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學生們了解高中學習信息,化學網分享了衡南縣2014年高中高二化學寒假作業練習,供您參考!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PM2. 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近年來我國PM2.5污染問題日益凸顯。2013年長沙市開展PM2.5和臭氧監測,每天都公布空氣質量級別。下面所列各項,在空氣質量日報中完全正確的是( )
①可吸入顆粒物 ②總懸浮顆粒物 ③氫氧化物 ④二氧化碳 ⑤二氧化硫
⑥二氧化氮 ⑦一氧化碳 ⑧一氧化氮 ⑨氮氣 ⑩臭氧
A.①③⑤⑦⑨ B.②③⑤⑥⑦ C.②④⑥⑦⑩ D.①⑤⑥⑦⑩
2、下列化學用語中,書寫錯誤的是( )
A.硫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B.氟化鈉的電子式:
C.甲基的電子式: D.次氯酸的結構式:H—O—Cl
3、設阿伏加德羅常數(NA)的數值為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 mol Cl2與足量Fe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3nA
B.1.5 mol NO2與足量H2O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1.5nA
C.常溫常壓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氣體含有的原子數為3nA
D.0.10mol Fe粉與足量水蒸氣反應生成的H2分子數為0.10nA
4、在無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較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 MnO4-、K+、SO42-、Na+ B. Na+、SiO32-、K+、NO3-
C. NH4+、NO3-、Al3+、Cl- D. K+、SO42-、HCO3-、Na+
5、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向鹽酸中滴加氨水:H++OH-=H2O
B.Fe(OH)3溶于氫碘酸:Fe(OH)3+3H+=Fe3++3H2O
C.銅溶于稀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
D.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氣:S2O32-+2Cl2+3H2O=2SO32-+4Cl-+6H+
6、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氣態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堿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電子層數相等,則( )
A.原子半徑:丙乙
B.單質的還原性:丁甲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為共價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能相互反應
7、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
A.1.0mol/L Na2CO3溶液:c(OH-)=c(HCO3-)+c(H+)+c(H2CO3)
B.1.0mol/LNH4Cl溶液:c(NH4+)=c(Cl-)
C.向醋酸鈉溶液中加入適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Na+)c(CH3COO-)c(H+)c(OH-)
D.向硝酸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
8、已知反應:( )
①2C(s)+O2(g)=2CO(g)△H=-221kJ/mol
②H+(aq)+OH-(aq)=H2O(1);△H=-57.3kJ/mol 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碳的燃燒熱大于110.5kJ/mol
B.反應①放出的熱量為221kJ
C.稀硫酸與稀氨水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為-57.3kJ/mol
D.稀醋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熱量
9、下列物質不能使紅墨水褪色的是()
A.活性炭 B.過氧化鈉 C.NaCl溶液 D.漂 ***
10將0.1mol兩種氣體烴組成的混合氣完全燃燒后得3.36L(標況)CO2和3.6g水,對于組成判斷正確的是( )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烯 C.一定沒有甲烷 D.一定有乙烷
11、下列敘述中一定能判斷某化學平衡發生移動的是( )
A.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改變 B.正、逆反應速率改變
C.混合物中各組分的含量改變 D.混合體系的壓強發生改變
12. 天然存在的金屬鈁(Fr)極微量。它的21種已知同位素都有放射性。它是堿金屬元 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據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預言其性質,其中不正確的是( )
A.在空氣中燃燒時生成氧化物Fr2O B.在已知元素中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徑
C.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堿性極強 D.其單質的熔點比金屬鈉的熔點低
13、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mL,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1mol/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三種溶液pH的大小順序是③①
B.若將三種溶液稀釋相同倍數,pH變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別加入25mL 0.1mol/L鹽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三種溶液的pH均為9,則物質的量濃度的大小順序是③②
14.在0.1 mol/L的Na2CO3溶液中,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c(Na+)=2c(CO2-3) B.c(OH-)=2c(H+)
C.c(HCO-3)c(H2CO3) D.c(Na+)
15、已知充分燃燒a g乙炔氣體時生成1mol二氧化碳氣體和液態水,并放出熱量b kJ,則乙炔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
A. 2C2H2(g)+5O2(g)=4CO2(g)+2H2O(l); H=-2b kJ mol-1
B. C2H2(g)+5/2O2(g)=2CO2(g)+H2O(l); H=2b kJ mol-1
C. 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 mol-1
D. 2C2H2(g)+5O2(g)=4CO2(g)+2H2O(l); H=b kJ mol-1
16、能把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瓶溶液區別的一種試劑是( )
A.BaCl2 B.Ba(OH)2 C.Ba(NO3)2 D.NaOH_
17.人造地球衛星用的一種高能電池銀鋅電池,該電池的電極反應式為:
Zn+2OH- -2e- = ZnO+H2O;Ag2O+H2O+2e-=2Ag+2OH-,據此判斷氧化銀是( )
A.負極,并被氧化 B.正極,并被還原
C.負極,并被還原 D.正極,并被氧化
18.在2009年10月1日,新的飲用礦泉水強制性國家標準《飲用天然礦泉水》正式實施,其中溴酸鹽( )這一潛在致癌物質被做了嚴格限制。有關專家解釋,礦泉水在開采過程中會含有少量溴化物(Br-),在后續的生產過程中經臭氧(O3)處理逐漸轉化成溴酸鹽。下列有關該轉化過程的認識正確的是( )
A.該過程中溴化物(Br-)得到電子
B.該過程中臭氧(O3)是氧化劑,溴酸鹽( )是還原劑
C.該過程中溴元素被還原,氧元素被氧化
D.該過程中溴元素發生氧化反應,氧元素發生還原反應
19.進行化學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通過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的結論是化學學習的方法之一。下列對有關實驗事實的解釋正確的是()
