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免疫系統與免疫功能
一、選擇題
1.(2008廣州二模)艾滋病是人類免疫缺陷疾病。有關此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HIV主要通過感染人體B淋巴細胞,從而影響體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惡性腫瘤的比率與健康人相比沒有差異
C.HIV在繁殖過程中,其RNA在宿主細胞中控制病毒自身蛋白質的合成
D.目前接種疫苗是治療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2.(2008南京二模)下列關于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A.效應T淋巴細胞能識別抗原并能產生抗體
B.效應B淋巴細胞能識別抗原并能產生抗體
C.記憶細胞在免疫的全過程中都能發揮作用
D.T細胞是由造血干細胞在胸腺中發育而成
3.(2008南通二模)下圖表示人體通過體液免疫消滅破傷風桿菌外毒素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2、細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細胞 B.僅細胞4中含有合成物質a的基因
C.②、③過程與細胞膜上蛋白質有關 D.細胞5屬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細胞
4.(2008南通三模)下列不屬于人體內環境及穩態范疇的是
A.通過緩沖物質維持細胞內液pH的相對穩定
B.通過神經和激素調節維持血糖的相對平衡
C.通過免疫系統對付病原體和體內出現的異常細胞
D.通過機體調節作用使人體體溫保持相對恒定
5.(2008南通三模)下列生理過程中,需要漿細胞參與的是
A.在體液免疫過程中,抗原的呈遞 B.在細胞免疫過程中,抗原的攝取和處理
C.在體液免疫中,合成并分泌抗體 D.特異性識別并清除體內的癌變細胞
6. (2008連淮宿三市調研)現有大小和生長狀況相同的同一品系小鼠甲、乙、丙及另一品系小鼠丁,并對甲、乙、丙分別做如下表所示的處理。二周后,再將丁的皮膚片分別移植到甲、乙、丙體表上,則移植的皮膚片最易脫落和最易成活的分別是
分組甲乙丙
處理不做任何處理將丁的皮膚小片移植到乙體表上,14天后,皮膚片結痂脫落切除胸腺
A.乙、甲 B.乙、丙 C.甲、丙 D.丙、甲
7.(2008連徐淮宿四市二模)下列關于人體對禽流感的免疫過程的說法 正確的是
A.人體可通過效應 B 細胞和效應 T 細胞產生抗體抵抗禽流感病毒
B.體液免疫通過抗體對禽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
C.抗體既能作用于細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也能作用于細胞內的禽流感病毒
D.效應 T 細胞能通過釋放淋巴因子攻擊靶細胞
8.(2008南通一模)據報道2007年12月初在南京市發現一對 父子因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導致一人死亡,禽流感病毒是一種RNA病毒。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組成禽流感病毒的含氮堿基有A、G、C、T、U五種
B.禽流感病毒容易發生變異,給禽流感預防帶來困難
C.禽流感病毒主要攻擊人體T細胞,感染者最終死于嚴重感染或癌癥
D.禽流感病毒專營細胞內寄生,體液免疫對其不起作用
9.(2008鹽城一模)下列關于細胞生理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
A.酵母菌細胞在無氧環境下進行細胞呼吸時有乳酸生成
B.受精作用的順利進行離不開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C.甲狀腺細胞受到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作用后,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D.在人體免疫中,T細胞只參與細胞免疫過程
10.(2008汕頭一模)下圖表示病毒進入人體后,機體細胞產生干擾素的過程及干擾素的作用機理。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表示人體細胞受到病毒侵染時,誘導細胞核中干擾素基因的表達過程
B.圖中產生干擾素的細胞最可能是人體內的漿細胞
C.干擾素直接消滅進入人體的病毒
D.一次注射干擾素后能使人終身具有對流感的免疫功能
11.(2008南京質檢)下列關于人體免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效應B細胞(漿細胞)
B.記憶T細胞經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增殖分化,并產生大量的抗體
C.人體的巨噬細胞在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中都能發揮作用
D.細胞免疫主要通過T淋巴細胞發揮免疫效應
12.(2008惠州一模)俄羅斯緊急情況部官員2007年12月12日表示,俄羅斯南部一處養雞場最近被發現有H5N1型禽流感病毒,5天里死了3.5萬多只雞。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體后可發生下圖免疫反應(A、B為有關的物質),下列各種分析正確的是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機體后,T細胞細胞周期可能會變短
