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作為一個學科可以粗略分為兩個較小的領域:人文地理學及自然地理學。地理網為大家推薦了高二地理下冊第二單元知識點,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
1、城市形態的概念:城市占據一定的空間,有著特定的外部輪廓形態。
2、城市形態的類型:
3、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區
功能分區:城市各項經濟活動相互間發生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集中。
劃分: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市政與公共服務區、工業區、交通和倉儲區、風景與城市綠地、特殊功能區等
中心商務區(紐約的CBD曼哈頓)特征:①中心商務區是城市經濟活動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數量的晝夜差別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務區內部存在明顯的分區
4、常見功能區比較
二、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形成和變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區的分布和組合構成了城市內部的空間結構,也叫做城市地域結構。
2、城市地域結構模式:
3、影響因素:
主要因素:經濟因素取決于各功能分區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達度、距市中心遠近)
歷史文化(北京市)、種族宗教(黑人區)、建筑設計(歐洲中世紀城市繞教堂布局)、自然條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知識擴展
1、城市功能分區及其成因是本節的重點。城市中經濟活動之間發生空間的競爭,而同一種經濟活動對用地空間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這就會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區,如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等。這三種功能區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組成,是各類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區。
城市功能區是隨著城市發展壯大而逐漸形成的,只有城市發展到一定的規模,才會形成相對集中的功能區。城市地域功能分區的形成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主要包括經濟因素、歷史因素、社會因素等。其中,經濟因素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城市功能區分化的最主要原因;歷史因素是形成城市功能分區的基礎;社會因素(收入、知名度、種族等)對城市功能分區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住宅區的分化上。對于某一城市功能區形成原因的分析,既要用綜合的觀點進行思考,同時更要抓住促 使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經濟因素對城市功能分區的影響是本節的難點。經濟因素在市場競爭環境下對城市地域功能分區的形成、發展和變化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因位置、通達度的不同造成土地價格或地租的差異;另一方面,商業、工業和住宅等功能活動對城市土地的競爭力也不同,從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區。
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
(1)城市功能活動的付租能力。城市各種功能活動對土地的競爭能力表現為支付土地租金的能力(簡稱為付租能力),這種付租能力是由各種功能活動本身的特點決定的。在競爭的條件下,對于一塊特定的土地,只有支付能力最高的功能活動才能租用。商業、住宅和工業的付租能力隨空間變化呈現不同趨勢(如上 圖)。
①商業活動的付租能力隨距離變化的直線很陡,反映出商業活動付租能力隨距離變化最急劇,商業用地的地租從市中心到邊緣變化很大,即距離市中心的遠近對于商業的影響最大。因為靠近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費群,獲取更多的利潤,所以商業企業愿意支付較高的租金;而一旦遠離了市中心,就只愿意支付很低的 租金。
②住宅的付租能力隨距離變化的直線較平緩,反映出居住活動付租能力隨距離變化比較和緩,即距市中心的遠近對住宅影響較商業的要小。
③工業活動的付租能力隨距離變化在三者中最不明顯,說明工業活動受距市中心遠近的影響最小。因為工業生產占地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從投入與產出的角度看,如花高額租金租用土地,則有可能出現利潤減少甚至虧損的情況。
(2)城市土地的區位條件與地租高低。城市內土地區位條件不同,土地租金也不同。影響土地租金大小的區位條件主要包括距市中心的遠近和交通通達度: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往外,地租呈下降趨勢。如果從這一角度出發,結合各功能活動付租能力這一因素,由市中心向外可依次形成商業區、住宅區和 工業區。交通通達度越好,地租越高。市中心通達度最好;道路兩旁、兩條或多條道路交匯處通達度次之;離交通干道越遠,通達度越低。
綜合付租能力和地租這兩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峰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峰的道路相交處形成商業區。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高二地理下冊第二單元知識點,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44306.html
相關閱讀:高二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勸學
高二物理學習技巧
高二文科地理如何學
化學高二選修1第4章同步練習:垃圾資源化
2014-2015學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試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