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6.1《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同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題第6 生態環境的保護 第1節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教 學

目 標1.描述我國的人口現狀與前景。
2.探討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3.關注我國人口增長過快帶的問題。
4.運用資料搜集與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長過快給當地生態環境帶的影響。教方學法講述與學生練習、討論相結合



析重點探討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難點探討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教具多媒體、實物投影儀

教 學 過 程〖引入〗學生閱讀P117。
〖節引入〗以“問題探討”引入,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師提示。
〖提示〗1.假如置身于圖中,就會感到自己和他人不僅行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正常的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從而感受到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合理的生存空間。
2.從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口在某一地區過于集中;從根本上看,是由于人口增長過快以及人口流動過于集中。
3.實際情況是,地球上有些地區已經達到或接近達到“人滿為患”的程度,而不能說整個地球因人口膨脹而超載了。這是因為從整體上看,全球總人口(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達到60億)尚未達到全球能夠承載的總人口(對于地球的人口承載能力,目前世界各國的研究部門尚無一致的估算,已有的估算數字為75億至500億)。
〖問題〗“種群數量的變化”一節中種群數量增長的有兩種方式,人口增長是接近哪一種增長方式呢?為什么?
〖提示〗如果一種生物沒有了天敵,而食物供應又比較充足,它就會過度繁殖,數量呈“J”型幾何級數增長。數百年,人口的增長就是這樣的情景。
〖問題〗以“本節聚焦”再次引起學生的思考。
〖板書〗一、我國的人口現狀與前境
〖資料分析〗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提示。

教 學 過 程〖提示〗1.我國人口急劇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較高和逐漸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從而使人口增長加快;人口基數過大也是原因之一。
2.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員,所以,生物種群消長規律有適用于人口增長情況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別發達和善于思維的大腦;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動地調控人口增長以及能動地改造和保護自然的本領,等等。所以,生物種群的消長規律不完全適用于人口增長的情況。
〖板書〗二、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P119~122,回家完成“資料收集與分析”。
〖想像空間〗學生思考討論回答,老師提示。
〖提示〗將會因學生過多和教師、教室以及設備等過少而明顯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會因學生過多而使教室內空氣流通不好、光線不足和過于擁擠等,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典型例題
例1 火災常給森林帶較大危害,但是某些國家有時對寒帶地區森林中的殘枝落葉等進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燒,以對森林進行資管理,這種人工火燒的主要目的是
A.消滅森林病蟲害 B.刺激樹木種子萌發
C.加速生態系統的分解過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解析 這是因為寒帶地區分解者較少,分解森林中的殘枝落葉等有機物的數量非常有限,同時,殘枝落葉等有機物所積累給害蟲提供了藏身之處,進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燒不僅加速生態系統的分解過程而且可以減少蟲害的發生,對森林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答案 C

目標檢測
1.據統計表明,進入本世紀后,幾乎每年至少有一種鳥類或哺乳動物從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動物瀕危和滅絕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災害 B.動物病毒 C.天敵過多 D.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破壞
2.造成生物多樣性銳減,土地沙漠化,森林植被遭到破壞的原因是( )
A.人類向環境中排放的廢物增加 B.人類向生物圈索取的物質增加
c.人類生活的改善 D.人為破壞的結果
3.閱讀下列三個事例
事例一:我國某海島的天然林覆蓋率在1965年為25.7%,1964年為18.7%,1981年僅為8.53%,并且因遮蔽地面程度大大降低,從而導致了坡壘等珍稀樹種瀕臨滅絕,有的珍貴藥用植物已經絕跡。
事例二:我國西北某縣野生甘草的面積在1967年為4 萬多公頃,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盡,我國的野馬已經絕跡,野駱駝等野生動物也瀕臨滅絕。
事例三:一種原產日本的林業害蟲,在20世紀80年代侵入華西沿海地區,并且由于缺少天敵而迅速漫延開,據1990年統計,這種害蟲使該地區十三萬多公頃的馬尾松林受到危害。
依據上述事例,回答下列問題:
(1)事例一說明造成這些野生生物瀕;驕缃^的主要原因是 。
(2)事例二說明造成這些野生生物資明顯減少或絕跡的原因是生態環境的
和 開發利用。
(3)事例三說明:由于 入侵或引種到 的地區,使得這些地區原有物種受到威脅。


參考答案
1.D 2、B
3、(1)生存環境的改變和破壞 (2)濫捕亂獵和濫采亂伐 掠奪式 (3)外物種 缺少天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7234.html

相關閱讀:微生物發酵及其應用
工具酶的發現和基因工程的誕生
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
群落的動態
血糖調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