B.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依賴B物質,B物質的化學本質是脂類
C.T細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記憶細胞和效應T細胞
D.A物質為抗體,最終將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13.(2008揭陽一模)人體免疫反應是機體識別“自己”、排除“非己”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下列有關曲線中,哪一項最有可能是錯誤的
14. ( 2008蘇錫常鎮一模)下列有關特異性免疫作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淋巴因子能促進B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
B.抗原刺激T細胞是效應T細胞形成的唯一途徑
C.效應T細胞能殺傷被抗原侵入的靶細 胞
D.抗原與特定的抗體能形成復合物從而被吞噬細胞吞噬
15. (2008揚州調研)有關免疫系統的組成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免疫系統由淋巴器官和淋巴細胞組成
B.胸腺、骨、淋巴屬于淋巴器官
C.惡性腫瘤與免疫系統功能缺失有關
D.抗體參與的免疫屬于第二道防線
16.(2008韶關一模)右下圖為病毒HIV造成艾滋病的病程,顯示人體內產生免疫力與HIV病毒出現的情況。此外在臨床上,初期與潛伏期時并無病癥出現。試問在潛伏期時應如何采樣與檢測,以判斷病人是否已被感染?
A.采取口腔粘液直接測定HIV的存在
B.采取口腔粘液直接測定抗HIV抗體的存在
C.采取血液直接測定抗HIV抗體的存在
D.采取血液直接測定HIV的存在
17.(2008佛山二模)下圖中的曲線顯示了兩種使人體獲得免疫力的方法。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當一個人被狗咬傷時,可能會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時采用方法②進行免疫比較好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獲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體獲得抗體的過程叫細胞免疫
D.醫學上一般采用方法②進行免疫預防
18.(2009南京質檢)科學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應用前必須進行動物實驗檢測其效果,將未感染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雞分為甲、乙兩組,實驗過程和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A.甲組小雞存活是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結果
B .甲組小雞第二次注射病毒后產生的抗體比第一次產生的多,反應更快
C.乙組小雞全部死亡是因為體內沒有足夠抗H5N1型病毒的抗體
D.抗體既能作用于細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也能作用于細胞內的禽流感病毒
19.(2008南通四縣市)人類下列行為一般不會傳染艾滋病的是
A.與艾滋病人共同用餐 B.與靜脈吸毒者共用一個注射器
C.與艾滋病人共用剃須刀 D.輸入含有HIV的血液制品
20.(2008通州第六次檢測)免疫對于防御疾病、維持人體的穩態具有重要意義。在細胞免疫中,引起靶細胞裂解死亡的是
A.記憶細胞 B.效應T細胞C.漿細胞D.吞噬細胞
21.(2008通州第二次檢測)下列關于人體免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效應B細胞(漿細胞)
B.記憶T細胞經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增殖分化,并產生大量的抗體
C.人體的巨噬細胞在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中都能發揮作用
D.細胞免疫主要通過T淋巴細胞和細胞因子發揮免疫效應
22.(2008深圳二模)下列現象不屬于免疫反應的是
A.皮膚接觸花粉出現紅斑和瘙癢感 B.移植器官被排斥
C.抗體降低病毒致病能力 D.青霉素殺死病菌
23.(2008蘇錫常鎮二模)結核桿菌和麻風桿菌寄生在宿主細胞內,機體消滅這些病原體的途徑是
A.人體免疫的第二道防線 B.宿主細胞內的水解酶
C.抗體進入宿主細胞清除這些病原體 D.細胞免疫使病原體釋放出米,進而被清除
24.下列物質或細胞屬于細胞免疫過程所特有的是
A.抗原 B.抗體 C.漿細胞 D.效應T細胞
25.(2008泰州期初聯考)DNA疫苗是用于激發 人體產生主動免疫的一種新興疫苗,這種疫苗的作用 原理是
A.讓病原體DNA直接作為抗原,引發人體產生免疫應答
B.讓病原體抗原DNA在人體細胞內表達,引發人體產生免疫應答
C.讓病原體DNA在人體細胞內表達產生減毒病原體,引發人體產生免疫應答
D.讓抗病原體抗體DNA在人體非B淋巴細胞內表達,使人體產生更強的免疫能力
26. (2008鹽城三模)下列 關于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吞噬細胞吞噬外來細菌,必須有抗體參與
B. B 細胞和 T 細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C.抗體與靶細胞結合,將使其裂解
D. “先天性胸腺發育不良”的患者,細胞免疫有缺陷