A.將N2和過量的O2在高溫或放電的條件下反應得到紅棕色的氣體,說明NO為紅棕色氣體
B.用干凈的鉑絲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發現火焰呈黃色,則溶液中含Na+
C.在AgNO3的溶液中加入鋅粉,能置換出銀,說明Ag+的還原性比Zn2+強
D.濃硫酸放入蔗糖中,能使蔗糖炭化,說明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20、A、B、C、D、E都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物質,它們均含有同一種短周期元素,在一定條件下可發生如圖所示的轉化,其中A是單質,B在常溫下是氣態氫化物,C、D是氧化物,E是D和水反應的產物。下列判斷中不合理的是( )
A.A不可能是金屬
B.由C生成D肯定發生了電子轉移
C.由A生成C肯定屬于離子反應
D. B與E可能反應生成鹽
第II卷 非選擇題(每空2分,共60分)
21. 學習小組對某品牌牙膏中摩擦劑成分及其含量進行以下探究:
查得資料: 該牙膏摩擦劑由碳酸鈣、氫氧化鋁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鹽酸時無氣體生成。
Ⅰ.摩擦劑中氫氧化鋁的定性檢驗: 取適量牙膏樣品,加水攪拌、過濾。
(1)往濾渣中加入過量NaOH溶液,過濾。氫氧化鋁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1)所得濾液中先通入過量二氧化碳,再加入過量稀鹽酸。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牙膏樣品中碳酸鈣的定量測定: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圖中夾持儀器略去)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質量,以確定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依據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3)實驗過程中需持續緩緩通入空氣。其作用除了可攪拌B、C中的反應物外,還有______
(4)C中反應生成BaCO3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項措施中,不能提高測定準確度的是_________(填標號)。
a.在加入鹽酸之前,應排凈裝置內的CO2氣體; b.滴加鹽酸不宜過快;
c.在AB之間增添盛有濃硫酸的洗氣裝置
d.在BC之間增添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裝置
(6)實驗中準確稱取8.00g樣品三份,進行三次測定,測得BaCO3平均質量為3.94g 。則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
(7)有人認為不必測定C中生成的BaCO3質量,只要測定裝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質量差,一樣可以確定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實驗證明按此方法測定的結果明顯偏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已知A是氣態烴,完全燃燒時產生的CO2和H2O 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A的相對分子質量小于30,在下圖變化中,F為高分子化合物,C中含有-CHO,E有水果的香味(反應條件未寫出)
F A B C D
⑴ B中所含官能團名稱 E 物質的名稱
⑵ 反應①類型為
⑶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注明反應條件)
②
③
? 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燃燒,得到CO、CO2和水的總質量為27.6g,若其中水的質量為10.8g,則CO的質量為 g.
?有機物A可以通過不同化學反應分別制得B、C和D三種物質,結構簡式如下圖所示。
(1)B中的含氧官能團名稱是 。
(2) AC的反應類型是 ;A~D中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 。
(3)由A生成C的化學方程式是 。
(4)C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加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3.汽車尾氣里含有的NO氣體是由于內燃機燃燒的高溫引起氮氣和氧氣反應所致:
N2(g)+O2(g)? ?2NO(g) 0,
已知該反應在2 404 ℃ 時,平衡常數K=6410-4。
請回答:
(1)某溫度下,向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mol,5分鐘后O2的物質的量為
0.5mol,則N2的反應速率________。
(2)假定該反應是在恒容條件下進行,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________。
A.消耗1 mol N2同時生成1 mol O2 B.混合氣體密度不變
C.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D.2v(N2)正=v(NO)逆
(3)將N2、O2的混合氣體充入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下列變化趨勢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圖K30-2
(4)向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的量的N2和O2,達到平衡狀態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達到化學平衡狀態。與原平衡狀態相比,此時平衡混合氣中NO的體積分數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5)該溫度下,某時刻測得容器內N2、O2、NO的濃度分別為
2.510-1mol/L、4.010-2mol/L和3.010-3mol/L,此時反應________________(填處于化學平衡狀態、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或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理由是____
24.工業上生產氯氣,常用電解槽中電解飽和食鹽水,為了避免電解產物之間發生反應,常用陽離子交換膜將電解槽隔成兩部分。下圖(左圖)為電解槽的示意圖。
⑴這種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溶液中的 通過。(填下列微粒的編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⑵寫出在電解過程中陽極發生的電極方程式: 。
⑶已知某電解槽每小時加入10%的氫氧化鈉溶液10kg,每小時能收集到標況下的氫氣896L,而且兩邊的水不能自由流通。則理論上計算,電解后流出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分數為 。
⑷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設計了用電解法制取乙醇鈉的工業方法,所用的電解槽如上右圖所示,設計要求:①所用的交換膜不能讓分子自由通過;②電解過程中消耗的原料是氫氧化鈉和乙醇;卮鹣铝袉栴}:
寫出在電解過程中陽極發生的電極方程式 。
②最后從乙醇鈉的乙醇溶液中分離得到純凈乙醇鈉固體的方法是: 。
(5)如圖所示的是一個燃料電池的示意圖,當此燃料電池工作時,
①如果a極通入H2,b極通入O2,NaOH溶液作電解質溶液,則負極發生的電極方程式:
②如果a極通入CH4,b極通入O2,NaOH作電解質溶液,則負極發生的電極方程式:
以上就是化學網的編輯為您準備的衡南縣2014年高中高二化學寒假作業練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47950.html
相關閱讀:化學高二選修1第4章同步練習:垃圾資源化
高二文科地理如何學
2014-2015學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試題練習
高二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勸學
高二物理學習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