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人體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調節過程
目標
1. 概述神經系統的組成
2. 概述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反射。
3. 說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和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重點和難點
重點:神經元及突觸結構,神經纖維上興奮的傳導方式,神經細胞之間興奮的傳導方式。
難點:神經纖維上興奮的傳導方式,神經細胞之間興奮的傳導方式。
教學過程
一、神經系統的組成
二、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反射
1、概念: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人和動物對體內體外環境的各種刺激所作出的規律性的反應。
2、種類:條件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條件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
3、結構基礎和功能單位:_______________.
三、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單位——_______________(神經細胞)
1、神經元的結構:
神經中樞:在灰質里,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調節人體的某一項相應的生理活動,這部分結構就叫神經中樞。
神經節:在周圍神經系統里,由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這部分結構叫神經節。
神經纖維:軸突和長的樹突+髓鞘組成。其末梢叫神經末梢。
神經:神經纖維外包上結締組織膜。
2、神經元的功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并傳導和處理興奮,進而對其他組織產生調控作用。
四、興奮的傳導
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1)前提:膜外【Na+】=30膜內【Na+】
膜內【K+】=6膜外【K+】
(2)過程:
靜息狀態:神經纖維在未受刺激時,細胞膜內外的電位表現為膜外正電位、膜內負電位。
興奮狀態:當神經纖維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產生興奮時,興奮部位的膜發生一次很快的電位變化,膜外由正電位變為負電位,膜內由負電位變為正電位。
而鄰近未興奮部位仍未變化,表現為膜外正電位、膜內負電位。此時細胞膜外的興奮部位與鄰近未興奮部位之間便形成了電位差,產生了電荷的移動,與此同時細胞膜內的興奮部位與鄰近未興奮部位之間也形成了電位差,出現了電荷的移動,這樣便形成了局部電流。該電流在膜外由鄰近未興奮部位流向興奮部位,在膜內則由興奮部位流向未興奮部位,從而形成了局部電流回路。
傳導過程:這種局部電流又刺激相鄰的未興奮部位發生圖解一、二同樣的電位變化,依次生生局部電流。
①靜息電位
產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位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動作電位
產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位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興奮傳導過程
傳導形式:受刺激的興奮部位與相鄰的未興奮部位之間產生電位差形成局部電流回路,,以局部電流的形式在神經元上傳導。
④傳導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傳導特點: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傳導方向與電流方向的關系:傳導方向與膜內電流方向相同,與膜外電流方向相反。
2.興奮在神經纖元之間的傳導
(1)突觸小體
①概念: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有很多分枝,小枝末端膨大,成杯狀或球狀,形成突觸小體。
②突觸小體內含有較多的線粒體?高爾基體和突觸小泡,突觸小泡內含有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神經遞質。
(2)興奮在神經纖元之間的傳導的結構基礎——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概念:一個神經元與另一個神經元或其他細胞相互接觸,并發生信息傳遞和整合的部位。
②結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突觸有哪幾種類型?
(3)突觸傳導
①神經遞質:乙酰膽堿,單胺類等。
②神經遞質移動方向:
③突觸傳導過程
④突觸傳導中的信號變化: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④突觸傳導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興奮在突觸處傳遞與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誰快?
隨堂鞏固
( ) 1、下列關于興奮沿神經纖維向前傳導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神經纖維在未受到刺激時,膜內為正電荷B、膜內電流由興奮部位流向未興奮部位
C、膜外電流由未興奮部位流向興奮部位 D、興奮的傳導方向是軸突→另一個細胞的樹突或胞體
( )2、在一條離體神經纖維的中段施加電刺激,使其興奮。下圖表示刺激時的膜內外電位變化和所產生的神經沖動傳導方向(橫向箭頭表示傳導方向)。其中正確的是
( ) 3、下列關于興奮在神經元間的傳遞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在神經纖維上,興奮的傳導一定是雙向的
B、感受器產生的興奮以電位變化的形式,沿感覺神經傳導
C、在突觸上,突觸前膜釋放的遞質必然引起突觸后膜的興奮
D、依靠形成局部電流回路進行神經元間的興奮傳遞
( ) 4、2006年世界杯足球賽時,球員踢球瞬間,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形式是
A.靜息電位 B.動作電位 C.突觸傳導 D.反射弧
( ) 5、人體中絕大部分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是通過遞質實現的。下列關于突觸和興奮傳遞的敘述,錯誤的是
A、突觸前后兩個神經元的興奮是同時發生的
B、興奮通過突觸時由電信號(電位變化)轉化為化學信號(遞質釋放),再轉化為電信號
C、構成突觸的兩個神經元之間是有間隙的
D、興奮在突觸處只能單向傳遞
( ) 6、下列關于興奮傳導的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纖維膜內局部電流的流動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一致
B、神經纖維上已興奮的部位將恢復為靜息狀態的零電位
C、突觸小體完成“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
D、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使突觸后膜產生興奮
( )7、某種藥物可以阻斷蟾蜍屈肌反射活動。下圖為該反射弧的模式圖。A、B為神經纖維上的實驗位點,C為突觸間隙。下列實驗結果中,能夠證明這種藥物“在神經系統中僅對神經細胞間的興奮傳遞有阻斷作用”的是
①將藥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縮
②將藥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縮
③將藥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縮
④將藥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縮
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
( )8、已知突觸前神經元釋放的某種遞質可使突觸后神經元興奮,當完成一次興奮傳遞后,該種遞質立即被分解。某種藥物可以阻止該種遞質的分解,這種藥物的即時效應是
A、突觸前神經元持續性興奮 B、突觸后神經元持續性興奮
C、突觸前神經元持續性抑制 D、突觸后神經元持續性抑制
( )9、運動員在長跑比賽中,會出現呼吸極度困難、腿酸痛,甚至有不想再跑的念頭,但是當聽到震耳的“加油”聲后,卻能加速沖刺,其主要調節過程是
A、聲音→神經系統→心血管活動增強→促進有氧呼吸
B、聲音→神經系統→甲狀腺素增高→促進無氧呼吸
C、聲音→神經系統→甲狀腺素增高→促進有氧呼吸
D、聲音→神經系統→腎上腺素增高→促進無氧呼吸
( )10、人的手掌觸到裸露電線(110V)會立即反射性地握緊電線,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電線,會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縮回,這兩種反射的正確敘述是
A、兩種反射中樞都在脊髓 B、兩種反射中樞都在大腦
C、前一種反射中樞在脊髓,后一種反射中樞在大腦
D、前一種反射中樞在大腦,后一種反射中樞在脊髓
( )11、在用脊蛙(去除腦保留脊髓的蛙)進行反射弧分析的實驗中,破壞縮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結構,觀察雙側后肢對刺激的收縮反應,結果如下表:
上述結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壞部分可能是
A、 感受器 B、感受器和傳人神經
C、傳入神經和效應器 D、效應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9076.html
相關閱讀:微生物發酵及其應用
工具酶的發現和基因工程的誕生
群落的動態
血糖調節
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