27.(2008佛山一模 )高三學生小明最近到醫院體檢,體檢報告中的肝功能檢驗結果顯示:乙肝抗原呈陰性(一),乙肝抗體呈陽性(+)。他說自己沒有注射過乙肝疫苗,就此結果向你咨詢,你應該給他怎樣的合理建議?(說明:“+”表示有,“一”表示沒有。)
A.你體內帶有乙肝抗體,說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醫院就診
B.你體內沒 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體,一定是媽媽懷孕時傳遞給你的免疫力
C.你體內沒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體,說明你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
D.你體內沒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體,這是父母遺傳給你的免疫力
28.(2008湛江二模)預防傳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們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達抗原的基因制成,這段基因編碼的產物僅僅引起機體的免疫反應。關于DNA疫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DNA疫苗導入人體能夠產生特異性免疫
B.導入人體的DNA疫苗在體內直接產生抗體,起到免疫作用
C.DNA疫苗的接種可以達到預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DNA疫苗接種后引起人體產生的抗體是由漿細胞合成的
29.(2008珠海一模)禽流感是禽類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一類對家禽和人類有直接或間接危害的傳染病,下列敘述中屬于體液免疫的是
①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機體產生抗體,與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結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②在人體內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體細胞的能力
③效應T細胞產生淋巴因子發揮免疫效應 ④形成沉淀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
⑤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導致靶細胞裂解,釋放禽流感病毒
⑥將患病的家禽深埋處理
A. 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④
30.(2008通州第六次檢測)干細胞是一種尚未充分分化的未成熟細胞,它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能,醫學家們正嘗試利用干細胞治療一些頑疾,用骨髓移植法有效治療白血病便是成功的例證。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利用干細胞治療某些頑疾,是因為干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能
B.骨髓中造血干細胞是多能干細胞
C.用骨髓移植法治療白血病的優點之一是不發生排斥(異)反應
D.異體骨髓移植成功后,康復者的血型有可能發生改變
二、非選擇題
31.(2008汕頭一模)腫瘤壞死因子(TNF)是人體內免疫系統的組成部分,它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參與對關節的攻擊,引起風濕性關節炎。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能與TNF結合,競爭性地抑制TNF與其受體結合,而TNF只有在與其受體結合后才能產生對關節的攻擊作用,因此有醫學專家利用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來治療風濕性關節炎。但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不能進入所有的關節中,只能靠定期注射維持。于是,西雅圖的目標遺傳公司(TGC)將編碼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的基因導入腺相關病毒(AAV)中,再把AAV直接注射到病人的關節中,這樣相當于送給病人一個持續不斷地提供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的“定點倉庫”,從而能長期有效地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根據以上資料,分析回答問題。
⑴人體的免疫系統能通過釋放TNF等而殺傷腫瘤細胞,這體現了免疫系統的
功能。
⑵從資料中可知,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 病。
⑶一旦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與TNF結合,TNF便不能與其受體結合,原因應是
。
⑷在該治療方案中,AAV的作用是 。
