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中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以下是化學網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加油,化學網一直陪伴您。
1.在容積不變的反應器中,化學反應速率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小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即:反應的快慢,濃度的單位一般為mol/L*min。
2.化學反應速率是通過實驗測定的,包括能夠直接觀察的某些性質,如放出氣體的體積和體系的壓強,也包括必須依靠科學儀器才能測量的性質,如顏色的深淺、光的吸收、光的發射、導電能力等。在溶液中,當反應物或產物本身有較明顯的顏色時,人們常利用顏色深淺和顯色物質濃度間的正比關系來跟蹤反應的過程和測量反應的速度。
3.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內因是反應物本身的性質。
4.其他條件相同時,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化學反應速率增大,減小反應物的濃度化學反應速率減小。
5.對于氣體反應,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減小容器容積)相當于
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反應速率增大,減小壓強(增大容器容)相當于減小反應物的濃度,反應速率減小。
6.其他條件相同時,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增大,降低溫度反應速率減小。
7.升高溫度,一方面通過提高溫度使分子獲得更高能量,活化分子的百分數提高;另一個是因為含較高能量的分子間的有效碰撞頻率也隨之提高。這兩方面都使分子間的有效碰撞的幾率提高,反應速率因此也增大。
8.催化劑能使發生反應所需的反應活化能降低,使反應體系中含有的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提高,從而使有效碰撞幾率提高,反應速率增大。
9.在一定條件下,當正、逆兩個方向的反應速率相等時, 反應混合物中各組份的濃度保持不變的狀態,這時的狀態也就是在給定條件下,反應達到了限度。對于可逆反應體系,我們稱之為化學平衡狀態。
10.如果 改變影響平衡條件之一(如溫度、壓強以及參加反應的化學物質的濃度),平衡就向著 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這就是著名的勒夏特列原理。
11.催化劑能夠以同樣的倍數增加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因此它對化學平衡的移動沒有影響。
12.對于一般的可逆反應,mA(g)+nB(g) =可逆符號=pC(g)+qD(g),當在一定溫度下達到平衡時,K=Cp(C)Cq(C)/Cm(A)Cn(B)。K只受溫度影響,與反應物或生成物濃度無關。
有關化學反應進行的快慢、限度、和化學反應的方向是化學反應原理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
13.科學家根據體系存在著力圖使自身能量趨于最低和由有序變為無序的自然現象,提出了互相關聯的焓判據和熵判據,為最終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必要的依據。
14.在密閉條件下,體系有從有序自發地轉化為無序的傾向,因為與有序體系相比,無序體系更加穩定,科學家用熵來量度這種混亂的程度。在與外界隔離的體系中,自發過程將導致體系的熵增加,這個原理也叫做熵增原理。用來判斷過程的方向時,就稱為熵判據。同一種物質,應該存在著氣態時的熵值最大、液態時次之、固態時最小。
15.由焓判據和熵判據組合而成的復合判據,將更適合于所有的過程。
最后,希望小編整理的高二化學知識點總結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89677.html
相關閱讀:高二物理學習技巧
2014-2015學年高二化學寒假作業試題練習
高二語文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勸學
化學高二選修1第4章同步練習:垃圾資源化
高二文科地理如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