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地理人口遷移與環境知識點總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學習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地理學是關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現象的學問。以下是地理網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人口遷移與環境知識點,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加油,地理網一直陪伴您。

第一節 人口增長模式

1人口增長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直接原因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長模式

(1)工業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長模式 特點 高高低 原始社會 傳統人口增長模式 特點 高高較低 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2)工業革命時特點 高低高(18世紀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

(20世紀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3)近現代 特點 三低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 (原因:現代科學知識的普及和醫療衛生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生育觀念及行為的變化)

3人口零增長國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羅斯,德國等

人口負增長國家;英國,比利時,芬蘭等

4促使中國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個:1 社會經濟因素 2制度因素 3計劃生育因素 P8

5世界人口達到50億:1987 7 11 達到60億:1999 達到65億:2006 2 28

年齡結構014歲65歲(中國60歲)以上

年輕型大于等于40%小于4%

成年型30%40%

老年型小于30%大于7%|60以上大于10%

自然增長率小于等于1.0%為低增長,出生率小于等于1.5%為較低增長

第二節 人口合理容量

1世界人口的J形曲線增長被稱之為人口的指數增長。

2自然資源(必須是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存在于自然界中可直接利用的資源)是人類生產生活資料的主要來源。

3自然資源的分類:

一(1)礦產資源:它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是人類進行現代化生產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質基礎。

(2)水資源:淡水儲量只占世界總水量的2.535左右,而可利用的淡水儲量只占淡水儲量的0.03%左右。

(3)土地資源:1人均土地擁有量大幅下降,使土地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 2人類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面積正在顯著縮小。我國土地的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4)森林資源(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防風固沙的作用):森林的大面積毀壞導致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氣污染程度加深,氣候反常事件增多。

二 無限性資源(一定時間內超越技術水平以上的)和有限性資源

有限性資源又包括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即可再生但需要一定的時間)若過度開發,可再生資源有可能變為不可再生資源。

(注:科技開發水平決定開發資源的數量 文化消費水平決定消耗資源的數量)

4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能容納的最高人口數量。

5人口合理容量則是指在有效和持續地利用資源,環境并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情況下,一定地區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即最佳人口數量)

注:重點閱讀P14頁,區分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及環境承載力的含義,了解三者的聯系即人口容量的三個特點(臨界性,相對性和警戒性)

6人口容量(最高人口數量)的影響因素:(1)與自然資源儲量(首要因素)成正比

(2)與科學技術水平成正比(3)與地區開放程度成正比(4)與人類的文化生活消費水平成反比

7分析地區人口容量需要考慮的因素:

(1)氣候的兩要素 氣溫影響農作物的熱量,降水影響其水分(2)地形(3)經濟,科技水平和開放程度(一般不提及文化消費水平)

我國西部地區人口容量低的原因:(1)氣候干旱,水源缺乏且多高原山地地形,耕底面積小(2)深居內陸,對外開放程度低(3)經濟和科技水平低,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對人口容量有明顯的制約作用

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容量高的原因:(1)自然條件優越,農業資源狀況良好(2)科技水平高,經濟發達,人口受教育水平高(3)地區開放程度高

我國南部地區人口容量高的原因:(1)氣候適宜,熱量降雨多,農作物成熟快(2)經濟科技水平高

第三節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1)必須改變定居地(2)改變定居地須持取一段較長時間(3)必須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線

2人口流動:短期離開定居地后又返回的現象(人口遷移是人口流動的一種形式)

3分類(1)按人口遷移空間范圍的不同劃分:國際遷移和國內遷移(省際遷移和縣際遷移(2)按人口遷移方向的不同來劃分:農村到農村,農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農村

4引起人口遷移的因素(推力/排斥力與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自然生態環境因素(氣候,土地,水源,地形,資源,植被,礦產等)1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的地域差異2環境惡化和自然災害的影響

二經濟因素1地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2經濟布局3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三政治因素1戰爭2政策(經濟政策,人口政策如接納移民)

四社會文化因素 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家庭和婚姻是影響青年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

5我國當代人口遷移 20世紀80年代以前人口意愿性遷移較少 20世紀5070年代的人口遷移均以行政調動為主 20世紀80年代以來自發性人口遷移較多

(城鄉地區間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人口大量流動的根本原因)

6人口遷移的影響P16

7世界人口的遷出國與遷入國各有什么特征P21

第四節 地域文化與人口

1婚俗中包含著許多影響出生率的內容,如初婚年齡的大小、混贏得俄穩定程度2宗教對人口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鼓勵生育)

3中國文化對人口發展的影響:一是從早婚早育(為了增加勞動力)到晚婚晚育二是從多子多育到少生優生三是從學而優則仕到全民皆商四是從安土重遷到四海為家。

最后,希望小編整理的高二地理人口遷移與環境知識點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89673.html

相關閱讀:高二物理學習技巧
2014-2015學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試題練習
高二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勸學
化學高二選修1第4章同步練習:垃圾資源化
高二文科地理如何學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