⑸2007年,在接受這種治療的美國人中,有一例因為嚴重的感染而死亡,使人們格外關注這種治療方法的安全性問題。有科學家稱,對腺相關病毒的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表明,腺相關病毒對人體是安全的,因此很可能是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直接導致該病人死亡。那么,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應該是通過 而引起病人死亡的。
⑹該事件的發生也引發醫療倫理問題。目前,基因治療技術還處在初級階段。在飽受慢性病的痛苦和接受存在一定危險性的治療方法之間,如何做才是符合病人利益和倫理道德的? 。
32.(2008惠州三模)(9分)霍亂弧菌會引起人類患霍亂病,主要通過污染水源或鮮魚、貝殼類食物而引起烈性腸道感染,它產生的霍亂腸毒素導致小腸液過度分泌,嚴重者上吐下瀉,導致脫水和代謝性酸中毒,甚至休克死亡。患過霍亂的人可獲得長久的免疫力,再感染的較為少見。有研究小組做了以下兩個實驗。
實驗一:
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的體重相同的小鼠三只,標為1、2、3號,都摘除胸腺并用大劑量X射線照射;
第二步:分別接種等量的霍亂弧菌疫苗,測定并確定沒有了免疫力(無抗體產生);
第三步:分別向1、2、3號小鼠體內注射等量的新鮮T淋巴細胞液、新鮮B淋巴細胞液、新鮮T淋巴和B淋巴細胞混合液;
第四步:分別向三只小鼠接種等量的霍亂弧菌疫苗;
第五步:在相同條件下飼養20天后,分別測定三只小鼠體內血清抗體的含量。
實驗二:
向健康正常的實驗小鼠注射毒性弱霍亂菌苗,這些小鼠感染后沒有發病。四天后,對實驗小鼠注射毒性極強的霍亂弧菌制劑,一段時間后實驗小鼠全部正常生活。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的檢測結果是3號小鼠體內血清抗體含量最多,這說明______________。
(2)實驗一第二步的目的和意義是______________。
(3)實驗二中毒性弱的霍亂菌苗進入小鼠體內作為______________起作用,使其體內產生了相應的免疫活性物質,該過程曾出現下圖______________(填A或B)所示的現象。
(4)寫出與圖B中5的產生有關的所有細胞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實驗二中向實驗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極強的霍亂弧菌制劑后沒有 發病,但會在實驗小鼠體內發生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反應,其中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
(6)你認為要使實驗二更具說服力,應補充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___。
33. (2008鹽城二模)下圖為人體免疫部分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括號中
填圖中編號,橫線上填文字)
(1)圖中①②③中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
(2)A、B的名稱分別是 、 。
(3)當細菌外毒素再次進入人體后,人體主要是通過[ ]過程發揮免疫作用。
(4)結核桿菌屬于胞內寄生菌,當它侵入人體后,人體主要是通過[ ]過程發揮免疫作用。
(5)屬于二次免疫反應的過程是[ ],其特點是 。
34.請根據免疫基本原理回答下列問題:
(1)能正確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機體后,引起血液中抗體濃度變化的是(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 )
(2)根據病毒入侵機體后引起血液中抗體濃度變化的規律,為提高人體對病毒的免疫能力,應采取的措施是向人體注射( )
A.滅活抗原 B.抗體 C.抗生素 D.抗病毒藥物
(3)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依靠細胞膜表面的 識別抗原。
(4)機體合成的數百萬種抗體對抗原的特異性識別,是由于抗體分子結構中的 不同。
參考答案:
一、選題題。略。
二、非選擇題
31⑴監控和清除 ⑵自身免疫 ⑶TNF與受體的結合部位已被占據 ⑷外源基因的運載體
⑸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 ⑹讓病人有充分的知情權,由病人自主選擇
32 (1)在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共同參與下,小鼠獲得的免疫力最強
(2)排除實驗動物體內殘留的免疫細胞或物質,使實驗結果更有說服力
(3)抗原 B
(4)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漿細胞(效應B細胞)(寫出2—3個1分,全對2分)
(5)體內快速產生大量抗體(與出其中一個關鍵詞就可得分)
(6)將未經免疫的大小、體質大致一致的小鼠注射等量的毒性極強的霍亂弧菌制劑(2分)
33(1)②③ (2)效應T細胞 抗體 (3)⑤⑦
(4)②⑥ (5)④⑤ 反應快而強
34(1)C (2)A (3)受體(抗原識別受體) (4)氨基酸序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54596.html
相關閱讀:工具酶的發現和基因工程的誕生
血糖調節
微生物發酵及其應用
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
群落的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