色。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濁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g) Ag+(aq)+Cl-(aq)B.濾液b中不含有Ag+C.③中顏色變化說明AgCl轉化為AgID.實驗可以證明AgI比AgCl更難溶10、糕點包裝中常見的脫氧劑組成為還原性鐵粉、氯化鈉、炭粉等,其脫氧原理與鋼鐵的吸氧腐蝕相同。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含有 1.12g鐵粉的脫氧劑,理論上最多能吸收氧氣336mL(標準狀況) B.脫氧過程是吸熱反應,可降低溫度,延長糕點保質期 C.脫氧過程中碳做原電池負極,電極反應為:2H2O+O2+4e-=4OH-D.脫氧過程中鐵作原電池正極,電極反應為:Fe-3e-=Fe3+11、某興趣小組設計如圖所示的微型實驗裝置。實驗時,現斷開K2,閉合K1,兩極均有氣泡產生;一段時間后,斷開K1,閉合K2,發現電流表指針偏轉,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A.斷開K2,閉合K1時,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 + 2Cl-Cl2↑+H2↑B.斷開K2,閉合K1時,石墨電極附近溶液變紅C.斷開K1,閉合K2時,銅電極上的電極反應為: Cl2+2e-=2Cl-D.斷開K1,閉合K2時,石墨電極作正極12、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產物有(不考慮立體異構)A.3種 B.4種 C.5種 D.6種13、分子組成為C10H14的苯的同系物,已知苯環上只有一個取代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有機物不能發生加成反應,但能發生取代反應B.該有機物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但能使溴水褪色C.該有機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該有機物有4種不同結構下列有機物檢驗方法正確的是A.取少量鹵代烴加NaOH水溶液共熱,冷卻,再加AgNO3溶液檢驗鹵原子存在B.C.用鑒別乙烯與乙炔D.用NaOH水溶液來鑒別一氯乙烷和三氯乙烷x、y、z三種物質的分子組成分別符合烷烴、烯烴、炔烴的通式,若在一定條件下V L的x、y、z的混合氣體可與V L H2發生加成反應,則混合氣體中x、y、z的體積比可能是①1:1:1 、12:3 、14:1 、32:1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①④C2H2)、苯(C6H6)、乙醛(C2H4O)的混合氣體中含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8%,則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A.60% B.84% C.91% D.412%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2分)17、(8分)Ⅰ 在①CH2=CH2②C6H6 ③CH3CH2OH ④CH3COOH ⑤聚乙烯五種物質中:(1)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2)屬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3)能與Na2CO3溶液反應的是________;(4)能發生酯化反應的是________;() 既能發生取代反應又能發生加成反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0分)碳、氮和鋁的單質及其化合物在工農業生產和生活中有重要作用。(1)真空碳熱還原一氯化法可實現由鋁礦制備金屬鋁,其相關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2Al2O3(sAlCl3(g)+C(s)AlCl(g)+CO(g)H= a?kJ?mol-13AlCl(g)2Al(l)+ AlCl3(g)H= b?kJ?mol-1反應Al2O3(s)+ 3C(s)2Al(l)+ 3CO(g)的H= a+b kJ?mol-1(用含a、b的代數式表示)用活性炭還原法可以處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組向某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發生反應C(s)+ 2NO(g) N2(g)+ CO2(g)H= Q?kJ?mol-1。在T1時,反應進行到不同時間測得各物質的濃度如下:時間(min)濃度(mol/L)NO1.000.680.500.500.600.60N200.160.250.250.300.30CO200.160.250.250.300.300~10min內,NO的平均反應速率v(NO)= ,T1℃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 ②30min后,只改變某一條件,反應重新達到平衡,根據上表中的數據判斷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填字母編號)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c.加入合適的催化劑d.適當縮小容器的體積若30min后升高溫度至T2,達到平衡時,容器中NO、N2、CO2的濃度之比為3:1:1,則Q 0(填“>”或“<”)④在恒容條件下,能判斷該反應一定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依據是 (填選項編號)a.單位時間內生成2nmol?NO(g)的同時消耗nmol?CO2(g)b.反應體系的溫度不再發生改變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改變Cl2 224 mL,電解后的溶液總體積為200 mL,則溶液的pH = 。(3)若每個電池甲烷通入量為 1 L(標準狀況),且反應完全,則理論上通過電解池的電量為 。ǚɡ诔礔 = 9.65×l04C? mol-1,列式計算),最多能產生的氯氣體積為 L (標準狀況)。20、(11分)如圖是8種有機化合物的轉換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1) 根據系統命名法,化合物A的名稱是________。(2) 上述框圖中,①是______反應,③是______反應(填反應類型)。(3) 化合物E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寫出由D生成E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C1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F1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 ___。F1與F2的關系為________。①堿洗的目的是洗去鋁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堿洗時候常有氣泡冒出,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為將堿洗槽液中的鋁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試劑中的 。a.NH3 b.CO2 c. NaOH d.HNO3 ②以鋁材為陽極,在過量的H2SO4溶液中電解,鋁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陽極電極反應式為 。取少量廢電解液,加入NaHCO3溶液后產生氣泡和白色沉淀,原因是 ;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2)鍍銅可防止鐵制品腐蝕,電鍍時用銅而不用石墨做陽極的原因是 。(3)利用下面的裝置,可以模擬鐵的電化學防護。若X為碳棒,為減緩鐵的腐蝕,開關K應該置于 處。若X為鋅,開光K置于M處,該電化學防護法稱為 。湖北省部分重點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高二期末考試 化學試卷參考答案第Ⅰ卷 選擇題(本題包含16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選項,每小題3分,共48分)①、荨、堋、邰堋、 (每空各1分)Ⅱ (共3分,每題1分,全對給1分)(1) CH2=CH—CH3 和CH2=CH2 (其他烯烴的組合均可以) (2) HC≡CH 和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以)(3) A、B烴中碳的質量分數相等或者兩者的最簡式相同。18、(10分)(1) (1分)(2) mol/(L?min) (1分) 0.25(2分)② a d (2分,多選錯選不給分,漏選給1分)③ <(2分)④ b c (2分,多選錯選不給分,漏選給1分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重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化學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13459.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晉江市永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高二化學上冊酸堿中和滴定課時訓練專題
2016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有答案人教版)
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3)化學
高二化學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練習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