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生態環境的穩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四章 生態系統的穩態
第二節 生態環境的穩態(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
1、分析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過程與特點。
2、概述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
3、理解能量金字塔
4、嘗試調查農田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情況
二、知識結構:
1、能量流動的概念
生態系統中能量的 、 、 和 的過程,稱為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研究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流動一般在 水平上 。
2、能量流動的過程
生態系統所需的能量來自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的來源
綠色植物通過 作用將_ 能轉化為 能,使太陽能輸入到生態系統中。
能量的輸入
生產者所固定的 的總量,就是這個生態系統所獲得的能量。
能量的傳遞
生態系統中能量的傳遞是沿_ 渠道進行的。
一個營養級的生物所獲得的能量,(1) 一部分通過_____ 作用以_____ 形式散失了,一方面用于自身的 、 和 等生命活動;(2) 一部分被____ 攝入;(3) 一部分則被 分解利用。
3、能量流動的特點
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特點是 , 。
能量在相鄰的兩個營養級間的傳遞效率大約是 。
能量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的含義是: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營養級越多,在 就越多。
生態系統中,食物鏈一般不超過 個營養級。
4、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
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 人工生態系統,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可以幫助人們合理的調整 ,使能量持續高效的流向 。
5、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物質循環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碳循環

氮循環

物質循環的特點

6.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關系
項目能量流動物質循環








聯系1.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二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離不開物質的___和 3. _________________是能量沿 和 流動的載體。 _________________是物質在生態系統中往復循環的動力。
4、態系統的各組成成分,通過 和 ,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7.生態系統中的 、 、 、 、 等,通過物理過程傳遞的信息,稱為物理信息。
8.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一些可以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例如植物的
、 等代謝產物,以及動物的 等,這就是化學信息。
9.動物的特殊行為,對于同種或異種生物也能傳遞某種信息,即生物的行為特征可以體現為 。
10.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 的作用;生物種群的繁衍,也離不開 。信息還能夠調節 ,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11.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有兩個方面:一是 ;二是 。
四、典型例題
例1:如欲使秋天開花的菊花在“五?一”節開花,處理的措施是( )
A、增加光照強度 B、降低光照強度
C、增加光照時間 D、增加黑暗時間
析與解:日照時間長短是影響植物花期的重要物理信息。短日照條件是菊花成花的重要條件,即菊花在短日照條件下才能開花,用短日照處理能使菊花提前開花,而用長日照處理能使菊花延遲開花。答案:D
例2、棉蚜蟲被瓢蟲捕食時,被捕食的蚜蟲立即放出一種報警外激素,于是周圍的蚜蟲紛紛跌落。蚜蟲的這種信息傳遞形式屬于( )
A、化學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為信息 D、營養信息
析與解:昆蟲體表腺體能合成并向體外分泌一類具揮發性的化學物質(外激素),這些化學物質能作為化學信息,在同種不同個體之間傳遞信號,并引起同種不同個體之間的反應,這些化學物質傳遞的信號有警告作用、追蹤作用,吸引同種異性個體前來交尾等作用。答案:A
例3:下圖是某湖泊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定量分析圖解。圖中A、B、C代表三個營養級,數字均為實際測得的能量數,單位為百萬千焦。已知該生態系統受到的太陽輻射為118872百萬千焦,但其中118761百萬千焦的能量未被生物利用。請據圖示分析回答:(1)請將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數填寫在圖中的方框內,這部分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所固定的太陽能。
(2)能量從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轉化效率為_______,從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轉化效率為________。
(3)次級消費者通過呼吸消耗的能量占其所獲得能量的百分
比是_______________。
(4)由圖可知,下一個營養級不能得到上一個營養級的全部能量,原因有:
①各營養級生物體內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一個營養級的部分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少數能量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
析與解:從圖中A、B、C三者關系分析得出:A是第一營養級(生產者);B是第二營養級(一級消費者);C是第三營養級(二級消費者),F根據圖中數值計算與解答如下:(1)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118872百萬千焦(太陽輻射能量)一118761百萬千焦 (未被群落固定能量)=111百萬千焦,這部分能量是生產者所固定的;(2)從A到B能量的轉化率為15/111=13.5%,從B到C的轉化率為3/15=20%;(3)C呼吸消耗的能量占其所獲得的能量的百分比是1.8/3=60%;(4)下一個營養級不能得到上一個營養級全部能量的原因有:①各營養級生物體內的大量能量被呼吸消耗;②、上一個營養級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個營養級利用;③少數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答案:(1) A(111) 生產者 (2)13.5% 20% (3)60%
(4)①呼吸消耗 ②未被下一個營養級利用;③分解者
例4:大象是植食性動物,有一種螳螂則專以象糞為食。設一大象在某段時間所同化的能量為107KJ,則這部分能量中流入螳螂體內的約為( )
A、0KJ B、106KJ C、2×106KJ D、3×106KJ
析與解:大象以植物為食,其糞便是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殘渣,因此,其糞便所含有機物中的能量不屬于流入大象這個營養級(第二營養級)的能量,應仍屬于第一營養級(植物)中被分解者分解釋放的能量。答案:A。
例5:下圖是自然界中氮循環示意圖,依圖回答:

(1)大氣中的氮主要通過[ ]__________進入生物群落,其次通過[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固氮途徑也可少量供給植物氮素。
(2)圖中A物質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形成B物質,B物質在土壤中____________細菌的作用開形成C,C物質代表______________。
(3)另一些細菌可將C物質經⑤過程最終轉化成________返回大氣中,由此可見,土壤中這些微生物在包括氮循環在內的自然界中的________________中起著重要作用。
(4)目前,全世界每年施用氮素化肥大約有8×107t,這樣做對環境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
析與解:本題綜合了氮循環中的有關主要問題,可以考查分析、綜合能力。
(1)大氣中的氮氣主要通過生物固氮進入生物群落,其次是光電固氮和工業固氮
(2)圖中A物質來自動植物,它代表的是動物體內一部分蛋白質在分解后產生的尿素等含氮物質,以及動植物遺體中的含氮物質。它們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者)分解后形成B物質一氨,氨經土壤中硝化細菌的作用,最終轉化為C—硝酸鹽。
(3)土壤中的另一些細菌(反硝化細菌)可以將硝酸鹽最終轉化為氮氣,返回大氣中。氮循環屬于自然界的物質循環。
(4)大量施用氮肥等,容易引起水體的富營養化。
[答案](1)①生物固氮 ②光電固氮 ③工業固氮
(2)硝化 硝酸鹽 (3)氮氣 物質循環
(4)水體的富營養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1654.html

相關閱讀: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發酵及其應用
群落的動態
工具酶的發現和基因工程的誕生
血糖調節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