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浙江省湖州市2015-2016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湖州市2015學年第學期期末考試樣卷高二化學試題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考場號寫在答題卷上。3、答案必須做在答題卷上,做在試卷上無效。4、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Ag:108 I:127第Ⅰ卷(選擇題48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項正確,每小題3分共48分)1.有些科學家提出硅是“21世紀的能源”,這主要是由于作為半導體材料的硅在太陽能發電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有關硅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高純度的硅廣泛用于制作計算機芯片B.硅可由二氧化硅還原制得C.低溫時,硅與水、空氣酸不反應,但能與氫氟酸反應D.自然界中硅的儲量豐富,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單質硅2.下列事實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來解釋的是 A.向H2S水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有利于S2-增多 B.鼓入過量空氣有利于SO2轉化為SO3 C.高壓對合成氨有利 D.500 ℃左右比室溫更有利于氨的合成3.下列關于化學反應的熵變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的熵變與反應的方向無關 B.化學反應的熵變直接決定了反應的方向 C.熵變為正的反應都是混亂度增大的反應 D.能自發進行的反應熵變一定都為正4.用1 mol?L-1NaOH溶液中和某濃度的硫酸溶液時,其pH和所加NaOH溶液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原硫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和反應后溶液的總體積分別是 A.0.5 mol?L-1 100 mL B.0.5 mol?L-180 mL C.1 mol?L-160 mL D.1 mol?L-180 mL5.有關能量的判斷或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A.等質量的硫蒸氣和硫固體分別完全燃燒,后者放出熱量更多 B.從C(石墨)==C(金剛石) ΔH=+1.19 kJ?mol-1,可知:金剛石比石墨更穩定C.由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可知:含0.5 mol H2SO4的濃溶液與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熱量大于57.3 kJ D.2 g 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放出285.8 kJ熱量,則氫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16.某同學利用家中廢舊材料制作一個可使玩具揚聲器發出聲音的電池,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碳棒上發生的主要反應為:2H++2e-=H2↑B.鋁質易拉罐將逐漸得到保護C.電池總反應為:4Al+3O2+6H2O==4Al(OH)3D.電子方向為:鋁質易拉罐→導線→揚聲器→導線→碳棒→浸透食鹽水的布7.體積相同濃度均為0.1mol?L-1的NaOH溶液、氨水分別稀釋m倍、n倍溶液的pH都變成9則m和n的關系正確的是 A.m>n B.m=n C.m<n D.不能確定化學式電離常數HClOK=3×10-8H2CO3K1=4×10-7K2=6×10-118.根據右表提供的數據,判斷下列離子方程式或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A.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CO32-+2Cl2+H2O=2Cl-+2HClO+CO2↑B.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2HCO3-+Cl2=Cl-+ClO-+2CO2↑+H2OC.向NaClO溶液中通少量CO2:CO2+NaClO+H2O=NaHCO3+HClOD.向NaClO溶液中通過量CO2:CO2+2NaClO+H2O=Na2CO3+2HClO9.關于濃度均為0.1 mol?L-1的三種溶液:①氨水、②鹽酸、③氯化銨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NH):③>① B.水電離出的c(H+):②>① C.①和②等體積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 D.①和③等體積混合后的溶液:c(NH)>c(Cl-)>c(OH-)>c(H+)10.《青花瓷》中所描繪的“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于碗底”等圖案讓人賞心悅目,但古瓷中所用顏料成分一直是個謎,近年來科學家才得知大多為硅酸鹽,如藍紫色的硅酸銅鋇(BaCuSi2Ox,銅為+2價),下列關于硅酸銅鋇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為BaO?CuO?2SiO2 B.性質穩定,不易脫色C.易溶解于強酸和強堿 D.x等于6 11.某恒溫密閉容器發生可逆反應:Z(?)+W(?)X(g)+Y(?) ΔH,在t1時刻反應達到平衡,在t2時刻縮小容器體積,t3時刻再次達到平衡狀態后未再改變條件。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Z和W在該條件下至少有一個是為氣態 B.t1~t2時間段與t3時刻后,兩時間段反應體系中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 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C.若在該溫度下此反應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c(X),則t1~t2時間段與 t3時刻后的X濃度不相等 D.若該反應只在某溫度T以上自發進行,則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隨溫度升高而減小12.某污水中含有Fe3+、Ag+、Cu2+等離子,某工廠采用電解的方法處理該污水,具體的做法是: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間,通過電解生成FeOH)3。Fe(OH)3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污物而沉積下來,有凈化水的作用陰極產生的氣泡把污水中懸浮物帶到水面形成浮渣層,刮去(或撇掉)浮渣層,即起到了浮選凈化的作用。該廠污水處理設計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了增加污水的導電能力,可向污水中如入適量的Na2SO4固體 B.甲裝置中Fe電極的反應為Fe-3e-=Fe3+C.為了使該燃料電池長時間穩定運行,電池的電解質組成應保持穩定,電池工作時,循環物質為H2O D.當乙裝置中有1.6?g?CH4參加反應,則C電極理論上生成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為8.96?L13.“封管實驗”具有簡易、方便、節約、綠色等優點,觀察下面四個“封管實驗”(夾持裝置未畫出),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加熱時,①上部匯集了固體NH4Cl,說明NH4Cl的熱穩定性比較好B.加熱時,②③溶液均變紅,冷卻后都變為無色C.④中,浸泡在熱水中的容器內氣體顏色變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內氣體顏色變淺D.四個“封管實驗”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都是可逆反應14.某溶液中僅含Na+、H+、OH-、CH3COO-四種離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溶液中四種粒子之間不可能滿足:c(Na+)>c(OH-)>c(H+)>c(CH3COO-)B.若溶液中部分粒子間滿足:c(CH3COO-)=c(Na+),則該溶液一定呈中性C.若溶液中溶質僅為CH3COONa,則粒子間一定滿足:c(Na+)>c(CH3COO-)>c(OH-)>c(H+)D.若溶液中的溶質為CH3COONa和CH3COOH,則溶液中粒子間一定滿足: c(CH3COO-)>c(Na+)>c(H+)>c(OH-)15.某同學用以下實驗用品設計驗證碘化鉀與氯化鐵反應的限度:0.1mol?L?1KI溶液、0.1mol?L?1FeCl3溶液、CCl4、淀粉溶液、KSCN溶液、試管、膠頭滴管等。該同學設計的實驗方案如右圖:根據以上實驗方案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試劑a是0.1mol?L?1KI溶液 B.試劑d是KSCN溶液C.說明該反應已經發生的理由是③的下層呈紫色 D.說明該反應是有限度的實驗現象是④的上層溶液出現血紅色16.在一個不導熱的密閉反應器中只發生兩個反應: a(g)+b(g)2c(g) △H1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38111.html

相關閱讀:高二化學上冊酸堿中和滴定課時訓練專題
福建省晉江市永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2016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有答案人教版)
高二化學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練習題(帶答案)
湖南省2011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3)化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